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欣然 張欣麒 肖冰心 朱田野 楊白雨
摘 要:短視頻平臺作為當下火熱的社交平臺,深受網民的喜愛,其中大學生群體是占比較大的受眾。短視頻雖然娛樂大眾,但是自身的一些特點使得短視頻對大學生的價值導向產生一定的偏差,誤導大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形成。本文通過分析短視頻對大學生價值導向的影響,提出短視頻視閾下正確引導大學生價值導向的對策。
關鍵詞:短視頻 大學生 價值觀 對策
當今世界處于互聯網信息化的時代,短視頻的興起后,立體地呈現出人人都是自媒體的局面。《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本科及以上教育水平短視頻用戶中占比達77.6%,其中大學本科用戶占比為67.5%。在高速信息時代,不論是個人還是群體都想著通過自媒體來吸引流量、粉絲。在此之前,一般都會通過軟文的推送來達到目的,例如博客,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更多的人開始轉向了短視頻的道路,根據《第47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已有8.73億,占網民整體的88.3%,20歲到29歲之間的網民占比是最高的。由此可得,大學生目前是短視頻市場的主流人群。
1 大學生使用短視頻的現狀與需求
1.1 大學生使用短視頻的現狀
在新媒體視閾下,隨著信息碎片化趨勢不斷加劇,短視頻成為現階段的最佳載體,當代年輕人都過著快餐式的快生活,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也在快節奏的環境下迅速發展,深入大學生群體的生活中,滿足了他們的休閑娛樂、表達需要和情感寄托。使得大學生能夠更方便快捷地獲取信息、展示自我、表達聲音。不但能夠影響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同時也逐步地影響和改變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和生活習慣。新媒體有著信息量大、傳播速度快等優點,加上當代年輕人的快節奏生活方式產生了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模式,大家更喜歡接收簡潔的內容,形成了碎片化時代。其中,觀看短視頻的大學生占大部分,以抖音為例,根據中國經濟網報道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31日,抖音在校大學生用戶數已超2600萬,占全國在校大學生總數的近80%。同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94所“985”“211”高校,均已開通了抖音官方賬號,展現校園風貌。目前,已有799所高校入駐抖音,開通官方賬號。由此可見大學生群體占據了短視頻用戶很大一部分。大學生觀看短視頻主要是為了獲取快感,人們在刷短視頻時,大腦會持續產生多巴胺,且高于日常生活中的一倍。多巴胺是能產生快感的物質,因此短視頻可以讓大學生以最簡單最方便來獲取快感,從而緩解大學生學習壓力或適當調節負面情緒。在使用時長方面,短視頻占據了大學生大部分時間,人均每天刷短視頻110分鐘,已經成為大學生“殺”時間利器,不少大學生為此熬夜通宵,反映出短視頻對于大學生的影響已經滲透到身體健康狀況。由于短視頻操作簡單,創作門檻低,多數大學生通過拍攝短視頻來分享日常生活、擴大自己的社交范圍和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滿足其心理需求,等同于短視頻平臺為大學生群體提供了一個社交條件,隨著大數據的不斷發展進步,短視頻平臺推送的視頻內容也與用戶本人具有相似度較高的喜好,使得具有共同愛好的大學生用戶得以聚集在一起,實現交流活動。短視頻平臺的大學生用戶群體越來越龐大,不少校園博主也逐漸出現在觀眾視野。
1.2 大學生使用短視頻的需求
