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智慧 胡王 竇莉 王昊 任玉婷
摘要 以省級農業科學院為研究對象,在深入調查研究省級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的現狀后,分析了省級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進一步提高信息公開思想認識、優化公開平臺建設、規范信息公開內容、健全信息公開長效機制等對策建議,以期為新時代省級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 新時代;信息公開;農業科學院;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F 32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1)23-024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3.068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New Era
LUO Zhi-hui, HU Wang, DOU Li et al
(Anhu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Hefei, Anhui 230001)
Abstract Taking the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fter in-depth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in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the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ere analyzed.It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ptimize the construction of open platforms, standardize th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improve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tandardized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by the provinci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New era;Information disclosure;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Problems;Countermeasures
作者簡介 羅智慧(1993—),女,安徽宣城人,碩士,從事農業科技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1-10-15
信息公開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以及規章授權和委托的組織,在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過程中,通過法定程序和規定形式,主動將政府或者企事業單位信息向公眾公開,或者依據申請向特定個人和組織公開的制度[1]。它對于保障人民主體地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具有重要意義[2]。早在2008年,我國就建立了政府信息公開制度。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政務公開工作,堅持以公開為常態、不公開為例外,遵循公正、公平、合法、便民的原則,推動新時代政務公開不斷向縱深發展[3]。2016年,國家和各省市相繼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的意見〉實施細則》,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了《關于推進公共資源配置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關于推進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意見》等文件,從政策層面對信息公開范圍、公開內容、公開方式等進行明確。2019年,首次修訂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新條例》),2020年,又制定《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規定制定辦法》,信息公開制度體系逐漸完備。
《新條例》第五十五條規定有關科教文衛、水電燃氣、環境保護、交通運輸等同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有緊密聯系的公共企事業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及相關規定進行信息公開[4]。省級農業科學院作為公共企事業單位的必要組成部分,在履行職能、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制作、獲取了大量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信息,具有公益性、社會性等屬性,應當承擔同等的信息公開義務。加強省級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研究,通過分析當前省級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的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優化路徑,有助于進一步推進省級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全面提升信息公開的質量和實效,這既是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公開制度,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具體體現,又是深化內部管理,改進工作作風,優化服務方式,提高辦事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內在要求,更是推進科學治院、民主治院、依法治院,建設“陽光院所”的重要手段,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 省級農業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基本現狀
隨著中央及各省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臺,省級農業科學院積極作為,不斷強化信息公開工作,目前,全國省級農業科學院中共有19家單位設有信息公開專欄,公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1 公開平臺初步建立
大部分農業科學院已經建立起以院門戶網站為主要載體的信息公開機制,集中公開工作信息并接受社會公眾監督。受理依申請公開的渠道較為完善,包括信函、傳真、網頁申請、當面提交等多種方式,群眾獲取信息較為便利。同時在開展信息公開過程中比較注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公開的信息化水平逐漸提高。
