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爽,張酈贇,陳 琦 ,劉 霖 ,柯 駿 *
(1.海軍軍醫大學護理系,上海 200433;2.上海市靜安區天目西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070;3.上海市靜安區臨汾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435)
婦產科護理實踐課程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臨床核心課程[1],需要學生反復實踐將知識內化,而傳統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中,教師對操作知識點的講解占用了大部分時間,將學生練習和思考時間縮短,對于學習能力水平不同的學生教學效果也是參差不齊。因此,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實踐教學時間,提高學生操作技能掌握與內化的效率,實現個性化的實踐教學指導,是亟待解決的問題。翻轉課堂又稱顛倒課堂,它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了重新規劃,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被加拿大《環球郵報》評為2011年影響課堂教學的重大技術變革[2]。翻轉課堂有助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有效地實施需建立在良好的教學設計基礎上。“學習任務單”是教師設計的幫助學生在課前明確自主學習內容、目標和方法,并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以表單為呈現方式的學習路徑文件包,它能讓學生根據個人需要自定進度學習,取得自主學習實效,從而幫助教師有效組織翻轉課堂,提高教學質量[3]。為順應國家信息化教育的發展要求,本教研室借助學校慕課平臺,在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中進行基于“學習任務單”的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以期為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模式探索總結。
翻轉課堂的實質是教學流程的顛倒和知識傳授與知識內化的顛倒,即從之前的“教學同步”過渡到“先學后教”,由“課堂傳授,課后內化”轉變為“課前自學,當堂內化”[4]。有效的翻轉課堂需具備以下特征:(1)學生從被動的聽眾轉變為主動的學習者;(2)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實現翻轉課堂;(3)課堂內安排各種活動實現學生知識建構和內化;(4)課堂內有時間幫助學生掌握更具挑戰性的概念,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5]。同時,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知負荷理論以及掌握學習理論,依據以下原則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1)有利于學生知識的建構和內化;(2)有利于實現分層教學;(3)有利于學生對學習的掌握[6]。
本研究依據翻轉課堂的特征和設計原則,結合婦產科護理實踐課程特點,設計了基于“學習任務單”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見圖1),以課前教學活動和課上教學活動創設為主,在課前活動中,制作開發相應的基礎學習資料,包括課件、參考書籍以及視頻資源等,同時設計學習任務單,將學習資源和學習任務單一并提供給學生,由學生根據學習任務單結合學習資源自主學習,此過程有教師的跟蹤引導。課上活動中教師運用包括體驗式學習、課堂表演、課堂游戲、模型示教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技能實踐,同時集中解決前期學生課前的問題,并根據學生實踐技能表現進行總結評價。

圖1 婦產科實踐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根據教學需要,收集教學資源,依托學校網絡中心開發的慕課平臺(www.mooc.smmu.edu.cn),開設婦產科護理學網絡在線課程,課程界面分為5個區域:視頻區(教師影像區和課件展示區)、課程概況區(課程目錄、課程概述、站內信)、課件下載區、作業上傳區和隨堂測試區。將學生名單上傳到后臺,并發布課程通知,設定學習時間,開放課程。學生通過個人賬號登錄進入相應班級,根據指定時間在課前選擇課程目錄中的章節視頻進行自主學習,下載、提交作業,如有疑問可通過站內信與教師交流、提問,學習完畢在隨堂測試區對所學知識進行自我測試,檢驗學習成效,明確不足之處。課堂教學準備實驗器材:瑜伽墊、孕婦體驗裝、陰道窺器、孕婦模型、骨盆測量器、女性骨盆模型、新生兒模型、宮頸模型、磅秤、沐浴裝置、嬰兒衣服、尿不濕、包被、大小毛巾、洗發沐浴露、彎盤、肚臍貼、無菌紗布、無菌鑷子、干棉簽、75%酒精、碘伏、5%鞣酸軟膏、嬰兒身體乳等。
教師端:教師首先根據課程目標、教學時間設置以及翻轉課堂要求確定課程內容,包括8個技能模塊:膝胸臥位、妊娠期婦女的行為變化、陰道窺器檢查、骨盆外測量、四步觸診法、產程宮頸變化、枕先露的分娩機制以及新生兒沐浴,并據此明確課程的教學重點、難點。接著根據課程內容認真備課,提供參考書籍、優質技能教學視頻等學習支撐材料供學生自主學習,視頻符合操作規范且重點突出。同時將視頻上傳到學校校園開放在線課程平臺,每一個視頻只呈現一個技能操作,視頻可以重復播放。觀看視頻時有學習進度環,顯示學習進度百分比。另外,每5分鐘會彈出“學習提示”,需要關閉后視頻才會繼續,防止作弊。依據教學目標的層次性、可操作性和可評價性,設計“學習任務單”(見圖2),內容包括學習指南、學習任務和學習評價與建議,其中學習指南分為學習目標、學習方法與建議以及課堂學習形式預告,學習任務包括觀看視頻的時長以及思考問題20道,將學習任務單提前發放給學生,用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方案及規劃制訂,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最后,教師在網絡平臺上跟蹤、管理學生學習進程,收集學生反饋問題,并根據隨堂測試結果等甄別學生的學習難點和興趣點,便于教師課堂教學時合理分配講授重點和流程等。

