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政軍
[摘? ?要]文章立足于新高考背景下強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及目前學生在解答歷史材料解析題時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不足的現實情況出發,提出了提取歷史材料解析題有效信息的“四步法”。
[關鍵詞]高考;歷史材料解析題;有效信息;“四步法”
[中圖分類號]? ? G633.5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1)34-0074-02
新課程背景下的歷史高考強調考查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而從歷史材料解析題中提取有效信息是高考考查學生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在解答歷史材料解析題時,很多學生不知該如何提取有效信息,不是提取有誤,就是提取不夠全面或只是摘抄羅列。那該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提取歷史材料解析題有效信息的“四步法”。
第一步,逐句分層提煉概括。即按材料中的“。”“;”等標點符號把材料分層,進而提煉概括層意。概括時注意不能照搬材料,應盡量使用歷史專業術語,如實在不好概括可摘抄材料中的關鍵詞,但切忌全抄。另外,要特別注意提示性文字(多在材料的開頭)和材料出處(多在材料的末尾),它們往往能夠提供時間、國別、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給考生某種暗示和引導;對非文字信息也要關注,如地圖、表格等。
第二步,站在全局上整體概括。即在第一步的基礎上,從全局的角度看材料體現了什么特點。
第三步,舉一反三,查缺補漏。注意綜合考慮答題角度,可從時序階段變化、政經文及歷史概念要素等角度進行綜合思考,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看看材料提及了哪幾個方面,還有哪些方面是可以補充的。
第四步,歸納整理,注意規范答題。即在最后統籌歸納,整理要點,不要描述細節。要按照一定的邏輯有條有理地答題,同時注意用語規范化,不要隨意應答。這里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不要摘抄羅列、具體描述,要抽象概括、濃縮提煉;②不要定量表達,要定性表達、切中本質;③不要用大白話,要使用學科語言;④不要用長篇長句,要用短句詞組。如:
例1(2020年全國卷Ⅰ第45題):
——摘編自朱英《晚清經濟政策與改革措施》等
(1)根據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興商務方面采取的措施。(6分)
根據“四步法”進行解題:
第一步,逐句分層提煉概括。這種表格題比較好分層,一行即為一層:①“商務繁富之區設立商務總會,商務發達稍次之地則設商務分會”可提煉為在商務發達和稍欠發達地區都建立商會;②“肯定商人的地位,規定享有的權利和應遵循的通行規則” 可提煉為肯定商人地位,明確其權利與義務;③“規定公司的創辦程序、組織形式與經營方式,商辦公司與官辦公司、官商合辦公司‘享一體保護之利益’” 可提煉為規范公司經營,保護商人開辦公司的權益;④“凡制造新式機器者,獎以三等至一等商勛,賞加四品至二品頂戴” 可提煉為鼓勵生產新式機器,賞予商勛、爵位;⑤“凡集股創辦企業的華商,根據資本額多少,可分別獲一、二、三等子爵和三品卿、四品卿爵賞” 可提煉為鼓勵華商投資,賞予爵位。
第二步,站在全局上整體概括。縱觀整個表格,可以看出清政府是通過制定商務法律和規章來落實具體措施的。
第三步,舉一反三,查缺補漏。本題要求根據材料概括具體的措施,故時序階段變化、政經文等角度可不用考慮。
第四步,歸納整理,注意規范答題。經過歸納整理,我們得出答案:①制定商務法律和規章;②廣泛建立商會;③肯定商人地位,保護商人權益;④鼓勵商人投資和生產新式機器,賞予商勛、爵位。
附原參考答案:廣泛組織商會;制定商律,保護商人開辦公司的各項權益;對商人授予商勛和爵位。
例2(2021年山東濟寧一模第17題):
關于洋務運動的目的,“鎮壓革命說”在學術界曾長期占據主導地位。20世紀80年代學術界對洋務運動的目的出現許多新的說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主客矛盾說。此說認為洋務運動的目的是和時代潮流相違背的,洋務派妄圖在死保封建體制的前提下移植西方的科學技術,而客觀上西方資產階級文明的輸入是有助于加速封建制度崩潰的,但這是和洋務派的主觀動機相矛盾的。
……
雙重目的說。此說認為,洋務派有“剿賊”和“御侮”的雙重目的。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主要是針對國內農民戰爭。到70年代中期,隨著國內農民起義的逐漸平息和外國資本主義侵略的日益加深,洋務運動的重心已明顯轉移到抵御外侮、防止中國殖民地化的這方面來。
……
——據戚其章《中國近代史新講》
(1)根據材料,指出“主客矛盾說”與“雙重目的說”的主要不同之處。(8分)
根據“四步法”進行解題:
第一步,逐句分層提煉概括。本題是對比類型題,先不忙找出不同之處,而應先概括出層意。第一段的“主客矛盾說”,可分為兩層:①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科學技術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制度;②客觀上西方文明的傳入加速了封建制度崩潰,這與其主觀目的相矛盾。第二段是講“雙重目的說”,洋務運動有“剿賊”和“御侮”雙重目的,前期是為了鎮壓農民革命,后期是為了抵抗外來侵略。
第二步,站在全局上整體概括。對于對比類型題來說,這步最為重要。綜合兩段材料可看出兩種學術觀點在洋務運動的目的上存在不同的認識。
第三步,舉一反三,查缺補漏。“主客矛盾說”提到了洋務運動是逆時代潮流的,由這點應敏感地考慮到這是在講性質。“雙重目的說”雖未直接點到,但隱含著洋務運動前后期性質變化的內容。
第四步,歸納整理,注意規范答題。綜合所得信息后,可從目的研究角度和性質兩方面解答該題。經過歸納整理,我們得出答案:①“主客矛盾說”對洋務運動目的的研究是從其主客觀目的的層面出發的,洋務運動從性質上看是逆時代潮流的,具有反動性;②“雙重目的說”對洋務運動目的的研究是從其不同的發展階段出發的。從性質上看,其前期是為了鎮壓農民革命,具有反動性;其后期是為了抵御外國侵略,具有進步性。
附原參考答案:(1)前者主要關注洋務運動的主觀目的與客觀效果,(2分)認為洋務運動的目的是反動的;(2分)后者關注了洋務運動不同發展階段的目的,(2分)認為其前期雖是反動的,但后期則有抵御外侮的目的。(2分)
最后要注意,這“四步法”只是一般的模式,在具體答題時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如出現新材料形式或新題型)結合個人能力靈活應對,不能犯教條主義錯誤。比如不一定非要完成以上四步,有時可能用其中的兩三步就行了。另外廣大教師還可在這“四步法”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找到更科學的方法。
[? ?參? ?考? ?文? ?獻? ?]
[1]? 朱漢國.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釋義[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8(3):3-9.
[2]? 教育部考試中心.2019年高考文科試題分析(文科綜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國高考評價體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4]? 王雷.高中歷史材料解析題答題方法與技巧[J].試題與研究,2020(24):31.
[5]? 黃志清.提高歷史材料解析題教學有效性研究[J].成才之路,2020(19):124-125.
[6]? 姚麗.高中歷史材料題的解題技巧和方法[J].高考,2019(17):218.
[7]? 高永紅.探究高中歷史材料解析題答題方法與技巧[J].試題與研究,2019(15):133.
(責任編輯? ? 柳? ?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