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枝 顏潔靈 何玉琴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發展教育,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意義,為教育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而我國素質教育的目標中提出要把廣大青少年培養成“創新人才”。創新人才的基礎需要培養創造性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隨著國家對青少年社會實踐教育的投入和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視,創客教育倡導培養善發現、愛探究、敢創造、樂分享的兒童創客教育。“創客教育”正好與“創新人才”不謀而合。
“創客”一詞源于英文中的“Maker”,更是STEAM教育中重要的一個內容,是指勇于創新,努力將自己的創意變為現實,是對幼兒個體獨特心智、情感、審美方面的創作力捕捉。3—6歲是幼兒想象力發展的黃金時期,結合我園的“悅講·越精彩”閱讀特色,在此基礎上以故事為創作支點,通過自由探索、建構課程、傳承文化和創意挑戰來發展幼兒創造力,嘗試建構大班特色創客課程體系。
一、“新”探索——當故事遇上創客,開啟新“玩”法
創造中學、合作體驗、快樂分享是幼兒創客教育的核心理念,這正好與《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愛玩是幼兒的天性,玩是一件非常放松而享受的事情,幼兒可以從玩耍中得到許多新體驗,建構新認知。開展創客教育讓幼兒在創客創新中“玩”,能隨時激發他們小腦袋蹦出的奇思妙想,通過自己動手實踐,從過程中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積累創造的經驗。每一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創造機會讓幼兒探索創客,將故事與創客相結合,故事能更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能喚醒每個幼兒獨特的個人體驗,開啟夢想啟航的創造之旅。如通過微課故事《大人國小人國》,讓幼兒感受到物體的大小,通過不同角度發現、想象出不一樣的故事畫面,再把故事創作出來。通過“學—思—動—用—創”的新模式,讓幼兒大膽進行探索,親自體驗,最后生成幼兒獨一無二的動畫故事,讓幼兒成就感滿滿,獲得成功新體驗。
二、“新”建構——發揮創客小宇宙,激發無限可能
創客教育的內涵體現在創新和動手這兩個關鍵詞上,創客活動不單純只是一個領域教學,是資源、領域融合的新教學方式;再也不是傳統教學中的教師教孩子學,而是自主探索、自由創作、創造中學;不再是一個課堂上完成一個作品,可以有多個課堂形式或由多個幼兒合作完成,甚至可以打破時空局限,走進大自然、走進社會,不受課堂、形式影響,讓我們的小創客創新有無限的可能。
1.文化+科技=創作靈感的源泉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運用幼兒喜聞樂見和能夠理解的方式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激發幼兒的自豪感和熱愛之情?!迸d趣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創客教育應與本土文化相結合。佛山原名季華鄉,“肇跡于晉,得名于唐”,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孕育了獨特魅力的嶺南文化,如石灣陶瓷、舞獅、龍舟說唱、木刻年畫等體現嶺南文化精髓的本土特色。
通過創客課程讓幼兒了解家鄉嶺南本土文化,有效促進幼兒多元性發展。3D打印筆作為創新教育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故事創作為支點,給幼兒無限想象的空間,讓他們自由發揮釋放想象力。在“玩”的過程中,幼兒探索、體會屬于他們的世界,通過動手實踐幼兒會有一種滿足感和自信心,在分享展示中啟迪思維,激發靈感。如在科學創客課堂上學習用3D打印技術,讓幼兒了解嶺南文化的同時,嘗試用3D技術制作出嶺南名獅、石灣陶瓷等立體作品,讓幼兒打開成為探索佛山非遺傳承創造性轉化和創新發展的鑰匙,從小培養幼兒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2.想象+語言=聽說能力的培養
陳鶴琴先生說過:“促進幼兒想象發展的最大刺激是語言,語言能夠推進兒童思想的進展,兒童根據聽覺的刺激作為將來想象的參考,兒童聽見家里的人在討論翌日或下星期未來的計劃了,他就根據他們的語言來思索。的確,別人的談論就是一種想象的刺激,有這個刺激,就能形成兒童的新思潮?!甭?,是溝通的基礎;說,是表達想法的體現。在語言課堂上進行故事創客活動,通過“聽教師講故事—說想法—想象創編故事”這個過程,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聽說能力,還發展了他們的想象力,激發了他們對想象畫的興趣。
例如,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述故事《海底小事件》:“今天大海里一片寂靜,突然所有的小魚拼命地往一個方向前奔,海底里面究竟發生了什么?”通過提問讓幼兒對海底里發生的事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讓他們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做到認真聆聽,并在腦海里呈現一幅屬于幼兒的海洋畫面,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想象。在創編故事環節里,為大班幼兒提供一些關鍵詞,讓他們自主創編或合作創編成小故事。最后把生成的故事,利用信息手段、軟件記錄下來,拍成微視頻,用創客新方式在屏幕上現場投屏與他人分享。這樣探究式的故事課堂能激發幼兒的閱讀創新欲望、想象空間,有效融合“童·創”,為創意美術“創新人才”打下基礎。
