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凱
摘要: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基礎,是中華文明成果的根本文化創造。當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正面臨著西方文化教育的巨大沖擊。由于小學生還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影響到了小學生的成長。因此,在小學語文課程中,應將傳統文化與教育課程相結合,從傳統文化教育中汲取新的知識和養分,以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語文教育的專業素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方法;傳統文化;滲透
引言
傳統文化教育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時代精神的弘揚。目前,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我國傳統文化的關注度越來越低。再加上外來文化的沖擊,我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忽視。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意義,根據小學課堂教學內容,采取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式逐步滲透我國傳統文化,積極推進我國傳統文化教育[1]。
一、古詩詞中融入傳統文化
中華民族文明發展源遠流長,古典詩詞作為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積淀,是滲入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載體。語言美是古典詩詞的重要特點,它意象深邃而又悠遠、韻律抑揚頓挫郎朗上口,并因而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對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形成產生了正面影響。然而縱觀整個中國小學階段的語文教育,古典詩詞教育卻始終是重點也是難點,部分學生既無法掌握古典詩詞中的具體含義,也無法切實領悟傳統民族文化的深厚含義。而存在這一教育漏洞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由于老師們未能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使得學生們無法真正深入古詩文詞,也無法感悟其中的含義,傳統藝術文化滲入也就更加難以實現。基于此,教師為進行對古詩文詞中傳統藝術文化的滲入,就應該采取更有效的教學方式。例如,古代的“鑿墻偷光”一詞說,匡衡學習刻苦,家中沒有蠟燭,晚上無法讀書。而鄰居們有蠟燭,匡衡就鑿開墻,用透過墻的光來讀書。讓學生對這些古詞無論是在尋找、講述還是傾聽的過程中,學生都可以提高傳統文化認知,積累傳統文化知識,在學習條件艱苦的情況下也能刻苦學習的精神,從而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滲透傳統
小學國語教材里的許多小學課文中都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文化情感,而一旦老師對知識內容采用了傳統文化簡單的灌輸介紹,則學習者就根本無法了解小學課文的內涵與思想,更無從深入地體會更深厚的中國優良傳統文化底蘊,于是,就必須對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法加以探索與創新。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教育展現出了自身的教學優越性,利用圖像、視頻、動漫、音樂等藝術形式,創造和課文教學有關的課堂情景,這樣才能更有效誘發學習者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比較深入的掌握內容,并進一步深入了解中國優良傳統文化教育內容,這樣的語文課堂才會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語文基礎知識傳授的同時,也教育了學習者良好的興趣職業道德[3]。
以《田忌賽馬》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齊威王與田忌三次賽馬通過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真切的感知到齊威王勝利的原因,而不是課文中講其勝利就是勝利了,學生不能自主思考。通過讓學生感知比賽中所包含的策略,從而幫助學生開動腦力,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邏輯思維。同時,還讓學生對孫臏這一歷史人物的任務特點有著深刻認識,比如,孫臏是一個胸有成竹,足智多謀的人。進而促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提高學生的核心的素養。
三、教學中融入民族習俗
民族風俗是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同時又和小學生的日常實際生活聯系十分密切。通過對民族風俗的認識與掌握,可以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繼承與發揚,這對他們的學習與發展都會產生很大的幫助。小學生對于形式上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風俗文化是非常有興趣的,所以,學校語文老師在實際課堂教學當中就要注意引人少數民族風俗,這樣學生們根據生活經歷就會形成了熟悉情感,而且這是促進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滲透社會的一條有效途徑,也能夠使小學生提高文化知識儲備,從而開闊了學生的眼界。也因此,在進行《牛郎織女》課文內容教學前,教師可以通過語文園地中《乞巧》這首詩歌的教授引入課文教學,在教授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這篇課文所講述的是“乞巧節”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七夕節”。這時老師就可向學生普及“七夕節”的有關風俗,引起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從而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習俗進行拓展,如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等,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使他們去學習了解傳統風俗。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育中,將我國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到小學語文教育中,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質量和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當前我國傳統文化教育不足的課堂教學現狀,進一步改變和創新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方法,注重我國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滲透,在學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學習我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意識,從而保護我國傳統文化不受破壞。
參考文獻
[1] 陳妍. 試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J]. 基礎教育論壇, 2020, 000(010):P.20-21.
[2] 李建英. 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J]. 讀與寫(上,下旬), 2020, 017(004):69.
[3] 趙艷秋. 農村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方法研究[J]. 求知導刊, 20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