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野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深入,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應得到進一步提升,教師要積極引入新的教學理念、授課方式,以此更好地提升學生參與到體育學習中的積極性,增強其對所學體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養其形成良好的體育精神、體育習慣,提升教學質量。鑒于此,本文將針對提升高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路徑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策略,僅供各位同仁參考。
關鍵詞:高中;體育;教育教學;有效性
一、高中體育教育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場地和設備不足
在當前的教育資源環境下,很多院校并未給體育教學提供充足的師資力量和設備,他們更傾向于將資源投注到文化課中,導致很多院校的體育場較小,體育設備數量不足,學生缺乏相應的運動條件,很多體育教育教學活動難以高效、順利開展。
(二)教師、學校重視不夠
很多高中的教師、領導并沒有對體育課提起應用的重視,甚至部分體育教師也未能對體育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有足夠重視,這就導致他們很少主動探尋更為優質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體育教學形式化嚴重,學生難以從課堂上學到相應體育知識,教學有效性不足。
(三)學生自身不重視體育
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著非常大的課業壓力,這就導致他們很少將時間花費在體育鍛煉上,未能認清體育教育對子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部分學生甚至會借故不上體育課,或者在體育課期間寫作業、刷習題。這種意識上的不重視導致很少有學生形成較高水平的體育素養,終身體育理念更沒有在他們的意識中形成。
二、提升高中體育教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一)學校方面
站在學校的角度分析,若想提升高中體育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必須要充分發揮學校的決策、協調作用。學校領導要從意識層面對體育教學提起應有重視,不能單純以升學率為主要的育人目標,應積極協調校內外的體育教育資源,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為體育教學有效性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在實踐中,學校可以定期舉辦一些運動會,這樣除了可以對外展示本校學生的精神風貌以及學校實力,還能促使學生形成更高水平的競爭意識,調劑他們枯燥、緊張的高中生活,突出校方對學生身體、體育教學的重視。另外,在舉辦運動會的過程中,以后利于學校吸收、調動社會資源,以此進一步優化本校的體育設施建設,為教師后續開展更為高效的體育教學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激發學生、教師的體育熱情。
(二)教師層面
體育教師是實施高中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引導者,因此,必須要充分認識到體育教學對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意義,明確身體是開展高效學習的基礎,并幫助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思維和習慣。我們要對體育大綱深入理解,做好相應的備課工作,還應主動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優化體育教學形式,善于借助信息技術、新媒體技術、微課等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體育知識內容,促使其體育知識理論、技能獲得更全面發展。另外,學校可將體育教學納入班主任的考核項目中,以此保證體育教師和班主任處在同一戰線,以此幫助各科教師轉變對體育學科的固有認知,形成多方教育合力,促進體育教學工作順利、高效開展。
在實施體育理論教學時,教師不妨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媒體視頻、圖片等形式輔助教學,幫助學生更為直觀地理解運動技巧、體育知識理論,降低學生的認知難度,這對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有重要作用。例如,我們可以利用微課,為不同體育運動項目制作講解視頻,通過慢放、暫停等操作,讓學生更為深入地理解相應體育運動的技巧,增加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深度。
此外,我們要善于利用小組合作方式教學,通過組織學生開展體育游戲、課堂競賽等方式,激發他們參與到體育課程的主動性,強化其對所學體育技巧的掌握和應用水平,為其形成體育知識體系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對教法、內容的改革,對提升體育教育教學有效性有極大助力作用。
(三)學生層面
學生應正確認識體育鍛煉和文化課學習的關系,明白良好身體素質對自身發展的意義。另外,學生應主動觀看各類體育賽事,比如奧運會、全運會等,以此逐漸養成良好的體育精神,形成較高水平的體育興趣。此外,學生還可積極參與體育主題演講活動、運動會,以此對體育教學產生更為深入認知,更主動地投身到體育學習、鍛煉中,讓體育運動成為自身高中學習生活的重要構成部分,這對體育教學有效性提升有重要促進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若想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我們首先要對體育教學中現存的教學場地和設備不足;教師、學校重視不夠;學生自身不重視體育等問題深入研究,而后可從學校層面、教師層面、學生層面等進行分析,以此促使高中體育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盧建璽,張軍,王學芳.提升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20(02):198+211.
[2]趙光熙.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有效性的教學模式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19(14):77-78.
[3]郭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23):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