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丙
摘要: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的重要話題,需要教師引起足夠的教學重視。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數學教師依然走傳統的教育路線,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學生的思維也停滯不前。結合教學現狀,教師進行教學形式的創新成為必然。文章先分析了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現實問題之后提出了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基本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獨立思考;教學目標;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成為教師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尤其是基礎教育階段,教師要在教學中結合自己的所教學科對學生進行實際的引導,讓學生成為高素質發展的人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發展提出的要求較多,需要學生進行獨立學習,需要他們積極思考等。為此,教師要注重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提升他們的數學綜合素質。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先提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現實問題,之后提出了實際的教學對策。
一、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現狀
在義務教育階段,一些學科對于學生的學習成長起到很關鍵的作用,可以說,數學課程在小學階段扮演了重要角色,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即便如此,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依然突出:
首先,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形式單一。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依然占據半壁江山,教師將自身的地位放在關鍵部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形成對立,導致學生缺乏實際的自主意識,他們的反思能力也受到阻礙。我們的時代在進步,凡事都要建立與時代同步的基礎上,教學活動亦如此。教師只有與時代同步,與學生的發展同步,改革教學形式,才能讓學生產生實際的學習動力,提升學生的數學參與熱情。
其次,小學數學內容傳授途徑較為落后。經過對多部分數學教師的研究發現,多數教師的教學形式和對內容的傳授依然采用單一落后的形式,體現為,數學教師圍繞數學課本內容進行傳授,并且,采用灌輸和唯一答案限制的形式。長此以往,學生一旦走出教室,就會對數學知識產生巨大的迷茫心理,甚至不會應用數學知識解答實際生活問題。
再次,學校及數學教師對教學的評價方式單一。目前,我國多數地區小學數學教學以教師的教學總體成果為依據,數學教師對學生的數學評價也是以學生書面考試成績的好壞為依據。一旦學生考試成績較好,教師臉上有光,學校也會對教師的業績給予實際的肯定和獎賞。由此,可以看出,數學教師的業務能力與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有非常密切的關聯性的。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教學措施
1.創新教學模式,在互動氣氛中促進學生獨立思考
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是建立在相對自由的空間之上的,在數學教學中更需要數學教師給予學生實際的獨立空間。這就需要數學教師打破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依賴,嘗試走一條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路線。尤其是在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空間的同時,與學生進行實際的互動,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輕松氣氛,積極開拓他們的思維。在必要的時候,數學教師可以設置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不感到課堂的氣氛緊張,鼓勵他們用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實際的回答。
例如,在“認識時間”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對時間形成正確的認識,我不用灌輸的形式,而是詢問學生一個輕松的話題“同學們,平時我上班從家里出發的時候,是7:30分,那么從家里走到學校用10分鐘的時間,你們說說我到學校之后,是幾點呢?”學生們立馬精神起來,有的說到校時間是七點四十分,有的學生說是八點三十分。鑒于學生們的答案不一致,我及時鼓勵學生們以小組形式進行鐘表的認識并撥弄時鐘的時針和分針觀察。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帶動了學生積極的思考。
2.靈活設置數學內容和形式,帶動學生獨立思考
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對于教師而言,其應當在教學中以一位智者和指導者的身份進行教學活動,不給予學生大量的限制,不讓學生思維局限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并在教學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實際的創新。這就需要數學教師結合學生的天性,為學生設置實際的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氣息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真實參與課堂,讓他們結合實際生活進行實際數學問題的闡述,提升他們對生活的關注,也促進他們積極思考數學問題。
3.體現主體地位,讓學生自己提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具有絕對、權威的地位,只允許教師對學生提問,不允許學生有質疑的聲音,只允許教師說出問題的答案,不允許學生抒發自己的見解。如此,導致學生逐漸對數學產生實際的抵觸心理,也無法帶動學生積極思考。為此,要想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數學教師要突出學生的地位,并讓學生進行實際問題的鋪設。具體而言,第一,數學教師在講解到重點知識時,要留出一定的空白,讓學生自己提出疑問,并讓學生結合問題進行集體解答,可以促進學生的思維主動性,提升他們積極思考的動力;第二,教師要對學生提出的質疑進行實際的解答,尤其是在學生們進行了集體解答之后依然無法說出問題的答案時,數學教師要給予重點指導和講解。如此,將學生的思維激發出來的教學形式,勢必會帶動學生積極思考。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認識到教學的現實問題,將學生的獨立思考放在重要位置。概括而言,數學教師要創新教學形式,要創新教學內容,還要讓學生自己提問和解答。如此,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興趣,帶動學生積極動腦。
參考文獻:
[1]蔡虹怡.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培養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3):238-239.
[2]肖麒麟.淺議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小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12):173.
[3]張俊芹,申應舉.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獨立思考的思維習慣[J].教育現代化,2018,5(39):38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