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韋杭 趙偉東
摘要:國際政治產生于國家交往過程中,其內容是繁雜多樣的,涉及經濟發展、政策制定、國家關系、戰爭本質等。馬克思基于歷史唯物主義對國際政治發展的客觀規律進行了揭示,認為工業革命是國際政治形成的重要推力,而資產階級作為工業革命的發起者,在追求更大利益的過程中使國際政治進一步復雜化。馬克思國際政治思想是提升無產階級知識水平以及豐富其斗爭策略的重要指導,而在新的時代,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斗爭仍在繼續,只不過斗爭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生力軍,要基于時代發展進一步理解和運用馬克思國際政治思想,進而為推動國際政治更好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馬克思國際政治思想;國際政治體系;啟示
引言
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思想研究是目前社會一個十分重大的課題,其國際政治思想屬于馬克思主義“三化”研究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馬克思主義進一步發展,實現國際關系研究都具有重要價值。因此,應在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思想概念及理論的基礎上進行研究,希望能對未來發展馬克思主義國際政治思想提供幫助。
1馬克思主義政治觀是一種全新的政治倫理觀
與人類社會以往一切政治思想理論和一切非馬克思主義不同,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觀最鮮明的政治立場,就是最直接、最大膽地宣稱自己的一切理論和奮斗要代表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要致力于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自從馬克思、恩格斯創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這個被稱為共產黨的社會組織就開始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和標志、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活動在人類社會的政治舞臺上。這位創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并為它奠定思想理論基礎的馬克思在他中學畢業的論文中,就表達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價值目標。他寫下了這樣一段感人至深、令人心潮澎湃的話:“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這就是馬克思創立共產主義理論、建立共產黨組織的初衷,就是共產黨人價值追求的靈魂:“造福人民,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馬克思把自己的理論稱為解放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科學,把自己創立的這一思想理論稱為科學社會主義,把自己預見的未來社會形態稱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
2新時代下馬克思國際政治思想的啟示分析
2.1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
我國的近代發展史是一段“屈辱史”。外國列強憑借他們的堅船利炮對我國大肆入侵,試圖將我國變成他們的殖民地。在民族危亡時刻,無數仁人志士開始了圖強救國歷程,最終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趕走了侵略者,消滅了在百姓頭上作威作福的軍閥,建立了新中國。救國之路曲折艱難,救國思想也是多種多樣,有曲線救國、變法救國等,但是這些思想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即對當時的政府存有幻想。根據馬克思國際政治思想,要想推翻剝削壓迫,必須經過暴力革命。中國共產黨清晰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堅定地與一切反動派斗爭到底。我國能夠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是共產黨正確領導的結果。新中國成立后,我國一邊夯實自身實力,一邊構建外交體系。改革開放政策為我國進入國際社會提供了支撐,也讓我國的經濟發展步入正軌,并在四十年后成為國際上不可忽視的經濟大國。在全球局勢愈加復雜的今天,我國仍舊要堅持獨立自主與對外開放的發展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在國際上占據重要地位,從而發揮大國應有作用。
2.2發展中國家堅持價值選擇
現階段,發展中國家堅持道路選擇中的社會主義方向。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發展道路的問題已經成為了發展中國家的主要問題,并成為了學術領域中的重要問題。在早期階段,我國進行學術研究時,多集中在國內發展方面,隨著研究不斷深化,將研究領域擴展至國際社會關系方面。此階段,通過對“現代化理論”以及“世界體系”等各項理論的研究,最終完成了對世界資本主義體系的批判研究。知名學者埃米爾阿明曾經提出,發展中國家亟待能夠解決自身畸形問題,并徹底擺脫發達國家控制,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充分考慮社會主義前景這樣的問題。美國學者沃勒斯坦則強調,發展中國家需要找到實現經濟發展的道路,快速有效擺脫邊緣化趨勢,并形成強有力的國家政權及制度。建立強大國家政權及政治制度屬于現階段十分重要的前提,其中關鍵的是能夠全面否定世界資本主義體系世界革命道路。其主要目標是能夠對資本主義世界價值體系進行扭轉,形成社會主義世界目標體系。結合先進國際社會發展現狀情況可知,世界上擁有大量發展中國家仍然生存在資本主義體系之中,這也意味著價值視角需要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之下。
2.3馬克思主義政治倫理思想是一種政治倫理實踐體系
馬克思、恩格斯反復強調,他們的理論始終堅持在改造舊世界的斗爭中不斷地去發現新世界,因而十分重視對客觀世界發展趨勢的認識、預測和把握,十分重視對現實世界的實踐改造,強調合乎規律和合乎目的地去創造未來。因此,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倫理思想更是一種實際運動和實踐體系。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都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并改變現存的事物。”“打破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社會主義是社會發展的一種實踐運動,是改造現實社會發展的一種實踐運動,“是那種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是無產階級“用實際手段來追求實際目的的最實際的運動”。
結語
馬克思國際政治思想深刻闡述了國際政治體系的形成過程以及諸多影響因素,明確指出資本主義生產與交往方式是形成國際社會的主要動因。資產階級剝削壓迫屬性決定了國際政治體系的不平等與不自由,想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要依靠無產階級的國際聯合,而后通過世界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馬克思國際政治思想帶來的啟示是深刻的,是我國制定發展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但我國對其并不能全盤接收,而是要結合時代發展要求做出辯證性判斷。
參考文獻
[1]徐德斌.馬克思國際政治思想及其當代啟示——基于對《共產黨宣言》的考察[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02):12-23.
[2]郭福燕.赫魯曉夫政治思想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9.
大連海洋大學 遼寧大連 116000;吉林建筑大學 吉林長春 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