根據目前短視頻運營最火的軟件抖音的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8月,抖音的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6億,抖音在校大學生用戶數就已經超過了2600萬[1],如此龐大的用戶數量,肯定是有著許多優質的短視頻吸引著。大學生對于短視頻的喜愛程度最高的是顏值類、搞笑類以及情景小劇場,例如抖音大火的用戶“叮叮貓dxy”,此賬號的大部門內容都是結合了大學生的實際生活來進行一個情景式的演繹,在搞笑之余也時刻貼近大學生的真實生活,引發大學生的心理共鳴,同時也引導著大學生的價值導向。在這些類型的短視頻中,大學生不僅僅是觀看,也可以參與到其中的拍攝與制作環節,大學生利用其自身空余的時間和創新想法,在短視頻的創作中大放其光彩。除此之外,學習類、科普類以及生活技巧類短視頻也對大學生有一定的需求價值。學習類的短視頻旨在通過短視頻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從而提高大學生的認知層次,使得大學生的思維更加靈活,學會清醒的思考。如抖音熱門教育博主“儲殷教授”,以教育類的話題吸引大學生的眼球,貼合大學生的實際需要,視頻內容從大學選專業到畢業就業再到考研內卷等教育類的熱門話題都作出了深入分析,而這正符合大學生當前的利益需要,切實地指導了大學生的未來就業或繼續學習的價值取向。科普類的短視頻則是培養大學生的科學知識,養成大學生的科學思維,從而具備大學生的科學素養,傳遞科學精神。這一類博主在引發大學生思考的同時,還促進大學生的身心發展,更好地達到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要求。抖音青少年“阿基米吳——吳澤源”,其短視頻通過分享生活科學小妙招及科學實驗,提高了大學生的思維能力,拓寬大學生的知識體系。科普類的視頻指導大學生學會用科學的角度感知世界,認識世界,形成個人的科學價值觀。而生活技巧類的短視頻也深受大學生的喜愛,大學生可以從短視頻中學到生活的實用技巧,有利于激發大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短視頻的出現,不僅是休閑娛樂的產品,更多的是給大學生帶來了創造自身價值的機會以及提供了科普學習知識的途徑,所以短視頻與大學生價值觀導向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聯系的。
2 短視頻對大學生價值導向的影響分析
2.1 沉浸式去中心化的體驗感
在新媒體視閾之下,短視頻的輸送渠道層出不窮,呈現出“爆裂式”的發展態勢。“自媒體環境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傳播的‘節點’”[2],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每個人既扮演著信息的傳播者而同時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基于皮埃爾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可知,不同位置間客觀關系的網絡或形構,客觀與主觀既共存在于場域之中,又共同存在于慣習中。“場域”是由社會成員按照特定的邏輯要求共同建設的,是社會個體參與社會活動的主要場所,在網絡環境之中,大學生沉浸于信息海洋所帶來的層層巨浪,碎片化,快節奏,在無數的信息傳遞過程之中,他們也在其中形成了自己的取向,而大數據庫也會根據其點贊、瀏覽時長等方面來評判出觀看者所喜愛的短視頻類型,與此同時,快捷方便的網絡以及不斷更迭的設備傳輸方式已然將觀看者從僅僅只能觀看中剝離,以抖音為例,短短15s的視頻時長,沒有任何拍攝的限制,拍攝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想法隨心所欲地拍攝。因此,在這個場域之中,大學生逐漸將其變成了一種習慣,而這種行為又是基于自身的價值觀角度出發來進行信息的傳遞與制造的,在這種沉浸式去中心化的體驗過程之中,對于大學生價值觀的指引是難以把控的。
2.2 網絡世界營造的完美的虛擬世界
在這個虛擬世界里,它滿足了大學生在現實生活之中實現價值的需求,可激發他們無限的創作欲,還可以滿足他們對于生活未來的美好愿景。但是,隨著網絡環境的“真實感”逐步增強,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無法分辨互聯網營造的擬態環境與客觀現實世界之間的關系,從而把兩者逐漸趨于同一,虛擬世界里所呈現出來的事物與真實世界里的客觀存在的事物差異化正不斷地縮小,正處于青年時期的大學生能清楚分辨該兩者的能力尚有欠缺,造成大學生價值觀取向偏移。例如,虛擬世界里所呈現出來的“成功”較現實世界而言不過是鼠標與鍵盤的相互配合,而真正需要實踐該事件,并將其完成率達到百分之百,在現實世界里機率是非常之小的。因此,現實世界并不像在網絡世界里所營造的那么美好。短視頻的出現,為現當下快節奏、碎片化的大學生生活營造了一個恰如其分的擬態環境,許多大學生沉迷于此,而其中的視頻內容良莠不齊,在這樣的環境之中,價值觀的培養將走向一個“黑暗的深淵”,如何讓大學生從短視頻世界之中抽離,并從中去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迫在眉睫。