1.2 公開內容不斷充實
通過瀏覽各省級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網站,發現信息公開范圍逐漸擴大,不僅公開了“三公”經費和預決算、招投標、人事等信息,而且增加了決策部署、政策法規、工作動態、規劃計劃等欄目信息,財政經費項目公開的要求也越來越細化,公開的廣度深度穩步拓展,公開信息數量呈現明顯上升趨勢。
1.3 公開作用得到增強
將信息公開作為與全院干部職工溝通聯系的渠道,堅持重大決策部署讓職工知道,經職工討論,并將決策結果進行公開,有效提升了決策的科學性和透明度。拓寬公眾互動平臺,在規定期限內辦理“院長信箱”,主動回應社會關切,積極主動公開農業科技信息,展示形象,提高對外影響力。
2 省級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存在的問題
調研發現,省級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還需引起重視。
2.1 信息公開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
部分農業科學院缺乏信息公開意識,認為非行政機關,不公開信息對單位工作影響不大,公開信息反而有可能產生輿情,所以往往不主動公開信息,公開的自覺性較低,公開的隨意性較大。信息公開崗位工作人員多為新進人員,一人身兼數職,缺少專業培訓,對待信息公開工作更多是被動應付,主動創新推動工作的舉措較少,業務能力不足且工作流動性大,信息公開隊伍穩定性較差。對信息公開的宣傳力度不夠,未能引導廣大職工參與其中,廣大職工對信息公開缺乏了解,參與意識淡薄。
2.2 公開平臺建設有待完善
調研發現,大部分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渠道較為單一,多是依托院門戶網站公開信息,對政務新媒體的利用不夠充分。信息公開網站布局不規范,未能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有關事項的通知》[5]要求建設公開平臺,公開目錄存在分類不科學、不全面等問題,如:未設置“信息公開指南”和“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欄目;“法定主動公開內容”欄目中信息條目只有信息名稱,沒有其他數據。網站搜索功能亟待提升,搜索結果排序混亂,公眾無法快速準確地定位與查找信息,用戶體驗差,個別網站信息搜索功能無法使用,甚至未設置搜索功能。
2.3 公開信息質量不高
公開內容不具有針對性,多是簡單發布本部門的機構職能、工作動態、財政決預算及“三公”經費、招投標、人事等信息,較少關注公眾的實際需求,特別是重大決策事項公開率較低,且未同步公開解讀信息,容易導致“公開的不想看,想看的不公開”現象。信息公開不及時,未能按照《新條例》要求在信息形成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及時公開,更新頻率較低,沒有考慮公開的時效性,未能使公眾在第一時間了解與自己生產、生活、科研等有關信息的最新動態[6],具有滯后性。公開信息雜糅,缺少整合歸類,存在重復發布、分類混亂等問題,影響了信息的利用,使信息失去應有的價值,公開效果不理想。個別農業科學院還存在信息公開要素不全、公開事項有缺項等問題。
2.4 考核監督落實不到位
少數農業科學院的信息公開工作缺少上級主管部門考核,導致工作不受重視。納入考核范圍農業科學院由于考核指標設置與其他行政單位一致,缺少特色考核,凡是指標范圍內的都要公開,導致工作缺乏創新。而且第三方考核時間過于集中,多是在每季度末期或每年年底,日常考核較少。農業科學院內部也沒有建立相應的考評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做得好與壞無法衡量,缺乏內生動力,內外部監督措施不夠暢通,導致信息公開制度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實,以至于流于形式。
3 優化農業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的對策
3.1 進一步提高信息公開思想認識
3.1.1 加強組織領導。信息公開是一項重要且長期的工作,必須領導重視才能更好地推動落實。省級農業科學院領導要轉變思維,準確全面把握新時代信息公開對于提高單位管理能力、服務水平、工作效率和社會公信力的重要性,主動謀劃信息公開工作,明確信息公開責任部門,配齊配強工作力量,堅持把加強信息公開組織領導擺在突出位置,成立以院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信息公開領導小組,下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牽頭部門主動抓,齊抓共管、協調推進的良好局面[7],為信息公開工作開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3.1.2 強化宣傳引導。加大對信息公開工作的宣傳,讓公眾了解和熟悉信息公開,積極關注信息公開實施情況,營造良好的參與信息公開環境。尊重和發揮民眾在信息公開中的主體地位和積極作用,大力宣傳信息公開的內容和形式,拓寬公眾參與決策、參與管理、參與監督的渠道,使公眾深刻認識到推進信息公開是實現民主管理和保障公眾權力的雙贏舉措。建立公眾參與反饋機制,并及時公布反饋意見采納情況,讓信息公開平臺成為參政議政的平臺,使公眾既有參與的能力,又具有參與的途徑。加強與主流媒體合作,不斷擴大信息公開的影響力。
3.1.3
重視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政務公開工作人員是推進信息公開工作具體的實施者和執行者,應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培訓[8],省級農業科學院應該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常態化的信息公開培訓機制,將人員培訓作為年度信息公開要點內容,通過開展內部培訓、遠程培訓等多種形式,加強對信息公開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培訓,提高他們的信息公開意識和工作能力,有條件的可以設置專職人員崗位,培養和鍛煉信息公開人才,保證從事信息公開隊伍的穩定性。將信息公開工作考核結果與工作人員薪酬待遇、職稱評定等切身利益相掛鉤,激發工作人員投入更多的精力從事公開工作,從而推動全院信息公開工作再上新臺階。
3.2 優化公開平臺建設
3.2.1 完善信息公開目錄。為了便于公眾識別和利用公開的信息,應按照國家及省有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要求,在門戶網站頁面設立統一的目錄,其下內容包括:一是政府信息公開指南。二是政府信息公開制度。三是法定主動公開內容,以《新條例》第二十條規定的共性基礎內容為主。四是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5]。優化信息公開目錄,推進目錄內容的動態更新,確保信息公開目錄能夠有效規范公開內容,更好地發揮目錄對信息公開工作的指導作用。
3.2.2 豐富公開渠道。一是進一步完善院門戶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對公開內容進行分類并集中發布,優化網站搜索功能,方便公眾檢索查閱和下載信息,不斷提升院門戶網站服務的便民性[9],充分發揮院門戶網站在信息公開中的重要作用,確保公開的信息全面、準確、權威、及時。二是強化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建設,新媒體具有即時、便捷等特點,深受公眾歡迎,省級農業科學院應提高重視程度,靈活運用新媒體發布信息,擴大信息傳播范圍,讓獲取信息更加便捷,通過新媒體平臺推動信息公開,增強公眾互動交流,滿足公眾的多樣化需求。
