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會娟
摘要: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簡稱“雙減”。所謂的雙減就是:減輕小學生作業負擔及校外培訓負擔?,F在絕大多數小學生都僅限于校內的教師教學,如何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減負不減質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具體闡述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如何打造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關鍵詞:雙減;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雙減”政策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舉措,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學校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小學生全面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對于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也是一個契機。因此,要想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必須使小學生回歸課堂,進而構建高效課堂。
一、合理設計英語預習任務
小學英語預習往往形式較為單一,對于單詞以及句型的讀音較為注重,這樣中規中矩的預習方式無法調動小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教師應根據本單元的英語要素,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與小學生的情況有機結合,設計英語預習任務。由于小學生的能力存在著差異性,預習任務可以進行分層設計,小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預習任務,為學習新知做準備。
例如,在講解“We love animals”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把“We love animals”的預習任務分為三個層次,進而對課文有一個整體感知:首先,整體誦讀“We love animals”這篇內容,將自己不會讀的單詞整理好。其次,當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感知后,認真分析“What’s this ?”“It’s a.....”的具體用法。最后,句型分析結束后,可以閱讀與本節課知識點相關的英語閱讀繪本,通過課外閱讀,可發揮小學生的想象了,進而感受生活中的美,同時小學生也可將繪本中句型以及單詞記下來。這樣的預習新知的方式,能極大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引發小學生對新知他們的預習興趣。
二、在教學中應用游戲化教學
目前,教育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正在逐漸順應小學生的發展規律與天性,使小學生能夠快樂學習。游戲化教學的目的是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生不再是單純的“聽眾”,而是知識的探索者或創造者。教師要在英語教學中設計相應的教學游戲,增進小學生的體驗,發展小學生的思維,培育小學生的情感,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英語素養,打造小學英語高效課堂。
例如,在講解“Weather”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英語教學中設計“我是小氣象員”的游戲。要求小學生應用剛剛所學的單詞或句型,來模擬天氣預報,這樣的教學設計在小學生看來是在玩,其實這個教學游戲的設計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相適應,是為了小學生掌握新知識而設計的。“雙減”提倡課堂教學高效,著重強調小學生回歸課堂,確保小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在設計各種教學游戲時,要考慮到這些游戲與活動帶來的效果。教師不能停留于表面的活動或游戲,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地讓小學生參與教學游戲,更應該關注這些活動和游戲實施后的效果。游戲化教學中提到的參與,其目的不僅僅只是為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讓小學生有所提升、有所收獲,真正地將教學目標落實到每個小學生的身上,提升英語教學的質量,進而構建英語高效課堂。
三、作業設計中不斷創新,拓展思維
傳統的英語作業有著大量重復性的讀、寫、背,因此,小學生會對英語作業產生一系列的負面情緒,甚至會影響良好的師生關系與親子關系的構建。教師要抓住小學生的興趣點,從英語作業的趣味性著手,嘗試設計有趣的作業,期待將小學生從“不想做作業”的漩渦中解放出來,進而重新把小學生拉回到英語學習的主體地位上。教師要使英語作業體現自主性、開放性、創新性、趣味性等,實現英語課堂的延續性,進而構建英語高效課堂。
例如,當講解完“Meet my family ”這一內容時,教師可圍繞著英語要素,筆者設計出以下的英語作業,要求小學生來設計一份英語海報來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請小學生用簡單的英語來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介紹的內容為:家庭成員的名字、性格、愛好等等。完成海報設計之后,小學生可用多媒體在課堂中展示,在將自己的海報打印出來,在班級的黑板報學習角一欄中進行展示。小學生們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公開展示,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有所增強。無論是什么類型的作業,都要有一定的反饋和評價,展示作業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既鼓勵了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又可以讓其他學生通過參觀同伴的優秀作品反思自己的作業并及時做出修改。
四、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從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作業出發,嘗試在每個環節中構建出一些切實可行、易于遷移的教學策略,以此來提升英語教學的質量與效率。使小學生成為英語學習的期待者、享受者,進而英語高效課堂也可得以構建。
參考文獻:
[1]周霞.論“雙減”政策背景下的學校教育教學改革[J].寧夏教育,2021(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