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潞
摘要: 德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新課標下,發展優質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至關重要。在小學德育管理中,科學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得學生心理抗壓能力增強,同時也可以提升德育管理的效率。因此,教師應該立足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制定合理的管理模式,有效地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德育管理工作中,在提升德育管理效率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給學生應該一個健康成長的學習環境,最終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小學;德育管理
引言
對于當前小學德育管理而言,很大程度上會對于學生心理發展造成影響;對于當前教師來講,需要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實現學生的整體發展,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在小學德育管理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1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對于當前的學生來講,一些學生難以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有效控制,甚至部分學生由于心理異常,會與其他學生存在著差別,甚至會對他人產生敵視的心理。還有部分學生會采取不良行為將課堂秩序進行擾亂,直接影響到了課堂紀律,同時,這一部分學生的不良行為也會對于其他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造成阻礙和影響。對于當前的教師而言,為了能夠更好地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這就需要結合學生的精神特點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開展教育工作,要充分了解和關注學生的精神狀況,采取合理、科學的措施幫助學生疏導內在的不良情緒,促使學生可以不斷糾正和改進自身的行為。
1.2有助于預防惡性事件的發生
在當前,為了能夠切實保障德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于心理健康的學生而言,在學習或人際交往過程當中,其秉持的態度通常都是相對較為穩定以及積極向上的,然而,部分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在學習生活中難免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甚至會出現精神緊張等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教師能夠采取合理科學的措施,有效預防學生的心理問題或精神問題,一旦發現學生在心理方面存在問題后,要及時采取合理的科學措施進行應對,這樣才能夠避免學生產生過激行為,同時也防止在德育中出現惡性事件,切實保障學生實現健康穩定地成長。
2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學德育教育的措施
2.1合理選擇教材,設計教學內容
教科書和基于教材的教學內容在學生學習中起著重要作用,它是取得教學效果、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手段。大多數關于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的理論知識都是在教學材料中得以體現的,因此,合理地選擇適宜教學需求的教學材料,并根據教材設計良好的教學內容,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也是進一步整合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條件。教師必須將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給予學生有堅定意志作用的相關教育,從而讓他們在出現挫折的情況下,能夠以樂觀、堅強、積極的心理狀態,用堅韌不拔、頑強不屈的表現,來積極應對。這是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納入道德教育的目的,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應對和解決困難。
2.2結合德育教育開展心理教育
德育教育在德育管理中有著重要價值,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德育教學給學生滲透心理教育,通過兩者之間的協調補充讓學生從思想上和心理上都可以健康成長。例如,教師可以在班會上開展以“我愛我的德育”為主題的德育教育,讓學生明白德育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可以熱愛自己德育中的桌椅、綠植、同學、老師以及衛生用具,然后將心理教育穿插其中,在講到熱愛同學時,教師可以將嫉妒、怨恨這些心理教育因素穿插其中,讓學生了解到嫉妒、怨恨心理的存在會對學生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同時會給整個德育管理帶來怎樣的影響,讓學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認識到這些不良情緒的壞處,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認識,進一步強化德育管理。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最大優勢在于可以免除學生由于“心理問題”四個字產生的恐懼心理,不在讓學生聽到這四個字而發生畏懼,借助于德育教學學生可以更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這對于保障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將這兩者融合,在管理中潛移默化使得學生學到更多心理健康知識。
2.3建立心理健康小組
教師可以通過德育主要班干部組成心理健康小組,在日常的德育管理中,教師會發現一些學生的心理出現問題,但是如果通過教師的問詢,學生由于膽怯的心理往往不能很好地與教師交流。所以教師此時可以通過心理健康小組的輔導作用提升心理教育的滲透效果。這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在于教師可以將一些自己處理不好的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的融洽關系處理得更好,從而很好地將使得學生健康成長。此外,心理健康小組的作用還體現在人性化的方面,由于一些學生對成年的的心理畏懼程度較高,作為教師很難將學生內心組深處的情感挖掘出來,所以通過同齡人之間的交流可以很好讓教師了解到學生的心理想法,從而制定合理德育管理方法進行學生管理。
2.4打造獨特的德育文化
積極心理學表明環境對每個人的情緒和積極力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德育就是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因而德育文化的打造對德育管理尤其重要。德育文化主要分為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方面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共同打造教室,例如,黑板報內容的設計、讀書角的書籍等,讓學生擁有一個自己打造的溫馨教室;在精神文化方面,班主任可通過積極心理學營造積極德育文化環境。
2.4.1創立德育特有公約
建立積極的德育公約是一個優秀班集體必不可少的條件,德育公約所營造的優秀德育氛圍以及奮斗目標能夠約束學生的行為。公約由學生共同制定,這其實相當于德育內共同的承諾,讓學生能夠主動維護,從而加強德育文化建立[2]。值得注意的是,德育公約的內容應該積極向上,把“不能”變成“能”。積極的描述會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積極的心理暗示。
2.4.2開展主題班會
開展與心理教育及積極品質相關的班會也是營造德育文化的重要方式。班會的形式可以根據主題來定,可以是以分享為主的,也可以是以解決問題為主。不論班會的主題和形式如何,最重要的是帶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溝通及分享讓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凝聚德育力量。
2.5密切家校聯系,用家校聯合的方式推進全方位教育
家庭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影響到他們的個人價值觀和道德發展方向,也為他們的成長提供了最貼近的指導和榜樣。一方面,學校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家庭,與學生家庭建立聯系,及時與學生的父母進行溝通,使其注意兒童的道德和心理教育。另一方面,通過定期的兒童教育專題活動,家長可以獲得有關學生在校情況的信息。而且,為了確保家庭教育的效果,通過學校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系,教師能夠獲得學生的家庭表現信息,并更好地了解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德育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班主任不僅僅需要對于實際課程的內容進行合理講授,同時,還應當要引進更加先進以及科學的德育管理模式,切實保障德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實施。在實際德育管理過程當中,教師要明確工作重點,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合理科學地引導,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這樣才能夠提高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孫永青.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德育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13):121-122.
[2]林鳳妮.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德育管理中的運用探析[J].當代家庭教育,2020(12):31.
[3]高雪花.心理輔導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運用研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0(07):37.
龍巖蓮東小學 福建省龍巖市 3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