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薇
摘要:小學科學與文化教育作為學生掌握科學研究和文化知識、掌握特殊生存技能、培養良好生活方式的重點學科,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傳統課堂教學意識等因素的直接影響下,部分小學科學教育發展較為緩慢,學生的學習效果并未得到合理提升,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以及良好習慣的養成。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科學
小組合作學習法是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應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這種教學方式的關鍵在于促進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讓學生學會如何利用小組的力量去發現和解決困難,在不斷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拓展知識面,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對知識的掌握。
一、科學設置組
在小學科學教育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可以為小組合作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分組,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合理利用小組成員的興趣愛好和特長,提升協同學習的實際效果。目前,許多小學生缺乏小組學習的習慣,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存在誤解。在這種情況下,不善于學習和交流的學生往往在小組學習中焦慮不安。教師可以綜合分析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詳細情況,根據班級的具體學生總數,從學生不同的性格特點入手,從各個方面將學生分為不同小組。
例如,把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和成績相同、喜歡學習的學生放在同一個小組,學生可以互相鼓勵、共同進步。對于學習積極性較低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與一些喜歡交流和喜歡分組活動的學生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組人數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總人數和小組合作學習規律進行調整,每個小組分配的人數應該調整為3-5人。
二、教材緊密結合
要將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小學科學教育,應以教材內容為核心,教師在教學時不應與教材分開選擇教學資源。我們今天使用的小學科學教科書,經過許多專業教育工作者的多次改寫,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可以說凝聚了他們的匠心和專業知識。既符合中小學生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又符合中小學生所需的專業知識和德育規范。然而,在當今的小學科學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方式大行其道,與過去相比,教師可以更好地獲得教育資源。
三、挖掘學生的潛力
在小學科學教學法中,教師自身具有講道、教學、解謎等重要教學職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小學生思緒奔放,想要在各個學科領域取得一致的成績,需要老師及時的指導和幫助。然而,一些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這對他們的學習產生了負面影響,不能立即滿足學生的所有正常要求,特別是在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時。有的老師忙于在講課中講解專業知識,學生則忙于做筆記學習知識。學生在學習科學知識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無法及時解決,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法的開展有不利影響。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更多相關的專業知識。
例如,在講解水和空氣的知識時,老師可以再現相關場景,注重學生的體驗感。老師首先引導各組學生共同尋找水、食用油等食材來感受實驗效果。然后將水和油一起展示給學生看,并讓小組成員親自動手感受二者之間的區別,并測試他們的獨特之處。
四、合理的培訓安排
科學規范的課堂教學布局有利于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學習效果。小組合作學習法的課堂教學分布需要從以下兩個層面進行。首先,盡可能多的總體目標,使文化教育能夠順利完成,同時增強學生的工作能力。其次,課堂教學的分布必須與具體的排名狀態保持一致。由于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自學能力,也是為了更好地增強學生的交流和自主創新能力,所以老師必須深入地了解細節并整合不同的學生的學習特點。針對個體差異開展課堂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提高小學科學教學活動的高效性。比如在解讀溫度和對溫度計的理解時,有的學生會問溫度計的刻度和量程,想知道如何用溫度計測量溫度。這時,老師便可以開展動手能力教學活動,正確引導學生一起模擬場景如:洗澡時,小亮同學剛打開水龍頭,起初水很熱,用撥動開關逐漸控制溫度,此時感覺水溫合適,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并記錄數據。在指導一組學生合作進行模擬時,老師應詳細講解溫度計以及如何準確測量溫度。同時,這樣的討論和講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小組成員積極進行溝通和互動交流。
五、創新教育內容
學生的學習理念和生活經歷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不斷變化。教師要多方面整合學生的具體需求,豐富教學策略,充實教育資源。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像以往那樣由淺入深地跟隨教材內容,而是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的要求適當地填充和擴展教育內容。與課本分開,教學內容不必雜亂難懂,但要注意應用。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對教科書和材料的理解水平也是不同的,老師對所教內容的理解也不同。例如,一些小學科學老師在描述動物生命周期的各個部分時,會選擇給學生布置相應的作業,教師利用多媒體找到相應的電子設備資料和照片展示,充分觀察學生的實際反應,把握學生之間的差異。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利用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小學科學教育時,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與培訓需求,科學制定合作標準。同時,要注重文教信息化的開發和自主創新,確保課堂教學的系統化。科學研究離不開教科書的內容,因此更要重視應用,促進小學科學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 郭洪朋. 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探析[J]. 課程教育研究, 2019(12):1.
[2] 馮長霞. 淺析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C]// 2020年“互聯網環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新”研討會論文集.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