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茂明 何淑敏 趙鵬飛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學特點及相關危險因素。方法:選擇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26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其臨床資料,歸納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學特點與危險因素。結果:33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率為26.19%,共計檢出41株病原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表明,年齡≥70歲、吸煙史、住院時間≥2周、合并慢阻肺、血紅蛋白<90 g/L均是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結論:老年患者發生肺部感染概率較高,多種因素影響肺部感發生過程,應在早期加強防控。
關鍵詞:肺部感染;老年;病原學特點;多因素分析
老年肺部感染是多種病原體共同作用下,造成老年人肺實質發生的炎癥反應,是造成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而診治情況得到國內外臨床醫學界的高度重視。老年人由于機體免疫力降低、各重要臟器、機體功能衰退,且可能合并多種基礎病,均可能影響肺部感染的臨床治療,影響其預后[1]。本研究分析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學特點及相關危險因素,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69例,女57例;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74.58±8.41)歲。納入標準:符合《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肺部感染相關診斷標準;年齡>60歲;入院前未感染,入院后48 h發生感染;患者認知、精神狀態正常,具備較好的溝通能力;患者自愿配合完成本研究。排除標準: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放療者、臨床資料不完整或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培養與藥敏試驗:采集痰液樣本,VITEK生物鑒定系統進行細菌培養,其中GN01、GP法分別進行革蘭陰、陽性菌的藥敏試驗。(2)采集患者空腹狀態下3 ml肘靜脈血,SysmexXN-1 000全自動血液分析儀檢測血紅蛋白。所有操作嚴格按照標準作業流程進行。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分析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單因素采用方差分析,Logistic回歸方程進行多因素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與構成比分析
33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感染率26.19%(33/126),共計檢出41株病原菌,其中革蘭氏陰性菌最多,占比75.61%(31/41),真菌、溶血葡萄球菌及其他菌群最少。見表1。
2.2 老年肺部感染單因素分析
本研究126例患者按照是否發生肺部感染將其分為未感染組85例,感染組41例,對其臨床資料開展單因素分析,感染組年齡≥70歲、吸煙史、住院時間≥2周、合并慢阻肺、侵入性操作、糖尿病、血紅蛋白<90 g/L患者占比高于非感染組(P<0.05)。見表2。
2.3 老年肺部感染多因素分析
經Logistic回歸分析,發現除侵入性操作、糖尿病之外,年齡≥70歲、吸煙史、住院時間≥2周、合并慢阻肺、血紅蛋白<90 g/L均是造成老年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3。
3討論
2011年有一項關于美國>65歲老年人調查報告顯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在全部死因占據第3位[3]。在歐洲,65歲以上老年發生感染后致死的病例約90%死因是肺部感染[4]。
老年肺部感染單因素分析表明,年齡≥70歲、有吸煙史、患糖尿病、住院時間≥2周、合并慢阻肺、侵入性操作、血紅蛋白<90 g/L的老年患者發生肺部感染概率相對較高。既往很多研究證實,長期吸煙史為肺部及呼吸道感染的常見危險因素之一,這可能是因為個體長時間吸煙會引起肺部通氣障礙,造成局部支氣管纖毛缺損及功能下降,進而增加氣管分泌物量,增加細菌感染發生風險。伴隨住院時間延長,發生醫院感染事件概率會增加。合并糖尿病患者因為機體血糖水平上升,對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的功能形成一定抑制作用,弱化了肺部對病原菌的清除能力[5]。另外,因糖尿病患者體內長時間存在糖代謝異常情況,可能會直接導致免疫系統功能降低,造成感染機率增加。呼吸機治療、靜脈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可能造成機體天然屏障破損,削弱身體的正常生理功能,為條件致病菌入侵創造良好條件。合并慢阻肺時導致患者的肺部換氣功能降低,并且會引起肺部產生炎癥反應。血紅蛋白下降預示著機體免疫力明顯降低,肺部感染風險相應增加,一些老年性疾病會對患者神經功能造成不同程度損傷,以致其食欲減退、消化能力降低,營養不良程度相應增加,增加肺部感染的發生、發展。
臨床針對健康狀況尚可并且確認未合并嚴重慢性疾病或不存在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推薦對其采用“階梯式”治療方案,即按照從低級至高級、從狹譜到廣譜的原則選擇使用抗生素。而針對嚴重或者高齡肺部感染者,一定要對其應用“降階梯式”治療方案,即開始治療時應用最佳廣譜抗生素,或者強且有力的聯合用藥方案,力求在短期內有效控制感染病情。
綜上所述,老年患者發生肺部感染概率較高,革蘭氏陰性菌是主要病原菌,年齡≥70歲、有吸煙史、患糖尿病、住院時間≥2周、合并慢阻肺、侵入性操作、血紅蛋白<90 g/L等因素是肺部感染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應在早期加強防控。一旦發生肺部感染,應科學進行抗菌治療,將肺部感染給患者帶來的損傷降到最低,改善預后。
參考文獻
[1]劉興波,孫高慧,段磊,等.老年腦梗死患者并發肺部感染病原學特點及治療措施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9):1319-1322.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3.20(2):11-15.
[3]Minino AM,MurPhy SL.Death in the United States,2010[J].NCHS Data Brief,2012,7(99):1-8.
[4]鄭明旭,王淑云,蔣云書,等.老年呼吸科住院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病原學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9,40(23):2864-2867.
[5]徐東霞,徐夏霞,奚瓊霄,等.老年腦卒中偏癱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學特點及相關因素[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20,21(3),258-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