3.特色+美術=奇思妙想的表達
創意創作往往滲透著幼兒的奇思妙想,探究式學習主體是幼兒,在美術課堂上,要突破教材限定,場景搭建和角色制作都可取材于生活中常見的特色材料,如紙皮、木板、輕黏土等,也可以使用紙盒、玩具或常見的廢舊物品。特色材料的創意運用能夠使作品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而創意的來源就是創客故事時的逆向思維想象。利用創客美術課件激發幼兒的想象空間,培養幼兒的創造逆思維,鼓勵幼兒大膽畫出自己的想象故事。當時幼兒腦海中的畫面感很強,充滿著各種奇思妙想,因而其可塑性極強。在創作過程中,先想象再構圖,教師要善于尋找孩子創意表現的閃光點,引導幼兒發現不同材料所具有的獨特性,使其不斷地變換新思路,創作出獨一無二的作品。
例如,在《海底小事件》故事創客活動中,幼兒了解了這個故事,通過課件讓幼兒發現這些材料的特色性:“昨天我們聽了海底發生的小事件,今天我們一起出發去海底吧!可以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呢?我們還需要建一個海底空間站,因為需要一直處于海水中,所以在建造的材料上,工程師們需要采用各種高級建材,可以怎么做呢?”通過課件、語言提示法,在幼兒的筆觸下會慢慢呈現這個獨特的海底故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激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而且在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進程中獲得審美的體驗,更能獲得其他多個領域的多維度發展。
4.體驗+創作=“常新”經驗的習得
創客活動更多的是提倡幼兒親自動手,強調合作與分享,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幼兒,滿足幼兒個性化需求,讓他們在反復探究實踐過程中不斷發現新問題。在這個不斷創新的過程中,幼兒是用自己的獨特方式進行新體驗。后期的剪輯、配音、字幕等環節融合了語言、美術、手工、信息技術等領域知識,是將STEAM教育理念更好融入創客課程。
例如,在后期制作中,幼兒可以在老師幫助下嘗試將自己的故事微視頻進行故事配音,可以是獨立完成,或多個幼兒共同合作完成。利用幻燈片、剪輯小程序等把美術創客故事制作成故事小動畫,把創意變成現實。創客活動還可以打破空間限制,從課堂走到戶外,如用3D打印筆創作了一架電動小飛機,用樂高加ARDUINO板加電路模板做成可操作的各式交通工具,與幼兒一起到戶外“嘗新”等多形式的綜合創客體驗,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勇敢創新的能力,從而讓幼兒獲得成功的經驗習得。
三、“新”模式——師幼聯動,實現大小創客雙成長
《教育規劃綱要》指出:“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碧岣邉摽徒逃|量的關鍵在于教師。STEAM創客教育體驗不僅要適合幼兒,而且也需要教師有創新、創造、前瞻的能力。幼兒教師屬于全科教師,他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廣泛而有其獨特性,但系統的關于創客教育的知識比較匱乏,不利于創客教育的開展。而創客教育更多的是倡導通過課程將各個領域有機融合,對教師的課程整合能力、課程設計能力、資源整合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師需要在探索中不斷發現、不斷反思、不斷學習,才能與孩子共成長。
1.專業指導,打造創客教師隊伍
在創客教育中,經驗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經驗的交流能激起思維的火花,集合眾人之力實現在創客中的突破。在探索的過程中邀請專業的創客團隊為教師進行創客的培訓,通過培訓讓教師學習專業的創客知識,知道創客教育的基本理念,學習創客的小技能,提升教師創客教育水平,為創客課程打下基礎。
2.親自體驗,踐行創新學習方式
創客的核心是創新與創意,而不止制造。教師要言傳身教,除了學習專業創客知識外,還要親自體驗創客的制作過程,如在故事創作中,教師要參與幼兒的每一個環節,踐行“學—思—動—用—創”創客新模式,在不斷操作中發現幼兒可能遇見的新問題,不斷做出總結、歸納和反思,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只有教師懂了,才能更好地成就幼兒。教師還需將STEAM理念融于創客空間課堂上,主動更新自身課程觀、教育觀和幼兒學習觀,學習更多的教學策略,形成更多實踐性智慧,進而和幼兒在活動體驗的過程中收獲專業成長。
3.特色實踐,共享家園創客成果
分享是一切評價機制的根本?!盁o分享,不創客”這是創客運動從歐美流行開來的重要原因。而創客活動的分享,更需要讓家長參與進來,了解創客,理解幼兒,讓幼兒更有成就感。在幼兒與家長共賞時,如果發現問題,幼兒想辦法解決問題,以此培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創客教育實施特色的方式很多,教師可以在班內、幼兒園開展故事動畫成果展示和講解;在幼兒園的微信公眾號平臺、視頻號發布故事動畫作品,設置二維碼,讓家長在家也能看到幼兒的作品;舉辦幼兒園故事動畫創意大賽,讓家長也參與進來,共同享受與幼兒創作的樂趣,鼓勵幼兒當影評小專家,評選最有創意故事等等。
創客活動不是小發明、小制作,更不是少數人的特權,而是一種教育模式。以故事創作為支點構建大班特色創客課程研究,通過探索培養具有創客精神和素養的兒童策略,融合多領域知識,讓幼兒擁有創造人格、善于創造思維、勇于創造實踐,將孩子逐步培養成“小創新人才”。
讓幼兒在創新中成長,促進幼兒多元綜合能力提升,在創客活動中實現自己做主、自己創作、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