2.3 泛娛樂化的價值導向
快節奏式生活方式促使短視頻脫穎而出,拉近了地球的距離,隔著屏幕看遠方和新奇的事物。傳統的教育方式,對大學生來說只能通過書籍,課堂教學,教師講座等等,而網絡短視頻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傳輸方式,對大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培育,大學生通過網絡自我學習跟進社會腳步,短視頻內容豐富多樣,涵蓋知識廣泛,大學生通過瀏覽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學習,拓寬眼界,但目前的網絡安全管理仍在完善當中,對于各種正負能量傳播的判斷,大學生難以把控,例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app上很多拍攝主體為獲得關注,進軍短視頻直播采用毫無原則的娛樂形式發表虛榮、拜金、消極的言論,讓大學生脫離現實沉迷向往網絡生活,追求短視頻帶來的便攜性和草根性,還有很大部分短視頻博主為增加粉絲量賺錢而不惜犧牲自身的形象來滿足觀眾,這種不正確的行為容易使大學生在思想上盲目追隨,造成拜金主義、享樂主義,顛覆大學生的價值觀,個人主義偏離正確的軌道。
3 短視頻背景下引導大學生正確價值觀有效對策
3.1 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價值判斷力
堅定理想信念是大學生的基本,大學生應該自律,才能更好地樹立自己的價值理想。隨著短視頻行業規模越來越大,短視頻內容難免出現一些價值導向偏離和低俗惡搞的問題視頻。短視頻互動性強,每一個用戶都能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視頻下方進行評論探討。大學生應客觀地發表自己的觀點,不盲目評判,要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自身做好網絡監督者。合理運用短視頻的利弊,切勿過度沉迷于短視頻,合理把握運用時長,防止沉迷于網絡而拒絕面對真實世界,不斷加強學習才是首要任務。
短視頻的低門檻性導致內容的魚目混珠,作為大學生應有著基本的明辨是非能力以及自覺抵制不良信息傳播的意識。短視頻用戶不斷增多,內容生產者也隨之增長,導致短視頻內容質量良莠不齊。短視頻平臺不僅傳播著積極向上的內容作品,而且也彌漫著負能量的不良信息。大學生應不斷提高自己的媒介素養,堅決抵抗不良信息的傳播擴散,要有清晰地認知、理性地看待明辨是非的能力,防止自己在混亂復雜的網絡信息中迷失自我、失去方向,要傳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內容,切勿盲目跟風,導致價值觀念扭曲。短視頻平臺作為一個展示平臺,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觀看者,也可以成為一個表達者。大學生不僅是短視頻平臺內容接收者,同時也是短視頻平臺的內容生產者,作為內容生產者,大學生更應注意所生產內容的價值觀導向問題,不得偏離正確價值觀,而前提則是內容生產者本人首先具有自己正確的理想信念與價值判斷力。所以,大學生從自身出發,樹立正確價值觀念,是引導大學生價值觀的首要任務。
3.2 加大網絡監管力度,增強社會責任意識
“20世紀70年代格伯納等學者提出了涵化理論,認為傳播媒介對人們在塑造主觀現實、形成社會認識方面有著長期、潛移默化的作用。”[3]短視頻平臺內容質量的好壞,很大程度在于內容生產者的價值觀導向是否正確。要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導向得以正確發展,首要任務就是制定和完善網絡短視頻內容生產者的加入門檻,從根本上提升用戶質量,高質量的用戶所生產的內容,更能夠正確引導大學生的價值觀。加強對生產內容的價值觀是否正確的審核,加大對生產內容的審查力度,從源頭上遏制不良視頻內容的發布,從而限制傳播。對于發布不良信息的用戶,要建立處罰機制,嚴厲打擊,防止變本加厲。政府以及相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對短視頻平臺的監督管理,給有著不良價值觀導向的短視頻平臺敲響警鐘,加強媒體版權保護,規范網絡秩序,重視對文化知識產權的保護。短視頻平臺應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意識,傳播社會主旋律,弘揚正確的、積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而非僅僅具有娛樂大眾的作用,更不應只為滿足市場需求導致行業自我監督力度不夠,出現版權和惡俗化問題,要主動擔起社會責任,才能積極地促進短視頻平臺的發展。只有隨著政府監督力度不斷加強管理,短視頻行業發展前景趨勢才會更加廣闊。
