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飄
摘要:現代學徒制教學是教育部2014年提出的一種新型人才培養方式,旨在深化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辦學機制。現代化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航空服務專業實踐教學中的引入,有助于優化航空服務專業育人體系,提升育人成效,實現育人目標。基于此,本文針對現代學徒制在高職航空服務專業實踐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展開探究,以期不斷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為我國高職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可靠借鑒。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高職;航空服務專業;實踐教學
一、強調幫帶傳導,展開深度校企合作
在現代學徒制下,校企合作的深度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不僅從形式上將校企雙方的資源進行了融合,而且從實踐中發揮了各自的優勢與特點。首先,現代學徒制提升了企業對學校教學的影響力,企業“師傅”可以通過合作參與,與學校教師共同推動教學內容的改革與升級,由教師規范課程建設的基本形式,由企業師傅審核其中內容的適用性與先進性,以此將最先進的理論、技能、案例等傳入學校內部。其次,在頂崗實習環節中,企業“師傅”則成為幫帶學生技能發展的核心力量。其一,“師傅”可以以自身的經驗與技能為導向,引導學生掌握實際工作中的技巧,能夠應對各種工作問題,完成上級安排的項目任務。其二,“師傅”可以通過自身的職業經歷,引導學生建立正確合理的發展規劃,能夠從適合的崗位開始,制定出短期與長期的發展目標,并根據目標不斷完善和提升自我。其三,企業“師傅”也可以作為學生的學習榜樣,從工作態度、技術能力、發展觀念、職業素養等方面學習發展,達成優秀員工的標準。
二、實施精細管理,合理規劃課程體系
在航空服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中,要發揮現代學徒制的精細化管理功能。首先,應建立以航空公司優秀員工為標準的課程標準,按照航空公司崗位中實際項目的工作流程規劃課程進度,以保證學生從實踐學習中能建立正確的工作思維。具體來說,要根據學生的入學時長進行優化設計,在第一學年,學生應以理論基礎學習為核心,但同時也需要具備跟隨教師完成項目模擬實訓的能力;第二學年,正式開啟學徒制學習,在校內開展兩個月的學習活動,通過實訓后轉入航空公司擔任學徒,具體需要根據航空公司的安排與規劃,設置多對一的師傅幫帶小組。第三學年則為現代學徒制的最后階段,學校先在校內完成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與學分考核,然后組織學分達標的學生統一進入航空公司,并由航空公司進行過程管理與成績考核,選擇其中能力達標的學生進行入職安排,從而實現學生從入學到就業的精細化安排。其次,在崗位實習準備階段,則要設置以實戰為核心的任務指導書,一方面要求學生必須從實踐中獲取完整、系統化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則要能夠細化到地勤服務、乘務工作、安全檢查等過程之中,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航空服務的崗位內容,建立更明確直接的學習目標。
三、完善管理結構,推進校企協同育人
在現代學徒制建設過程中,高校還應進一步完善教學管理與人才培養的體系結構,明確校企雙方的角色分工與責任擔當。首先,學校與合作的航空公司應建立現代學徒制落實領導小組,并針對航空服務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開展小組會議,以學校層面推動多專業共同發展的管理文件,由航空公司專家與航空服務專業教師共建師徒培訓模式,并通過反復推敲協定雙方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方式,確立協同育人的基本原則。其次,航空公司與學校應建立共同的現代學徒制培養目標,一方面要與學生及家長達成雙向協議,明確學徒制的基本開展方式與流程,普及其實施的價值與作用,讓學生了解自身崗位能力發展的途徑,并與家長認可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方案。另一方面,則要針對校內教師與校外師傅雙導師的協同配合建立管理機制,既要引導校內教師認識航空公司“師傅”的工作性質與基本環境,又要讓航空公司“師傅”了解校內教師的工作流程與核心內容,進而通過建立教師群組或平臺,進一步促進其交流與配合,針對學生的學習問題及時溝通并調整,形成“學徒——師傅——教師”三位一體的教育管理結構。此外,學校與航空公司之間還應加強聯系與對接,發揮企業的行業引導作用,針對航空服務崗位工作當前的發展趨勢以及變化狀況,對學校的實訓課程內容、實踐場地以及教師人員、模擬平臺等提出全面的建議與策略,同時完善校企雙方的管理辦法與文件,進行有效的資源對換途徑。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教育環境下,現代學徒制為高職人才培養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持,高校航空服務專業實踐教學應全面應用現代學徒制推動教學改革,既要深化校企合作,實施精細化管理,又要實施協同育人,實現招生招工一體化,從而為航空服務人才的培育營造更好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鄧嬋.現代學徒制背景下的OBE理念在實踐課程教學中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28):117-119.
[2]徐進,俞梁英.基于校企合作的現代學徒制實踐教學體系探索[J].江蘇科技信息,2020,37(25):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