3.3 規范信息公開內容
3.3.1 加大公開力度。全面推行信息公開,明確公開范圍,豐富公開內容,持續推進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持續加大決策執行公開,及時發布重大決策部署、執行和結果信息,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民主性、透明度。加大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力度,及時公開涉及公眾和社會利益的重大事項、財政資金使用情況、民生項目進展情況等信息,對凡涉及公共資金、公共服務、公共采購的事項[10],做到“應公開、盡公開”。結合單位實際,圍繞中心工作,主動公開農業科技信息,擴大工作影響力,支撐引領全院“三農”工作。
3.3.2 提高公開質量。公開信息的質量直接影響著公眾對政務公開的滿意度,要落實好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嚴格信息發布程序,審核發布內容,確保發布的信息及時、準確、完整。更加注重需求導向,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增強信息公開的精準性。強化政策解讀欄目建設,按照“誰起草、誰解讀”原則,進一步明確解讀主體責任,提升解讀水平,推動文件與解讀材料同部署、同發布。特別是對于需要公眾廣泛知曉的政策文件,宜采取多種方式進行解讀,不拘泥于長篇大論或文字堆砌,采取簡短文字后配圖片、音頻或視頻等方式效果更佳,使解讀材料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讓公眾真正“看得懂、聽得見、信得過”,扎實推進信息公開優質高效發展,切實提高公眾對信息公開工作的滿意度。
4 建立健全信息公開長效機制
4.1 強化制度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制度安排把政務公開貫穿政務運行全過程。建立健全信息公開的各項制度,是確保公開工作可以有效執行的基礎[11]。省級農業科學院要從制度上規范信息公開工作,制定重大決策預公開機制,建立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完善信息發布、監督檢查等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確規定公開工作的內容、范圍、形式和程序,通過建章立制固化信息公開成果,使信息公開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此推進管理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建設。
4.2 完善監督考核
加強信息公開工作,不僅需要強化制度建設,也需要完善監督檢查機制進行制約。上級主管部門應將信息公開工作納入農業科學院績效考核范圍,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標準,適當加大考核分數占比,用以指導農業科學院正確、及時、全面的公開信息。定期對應當公開的信息進行評估檢查,確保監督規范化常態化。建立監督檢查情況通報制度,對于信息公開工作落實好的,予以通報表揚;對落實不到位的,予以通報批評;對違反有關規定、不履行公開義務并造成嚴重影響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12]。強化社會輿論監督,積極拓展公眾參與監督的渠道,充分發揮院長信箱、電話熱線等平臺作用,自覺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
5 結語
隨著我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持續深入推進,省級農業科學院的信息公開雖取得一定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信息公開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工程[13],仍需要堅持不懈地推進。因此,省級農業科學院要進一步加強對信息公開工作本質和內在規律研究,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優化公開平臺建設、規范信息公開內容、健全信息公開長效機制,不斷提高公開效果,以扎實有效的信息公開工作,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信息公開的需求,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透明度,推動科學治院、民主治院、依法治院進程,促進農業科研事業的健康有序發展,為新時代省級農業科學院信息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宏乾.關于國有企業信息公開機制的探索研究[J].河北企業,2019(3):41-42.
[2] 胥云.群眾滿不滿意檢驗著政務公開好壞[N].中國青年報,2019-11-07(002).
[3] 肖捷.以人民為中心推進新時代政務公開[EB/OL].(2019-09-09)[2021-05-21].http://app.71.cn/print.php?contentid=1058034.
[4] 后向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理解與適用[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9.
[5] 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規范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19〕61號[EB/OL].(2019-12-03)[2021-05-2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12/03/content_5457588.htm
[6] 李博,馬海群.我國高校信息公開的特點、原則、主要問題及相關制度建設[J].現代情報,2011,31(3):7-11.
[7] 到2023年河南基本建成統一規范的基層政務公開標準體系[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報,2020(6):16.
[8] 馬征.提升政府信息公開滿意度的路徑探索[J].法制博覽,2020(16):241-242.
[9] 唐一軍.認真貫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著力推進政務公開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N].遼寧日報,2019-05-15(001).
[10] 王軍.公共企事業單位信息公開:依據、路徑與標準[J].中國行政管理,2018(11):56-61.
[11] 彭懿,林娟霞,鄭哲.當前高等學校校務公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C]//中共廣東省教育紀工委.探索與實踐———廣東高校解放思想破解反腐倡廉建設難題論文集.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2] 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領域政府信息公開的實施意見[J].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報,2018(21):27-33.
[13] 張璁.推進有獲得感的政務公開[N].人民日報,2019-05-1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