圖2 婦產科實踐課程“學習任務單”基本結構
學生端:學生充分了解教師安排的學習任務,根據學習任務單通過觀看在線視頻結合參考書籍進行自主知識學習,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對于難度較高的技能操作可反復觀看視頻,加深印象,實現知識的內化。同時,對于自學過程遇到的問題可自行記錄,集中反饋給教師,或在網站上以留言形式進行反饋。自學完成后進行隨堂測試,幫助學生及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估。
教師端:教師根據課程內容、學生反饋問題以及隨堂測試結果,總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然后根據學生人數、教學時間安排等準備實驗用物,接著融合研討式、參與式、探究式教學模式,根據具體技能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膝胸臥位操作方法采用學生口頭回顧操作要點并親身體驗方法進行教學;妊娠期婦女的行為變化采用課堂表演和小組討論方式實施教學;陰道窺器檢查通過實物講解和教師示范幫助學生內化操作要點,然后學生進行分組練習和互評;骨盆外測量通過學生分組測量實施;四步觸診法采用模型示教和分組練習方式進行;枕先露分娩機制通過教師模型示教和學生討論、答疑解惑等方式詳細講解;產程宮頸變化采用課堂游戲方式實施;新生兒沐浴讓學生分組進行實踐操作。由于課前的自主學習使得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了整體初步的認知,教師根據問題反饋和測試結果在課上主要演示重點操作和指導學生實踐并糾錯,最后根據學生實踐情況進行總結評價,幫助學生完成知識內化與應用。
學生端:學生帶著問題來課堂,目的明確、有針對性地參與課堂教學,根據個性化的技能操作教學進行操作實踐,同時積極參與課上討論,尋求問題答案,達到知識學習的二次內化,以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最后,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評價。
為檢驗基于“學習任務單”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選取我校2016級和2017級護理本科生根據教學設計開展教學實踐,運用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評價。
選取2016級護理本科生共20人,2017級護理本科生共53人,兩個班級分別于2018年和2019年進行婦產科護理課程學習。所有學生均具有進行網絡學習的條件,也具備利用網絡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已學完所有的婦產科護理理論課程,具備專業知識基礎。根據教學設計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視頻結合參考書籍等進行自主學習,按照學習任務單完成任務,教師借助網絡平臺管理學生自學情況,防止出現走過場、應付式學習,切實提高學生課前自學質量。課堂活動時婦產科護理實踐課程采用小班教學方式,將學生進行分組,每組8~10人,每次課4個學時,便于集中培訓,讓每位學生都有親身操作的機會,提高其參與度。教師根據前期收集的問題和測試結果明晰問題,洞察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操作的錯誤理解,有針對性地按照課堂活動設計重點教學、答疑解惑、組織研討,在實踐操作后進行總結評價,深化學生對知識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有效實現知識內化。最后,采用自行編制的翻轉課堂滿意度問卷讓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評價,采用數字10級評分法進行評分。兩個班級共發放問卷73份,回收有效問卷72份,回收率98.6%。使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運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運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學生對翻轉課堂滿意度評分較高,評分均值均在8.50分以上(總分10分),且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2017級護理本科生對翻轉課堂的滿意度較2016級護理本科生高(P=0.041),見表1。對于每個條目得分進行分析發現,條目1“我能感受到主講教師/教學團隊十分用心”得分最高,而條目9“我沒覺得這次課有意思,我的目標就是用最少時間完成課前作業”和條目10“我能答對測驗題是因為記住了關鍵知識點而不是因為我真懂了”采用了反向計分,但是得分最低。對于最喜歡的教學方法,大部分學生(73.6%)選擇了實踐操作法。53.4%的學生認為這次課上沒有最沒趣的環節,但15.1%的學生認為測試是最沒趣的環節。多數學生表示本次翻轉課堂參與度高,操作機會多,模型逼真,有準備地進入課堂學習實踐,印象深刻,掌握程度高,尤其是分娩機制的講解非常生動直觀,但是需要改進的是課程內容偏多,導致課上實踐時間較短,且網絡平臺系統不夠成熟,同時希望測試能夠取締或課后進行。
表1 不同年級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s,分)

表1 不同年級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s,分)
