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蘭
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縣教育局、教研室牢牢把握課改方向,對新形勢下出現的各種體育課堂教學疑難問題采取各種手段和方法加以研究和解決。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是在學科中心課程理論指導下制定的,學生的身體與內心活動、意識的表現等還未成為決定體育課堂教學的重要因素。《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新課標下是以“健康第一”為指導,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讓每位學生都能夠展示自身優點,激發學生練習和鍛煉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來促進學生練習的積極與主動、并進行創造性地學習,具有不錯的效果。在常態體育課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本文將進行探討與思考。
一、對學生主體地位的認識
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中需要學生主動配合,這樣才能夠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因此,作為一名新時期的初中體育從教者,我們需要在實際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中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非常活躍,而學生思維的活躍有賴于學生身心的積極參與,所以我們在教學中需要為學生建立寬松和諧的民主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敢于批判的接受精神,不要一味地盲目從眾。為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預留出創造性空間,如,在體育課堂中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創編體育游戲或者是徒手操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不要給予學生太多限制,只是講清規則和注意事項即可,在這樣的氛圍下一定能夠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體育課堂中學生主體地位的創建策略
(一)改變教學模式與方法,以學生為主
回想自己上學時上一節體育課,體育教師基本上都是采用“集合─講解─示范─練習─糾正─再練習”的模式。教師讓我們做什么,我們就跟著老師做什么,而且老師一直在講解,整個上課過程都是以教師為主,學生則是被動與消極的,體育教師也只是為了上課而上課,基本上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動性。目前,農村還有一批老教師在教學線上,他們也基本上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新的教學模式是讓學生自己能積極開動腦子,讓學生自己學會主動去探究與學習。教師提出本節課要學習的技術與動作方法,讓學生個人或分小組先自己學或探究,然后進行練習后的展示,最后由老師對自學情況進行點評,即“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這個模式在學習廣播操、武術操等操類非常有用,對學生加深動作記憶很有效果,同時也充分展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我們的備課中,教師在對學情進行分析時就要對自主學習時間上做相應的安排,在課的開始與基本部分中應安排有較多的時間給學生進行自主(分組)學習、自主探究與練習。我會在平時的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巡回觀察每個(組)學生在探究學習時的表現,去尋找學生身上的“亮點”,并對其進行及時的表揚和鼓勵。對于部分身體素質相對較弱的學生,也不能否定他們的成果,更不能讓他們失去信心。例如在跳高教學中,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一些技術動作上的問題要有針對性:為什么會臀會碰到桿?為什么起跳點不對?老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找出解決的辦法,告訴學生一遍不行做兩遍、兩遍不行做三遍,培養學生不放棄的意志品質,在不斷的激勵中一點點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以及學生相互之間進行評價,這樣可以讓學生既發現自己的優點,從而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又能了解自己的不足,以便進一步改進學習。
(二)創建良好的體育課堂氛圍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我們平時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師生民主、平等的關系是營造課堂氣氛積極、活躍、和諧的基礎,也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如今的新標準要求我們教師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學習新模式。因此教師需要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轉變以前的角色,由主講變為主導,讓學生多學多練,充分展現學生的本領,發揮自己的閃光點,真正成為課堂中的小主人。
例如,在前滾翻教學中,一是我們可以先出示知識卡片,引導學生做嘗試性練習,讓學生通過嘗試、實踐,自己得出怎樣才能滾翻圓滑,引發學生想到“團身緊”這個關鍵的動作要領。二是推優示范。讓學生來當“主人”,讓做動作漂亮的學生進行示范,分小組進行相互探討與練習。也可以讓好的學生帶領后進生進行指導與教學,學生教學生比教師教學生來得更直觀、更便捷,學生之間的“指教”也許對后進生的學習有更好的效果,進步也會很快。教師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巡回指導,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不是教與被教的關系,而是相互學習、相互探討的學者,與學生共同來完成每一堂課的教學工作。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學生能得到很好的鍛煉,老師們也可以從學生那里學到很多練習的方法。教師要盡可能為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善于捕捉學生在學習中的閃光點并予以表揚、予以鼓勵,讓學生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在體育比賽與展示中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學生就會更加愿意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
