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靖瑩
摘要:對于語言的發展來說,流行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流行語也能代表社會中一個時代的潮流風向,給語言世界帶來了新的活力,對于日本社會的發展來說,日語流行語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研究日語流行語的語言特征,對于日語的學習、應用以及加強對日本社會的了解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日語流行語;語言特征;探討
流行語是社會發展的反應體,在各個領域均會產生一些影響,流行語對當時的社會形態也有著一定反映作用,流行語的產生與當時社會事物的產生和變化有直接關聯,不同類型的流行語產生原因不同,其流行時間也不盡相同,基于此,下文將對日語流行語的產生以及特點進行敘述。
一、什么是流行語
在『日本國語大辭典』中,曾對流行語進行了明確表述,即“ある一時期に、多くの人 々の間で興味をもって盛んに使用される単語や句。はやりこと ば。流行言葉”。(在一段時間內,大量人群產生興趣并經常使用的單詞或者短語即為流行語、流行詞。)流行語是一個社會特定時期的產物,可以對特定時期的社會現象和現實情況進行反映。
二、日語流行語的產生途徑
首先,日語流行語產生的一個主要途徑是專業領域,這一領域產生的流行語多應用于一些夸獎別人的場合,或者在對其他人進行鼓勵時也多有應用,因此這類詞語在日本學生中比較流行,廣泛應用在校園環境中,例如「ブッチスル」、「茶髪」、「ネッチャン」等。其次,產生一些重大自然現象后也會出現一些流行語,例如在日本阪神地區一次重大地震災害后,社會中開始流行一句流行語即「頑張らなくてもいい」(不用過分努力)[1],這句流行語充分反映了當時人民對于重大自然災害無法應對的消極心理,再比如「地球に優しい」(善待地球)這一句流行語的產生,就是在日本人民發現自然環境過度惡化之后,為了保護大自然而形成的一句流行語。再次,一部分流行語也來自于方言,例如「おちょくる」這一句流行語,這句話來自于日本關西地區,是一種當地方言,其含義是嘲笑、戲弄等,另外,一些日本方言與普通話相結合的流行語的應用范圍也比較廣泛,例如「おもろかしい」這一句流行語就是日本普通話和關西地區的方言「おかしい」與「おもろい」相融合得出的語言[2],其含義是有趣、開心。最后,很多日本流行語還出自于宣傳媒體,例如「たのきんトリオ」這一句流行語就來自于日本某一電視節目中的演員簡稱,其具體含義用來表達極具魅力的男性。
三、日本流行語的產生條件
流行語的產生與時代的發展息息相關,通過流行語可以反映出當時社會的各方面發展情況,然而很多流行語的產生比較偶然,因此深究其產生原因是不夠科學的,下文將從社會角度和人類心理角度對日本流行語的產生條件進行分析。
(一)社會角度
流行語的產生于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發展有關,即流行語中可以反映社會熱門事件,例如在日本發生重大經濟波動事件時就會產生流行語,2015年電動馬桶蓋開始流行,有大批中國游客涌入日本搶購,這一事件也被日本媒體大量報道,進而也在當年產生了「爆買い」(瘋狂搶購、爆買)一詞[3],這一流行語還獲得了日本當年的流行語大獎冠軍。再比如日本2017年的流行詞「忖度」(揣度、揣測),這一句流行詞來自于當時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有關的“森友學園”事件,反映出了當時日本社會暴露出的政治問題。
(二)人類心理
人類社會中具有一定的羊群效應,因此導致人們會對其他人的言行產生同步心理,即依據詞語或者句子廣為流傳,人民群眾接受度比較高,就會導致不論人們是否喜歡這句詞語,都會因為其他人的言行而頻繁接觸到,再加上日本人具有非常強烈的集體意識,就會導致日本人必須與其他人保持一致的言行,緊跟潮流,把握住當下的流行詞,會給日本人帶來一種順應時代發展、沒有被社會落下的安全感[4]。這種盲從的態度不僅展示了日本人的生活態度,也進一步促進了日本流行語的發展。
四、日本流行語的特征和影響
從上文中提到的日本流行語案例中可以發現,日本流行語能夠充分反映日本社會某一時期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另外,只有在人民中得到廣泛傳播的詞語才能被叫做流行語,因此日本流行語必須具備一定的傳播性,同時,日本流行語需要是經過一定變化或者合成之后形成的詞語,這樣可以讓人民更簡單的進行理解,也有助于流行語的傳播。因此,可以總結出日本流行語的特點,即具備時代特征、廣泛性以及便于理解的特點。
日本流行語廣泛發展不僅對日本的年輕人造成了重要影響,對于日本社會的發展來說也產生了一定影響。近些年來,日本很多經濟、政治方面的話題討論度極高,也因此產生了大量的流行語[5],對日本社會持續造成著影響,除此之外,一些與藝術相關或者貼合日本人民生活的流行語也得到了日本社會和人民的關注。從日本近些年來的流行語內容來看,日本的經濟和政治發展情況并不理想,體現出了一定的不安定因素。
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社會進步必然會產生大量新事物,而流行語作為新事物的表達方式,也能深刻反映出日本社會的變化,因此對其進行研究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梓,劉海燕.生態翻譯學視域下的網絡流行語翻譯[J].新鄉學院學報,2019,36(2):3.
[2]范叢蕊.論日語流行語學習對當代大學生日語學習的促進作用[J].青春歲月,2020.
[3]米豆豆.網絡流行語影響下的大學生心理特征分析及引導[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9,39(1):3.
[4]高富屏.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看新流行語中的日源"中制外來詞"[J].新一代:理論版,2020(7):2.
[5]鄧秀梅,徐璐.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看日語流行語的類詞綴現象[J]. 2021(2013-2):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