組別n 得分t P 2016級2017級20 53 8.59±0.69 8.85±0.514.3290.041
基于“學習任務單”的婦產科護理實踐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搭載靈活的學習環境,以任務驅動式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潛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和親身體驗,使得實踐課不再是操作機會有限的灌輸式主導教學,增強了知識的內化程度,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枯燥無味、內容繁多的局面,重塑教師和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和教學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2016級和2017級護理本科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滿意度均較高,且2017級滿意度高于2016級(P<0.05),可能與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經驗積累、不斷提高自身教學能力和素養有關。
婦產科護理實踐課程注重學生的參與式體驗、實踐操作,本研究在進行翻轉課堂設計時明確課程目標,精確定位課程,針對不同技能進行特殊教學設計,采用研討式、參與式、探究式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有效的個性化學習支持。分娩機制是本次課的重點和難點,以往傳統教學由于受到教學時間限制,學生難以在課上理解、掌握其要點,而翻轉課堂使得學生在課前通過視頻靈活安排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反復學習,對知識點進行內化和思考,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入課堂探究問題的答案,并親身體驗分娩過程,在課堂上與同學、教師進行互動交流,以輕松的方式掌握了分娩機制的操作要點,課后評價均反映分娩機制印象深刻,達到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
本次翻轉課堂是基于學習任務單實施,其作為翻轉課堂的核心,把傳統的知識點單向灌輸轉化為將知識點以問題的形式提出,體現了“自主學習”和“任務驅動”的教學理念[7]。實踐證明,基于任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以實踐性、操作性為主要教學目的的實驗課程領域有較大優勢,以實際問題的解決貫穿整個教學活動,“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思想得以充分體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明顯提升[8]。大多數學生表示本次實踐教學學習參與度高,實踐操作機會多,印象深刻,對分娩機制等難點內容形成系統的知識建構體系,完成了理論知識到技能實踐的提升與內化,同時在實踐操作中融入“以人為本”的護理人文思想,深入體會“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責任感。
比爾·蓋茨將翻轉課堂譽為“預見了教育的未來”的新興教學模式[9],其倡導的“以信息技術帶動教學結構變革和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與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發展”的要義相契合,對教育理念和教學思維進行重構,從“以教定學”變成“以學定教”,注重教學的發展性、參與性、異步性和個性化,有效兼顧不同水平學生的發展,增強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趣味性和創新性,幫助學生克服依賴心理,真正促成教學從灌輸走向互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10]。本研究中課堂活動設計豐富多樣,包括表演、體驗、游戲等活動,使得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翻轉課堂的學習模式使得學習方法及場所不再固定化,學生可以長時間保持學習的新鮮度。此外,翻轉課堂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滿足不同層次水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增強了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交互性[2],契合本科婦產科護理實踐教學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需求。但是,翻轉課堂的順利實施需要教師將不同層次學生的現狀和需求考慮在內,因材施教,適當調整學習任務,以最大限度激發學習者,同時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監控、引導與激勵。學生也要改變自身角色定位,從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變為主動學習者,適應新的教學模式,激發自己的學習潛力,積極參與每個學習環節,確保完成知識內化。
本次基于“學習任務單”的翻轉課堂模式是婦產科護理實踐課程的首次嘗試,仍需要加以完善。針對學生提出的網絡平臺問題,后期擬通過配備高性能服務器、增大網絡寬帶的接入量等解決這一難題。課前隨堂測試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可將測試轉換為其他形式,如隨堂作業等減輕學生壓力,同時題目可變換風格,增強趣味性,不讓作業成為學生的負擔,也盡量減少學生未理解知識而死記硬背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