(三)形成以學生為主的全新體育課堂
體育課堂教學是學校體育中最為重要的,在新標準的指引下我們必須改變以往“教教教”的教學模式,要逐漸形成以學生為主的全新體育課堂,改變觀念,轉變角色,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新技能(投擲實心球)教學為例。組織學生觀看課的內容和談談認識并進行交流。先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觀看教學錄像,之后相互交流認識,相互探究,然后每一小組代表發言,將自己對動作要領的理解與想法展示給全班同學,讓大家相互學習。隨后進行討論對動作技術的看法,這樣不僅能讓學生之間很好地交流,還能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也可以探討本課的重點和難點,為以后實踐課打好理論基礎。
通過觀看教學錄像,學生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動作技術,接下來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嘗試性練習了,去體會動作的難易,這樣的練習模式能讓學生實現自我價值,使學生對動作技能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過嘗試練習學生已經形成不同的理解,這時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動作的歸納,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知識、技能的動作要領,總結自己嘗試練習后的不足,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學生基本掌握本課技術要領的基礎上,進行再練習、復習,鞏固與提高動作技術。
最后,小結本課內容。讓學生回顧本課動作要領,對易犯錯誤進行小結。這樣的課堂模式,完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自練能力,大大增加了學生表達與練習的時間,教師減輕了負擔的同時學生的學習效果明顯提高。
在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要轉化自身的角色,利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給學生充分探討與練習的時間,調動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實力與個性,從而真正成為體育課上的主人。
1.比賽法。教學比賽是體育課中最為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提高學生技能的好辦法。學生都有一顆好勝的心,在平時教學中把常規教育與比賽相結合,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快速整隊,先讓學生分散,教師倒數5、4、3、2、1,看看哪一組最快,進行記分獎勵。教師只要開始倒計時,學生就能夠在幾秒之內迅速整理好隊伍,這個方法在初中階段很有效果。
2.積極表揚與鼓勵。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對自己的認可,因此老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在練習時(尤其是難度較大的動作時)及時對學生進行表揚與鼓勵,一次次的練習中受到表揚的學生會做得更好,一次次的鼓勵中做得不夠好的學生會更加勇敢并堅持下去,從而發揚體育精神。
3.學生自主管理學習法。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把課堂的管理權交到學生手上。例如在廣播操、健身操教學上,我挑選班上學得比較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讓他們管理和幫助小組內的每一位同學。這樣的方式既培養了優秀學生的管理與表達能力,可以讓許多同學在上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鍛煉了自己,也能讓不同的學生發揮各自的長處。教師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學會自主管理,不僅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實現,而且為今后生活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兵幫兵”模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通過充分利用學生資源,即“兵幫兵”來解決這一問題,可以是一人幫一人,也可以一人幫多人,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掘優秀生的作用,讓他們不僅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爭取把他們培養成教師的小助手,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他們自身的優勢來幫助教師進行教學。例如在武術操的教學中,老師挑選出做得好的幾個學生,讓他們去指導較弱的同學,并進行小組間的比賽來增加動力。這樣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做教師的小助手,將不能關注到的學生,通過學生幫助學生、管理學生的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兵幫兵”這種方法來提升學生的榜樣力量,讓優秀的學生學習更加出色,同時也能使好的同學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這樣的練習與管理方法有的時候比教師一個人努力更能顯現效果。
我們體育教師要緊緊圍繞新課程,以“健康第一”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要在課堂中敢于改變與創新,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各個運動項目練習中更要突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及探究學習。能夠給學生創造自評與互評的機會,建立一種適合學生身心健康的課堂,讓學生不僅喜歡體育,還喜歡上體育課。
我們年輕一代要在新課標的伴隨下漸漸成長,轉變觀念、轉變教學模式,從而負擔起新一代的體育教學工作。在教學過程中,同學之間的互教互學,互相評價,同時在遇到問題時讓課堂變成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場所,并讓集體練習、小組合作練習、個人自主練習、師生相互學習成為我們體育課堂上閃閃發光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