3.3 樹立價值模范,擴大積極影響
在傳播活動中,“意見領袖”的位置尤為重要。在短視頻平臺中,主流媒體起著重要的作用。隨著短視頻用戶的不斷增長,主流媒體也在持續地不斷入駐。目前,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環球時報等主流媒體都已入駐各大短視頻平臺,積極發揮著它們的輿論領導作用。主流媒體有著強大的主導作用,影響力大,受眾面廣,可信度高。當主流媒體與短視頻平臺相結合時,發揮各方優勢,利用短視頻的大流量來廣泛傳播積極向上的優質內容,加強對社會熱點、敏感問題的引導,充分發揮主流輿論陣地作用。主流媒體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方向,做好價值模范,才能弘揚正確價值觀,積極促進非主流媒體的發展。主流媒體在短視頻平臺中的存在,極大減少了短視頻平臺的“泛娛樂化”,在娛樂大眾之外,生產正能量的視頻內容,能夠更好地對大學生的價值觀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如在人民日報抖音號中,時常展現社會溫度,弘揚互幫互助,建設和諧社會的視頻內容,有利于傳遞真善美的社會風尚,在碎片化的時間里完成主流價值觀的傳播。
3.4 重視高校文化建設,占據思想教育主陣地
高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陣地,應該積極運用網絡來打造高校的文化建設。高校可以通過入駐短視頻平臺,利用短視頻的廣泛傳播和影響力等優勢來開展自己的思政教育工作,使得學生積極主動、高效地投入學習以及建設優良學風。短視頻之所以能夠吸引大學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內容豐富多樣,內容能夠引發大學生心理共鳴。高校應當發展本校官方運營團隊,生產貼近大學生實際生活的、能夠引起共鳴的且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質視頻。高校應結合校園熱點事件來進行短視頻的內容生產,潛移默化地引導大學生的正確價值觀。高校要樹立自己的品牌意識,打造高校文化建設,打造官方短視頻品牌,從而增強學生對生產內容的認可以及加強對官方短視頻的可信度。高校要重視學生的精神訴求以及情感需求,給予他們展示自我的平臺,避免大學生長期沉迷于網絡世界導致意志消沉。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飛速發展,大學生必須有著正確的價值觀,并以此去認識及運用新的網絡媒體手段,這不僅限于大學生增強自律,更在于社會、學校的共同引導,各方發力來避免短視頻給大學生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大學生群體必然是短視頻發展中的重要受眾群體,新媒體的飛速成長推動著短視頻的發展,短視頻作為當下的一種流行趨勢,每時每刻都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形成。只有發現不足,提出解決對策,才能使得短視頻走向更好的發展道路,也才能更好地引導和管理著青年學生的思想價值觀朝著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0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影格短視頻工作室”成果。
參考文獻:
[1] 2021年1月26日《2020抖音大學生數據報告》.
[2] 席洪強.自媒體時代短視頻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研究[J].現代交際,2018(19):9-10.
[3] 唐亞陽,黃蓉.抖音短視頻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共生:價值、矛盾與實現[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7):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