林廷茂
摘要:體育課堂的審美觀教育應起到培養學生健康生活理念、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世界、增強學生團體感的作用,所以體育教師應不斷挖掘審美觀教育資源,打造新時代體育課堂。本文以小學體育課堂為背景,從實際案例剖析了培養小學生審美觀的重要性。
關鍵詞:小學體育? ?審美觀? ?重要性
素質教育強調培育德、智、體、美、勞和諧發展的人,這“五育”是并舉的,而不是割裂的,教師應將“五育”蘊含在每一門科目的教學中,不能有所偏頗。小學體育課堂是強健學生體魄、增強學生體力、培養學生勞動觀念的主陣地,也可以培育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念。筆者認為,在體育課堂中培養學生審美觀念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培育正確的身體審美觀,促進健康生活
年輕一代的審美受網絡風氣、影視媒體的影響,盲目追求纖細的身材。這種扭曲的審美不僅會侵蝕年輕人的思想觀念,還會嚴重損害身體健康。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審美觀,是極為必要的。
如在教學“健康飲食益處多”時,筆者發現一個班級內的幾個女生身材瘦小,完成課上的一些運動任務都較為吃力。于是,筆者讓她們在家好好吃飯,補充營養。誰知,她們說吃多了會胖,瘦才是美。倘若家長、教師沒有及時發現,那么這種觀念對正處于生長期的學生是極為不利的。為此,筆者不僅詳細解釋了健康飲食的重要性,分析了營養不足帶來的危害,還列舉了幾個因為過度節食而器官衰竭的實例。聽筆者說完,學生都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吃飯、健康飲食。
小學生處于思想觀念的發展期,極易被社會不良風氣左右,從而做出一些有損健康的事情。這就需要教師及時發現、疏導,培育他們健康的審美觀,為他們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培育良好的品質審美觀,塑造精神世界
心理學家華生說過:“兒童就像一張白紙,可以在上面涂抹任何的色彩。”這種說法雖然屬于教育決定論的范疇,但教育對個人發展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體育教師應善于將德育與體育結合起來,培育學生良好的品格。
如在教學“跑與游戲”時,筆者將學生分成四組,每組每個人都需要完成150米跑的任務。一個小組中有一個男生比較瘦弱,平時運動也較為吃力,150米路對他而言是一個挑戰。在跑的過程中,筆者始終緊跟著他,防止發生意外。跑到中途的時候,他停了下來,過了一會兒,他繼續跑,堅持到了終點。事后,筆者問他:“為什么一定要跑完?”他說:“想堅持一下,拼搏一次。”筆者在班級里表揚了他,并鼓勵學生學習這種堅持的品質,鼓勵學生在遇到人生困境時要勇往直前。
對學生來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且學生善于模仿,所以教師應發揮榜樣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以此培育他們品質審美,塑造學生正向的品質。
三、培育積極的團體審美觀,規范日常行為
小學生從小便被灌輸集體意識和團體榮譽感,這樣的思想教育有助于他們形成大局意識,但是有時候也會表現出過猶不及的一面。體育活動往往涉及團體活動,所以教師要發揮矯正的作用,培育學生中庸的團體審美觀。
如在教學“小足球”時,筆者結合教材開展了一次足球比賽,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性很高。筆者將學生分為兩個陣營,制定好規則便開始比賽了。比賽十分激烈,下課前分出了勝負。勝利的那一組十分高興,歡呼不已,而輸的那一組情緒低落,唉聲嘆氣,甚至有些學生對贏的那一組惡語相向。見此情形,筆者對學生說:“勝利與失敗永遠都是共存的,你們心里有團體榮譽感是好事,但不能因此去攻擊別人。對勝負,自己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最后,筆者讓那幾個學生道了歉,兩組學生重歸于好了。
教師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與正確的思想認識,在體育教學中要時刻注意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及時糾正與引導,以保證學生身心和諧發展。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教學具有培養學生正確、向上的審美觀的作用,體育教師應主動培育學生的審美觀,并與實際教學相結合,滿足新時代對教育的要求,培養全方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薄志.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觀的培養探析[J].電大理工,2011(2).
[2]王福.芻議體育課堂提升學生審美品位的途徑[J].學理論,2009(14).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第六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