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蕾
摘要:在現階段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常常發現如下問題,一些學生并不懂得感恩,一些學生存在嚴重的自私心理,還有一些學生存在唯學習為第一要義的思維。針對這種狀況,小學班主任教師可開展具有綜合實踐性的活動,真正讓這些學生逐漸轉變原有的觀念,在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相應內容的思考,促進他們綜合實踐能力的提升以及他們正確價值觀的形成。
關鍵詞:小學班級;中年級;班級管理;綜合實踐;整合策略
教育部要求:在開展教育的過程中,教學者需將教育與生產實踐、社會實踐進行融合。為此,在小學班級的管理過程中,教師需重視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真正讓學生通過實踐和付出感受到“勞動創造美好未來”的深刻內涵,促進學生正確思維方式的形成,提升他們分析實踐問題,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將學生打造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一、現階段小學中年級管理管理新變化
(一)管理呈現復雜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小學生開始迷戀游戲、聊天,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過度沉迷網絡的問題。這也導致部分學生存在一定“虛無主義思想”,即往往在觀看網絡視頻,或是玩游戲的過程中尋找快樂。這也致使:學生并未真正從現實中尋找、創造快樂,從而對個人的心理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這是造成現階段班級管理呈現復雜化的主要原因。
(二)部分學生不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
在現階段的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發現部分學生將所有的重心放在學習上,并不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自理能力,即他們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父母。這從側面可以反映出現階段家庭教育以及學校教育存在的問題。為此,筆者注重從綜合實踐教學的角度探索解決此問題的新出路。
二、開展小學中年級班級管理和綜合實踐有效整合策略
(一)開展民主選舉活動,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在班次管理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并通過多種方式,組織學生參與相應的實踐中,使他們真正成為班級中的一員,發表個人的看法。與此同時,教師需要尊重學生的看法,并結合學生的看法設定相應的策略,真正讓學生感受到個人在班級中的主人翁地位,激發學生的班級事務參與性,獲得良好的班級管理效果。
在具體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可通過選評班委會成員的方式開展相應的班級管理,讓學生真正參與到班委會成員的選舉過程中發表個人對于班委會候選人的看法,使他們充分袒露個人的心聲,增強小學生的班級主人翁意識。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如下三點入手:第一點,公布班委會候選人。班主任可以對班委會成員進行初次選舉,即選舉出個人認為比較合適的班委會成員。第二點,班主任與班委會候選人溝通,了解學生的意愿。通過和學生的溝通,教師可結合班委會候選人的意愿,進行相應的班委會選舉。第三點,開展班委會競選。教師挑選出五位候選人,讓學生挑選出認可的三個候選人,并讓學生闡述想說的理由。通過開展這種民主性的班委會推選活動,教師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表達個人的心聲,并結合學生的心聲進行相應的班委會選舉,增強學生的班級主人翁地位,獲得良好的班級管理效果。
(二)定期開展組間競賽,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
在日常的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競賽的方式,組織學生之間進行相互交流、溝通,培養學生的助人為樂意識。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開展競賽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斗志,真正讓學生之間彼此合作,彼此配合,促進他們團隊意識的培養,提升整體的班級管理水平。
在具體的落實上,教師注重從如下幾點入手:第一,劃分小組。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與他們的狀態,進行相應的小組劃分,保證每一個小組中有成績優勢各異的學生,即為學生之間的合作創造條件。第二,制定合作規則。規則:假如小組中的平均成績達到80分以上,則教師會獎勵每一個小學生,相應的玩具或是手游。通過這種獎勵的方式,教師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的熱情,另一方面還能讓他們真正參與到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第三,展示成果。筆者介紹一位學生的學習感受。這位學生說:“我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小陳的幫助,他讓我真正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感受到了班級的溫暖。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會積極的幫助他人,真正發揮個人的力量,讓他人感受到班級的溫暖。”通過開展這種小組合作模式的實踐,教師讓學生轉變原有的學習觀念,真正從小組的角度入手進行相應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真正在本小組中幫助他人,增強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在開展實踐性活動的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需要打開思維,真正立足學生的生活,并結合他們狀況靈活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具體的實踐中去感悟,去思考,去感知,真正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使他們形成正確價值觀,推動班級管理走向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包巍.重視綜合實踐活動 提升學生綜合素養——運用綜合實踐活動提升小學班級管理水平[J].新課程(小學),2019(11):201.
[2]梁德權.試論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0(1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