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姝蓉
摘要:合理的提問可以喚醒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中學英語課堂上存在的提問問題,基于此,分析了課堂提問的五種策略,希望可以給一些教師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課堂提問;初中英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出臺,新的外語教育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認的是,許多的英語教師自己是接受應試教育長大的,他們的教學理念仍然帶有深刻的應試教育的烙印。基于此,我們不難發現,在中學英語課堂中,提問也就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事實上,合理的提問可以有效地喚醒和啟發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本文,筆者將根據自己的教學經歷,就如何有效的開展提問進行一些論述。
一、中學英語課堂中的提問所存在的問題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有真教育的課堂就是藝術性的課堂,藝術性的課堂就是智慧的提問的課堂。但是,在當前的中學英語教育中,許多的英語老師并關注提問。我國中學英語課堂中的提問主要的問題有:
1.教師的話語在一節課堂中的話語占比極高,而這些話語中,提問為主。
2.提問的問題大多是封閉性問題,而非開放性問題;多考查學生的機械記憶,而對理解應用的考察較少。
3.在提問問題后,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有時候過多,有時候又過少,很多時候甚至直接給出答案。
4.提問后給學生的反饋不足,大多數教師只會說“Good,well,excellent”這樣的話語,要么是直接改正學生的錯誤,缺乏情感支持。
5.在學生的回答中,好學生回答的頻率高,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問題的頻率低。
長此以往,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提高,創造能力也得不到發展,不能滿足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所要求的學生應具備的四個維度: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
二、中學英語課堂中的提問策略
(一)面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學生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該考慮全班學生整體的學習水平,根據不同的問題難度邀請不同水平的學生作答,兼顧到各個水平的學生,力爭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上來。讓優生拔高,獲取較高難度的知識;讓差生有一種成就感,獲得成績的提高與心理的滿足。同時,應該關注個別學生,了解其特殊性。
(二)趣味性與啟發性相結合
愛因斯坦曾經說到“愛為學問之始”。只有學生對我們的課堂表現出興趣,他們才有動機去參與到課堂,當他們的意愿與教師提出的啟發性問題相結合時,學生學習的質量會大大提升。因此,當我們提問題時,要注意趣味性與啟發性相結合。
(三)多種提問方式與提問策略相結合
提問的類型包括展示性問題與參考性問題;學生的回答方式包括集體回答,自主回答,自問自答,點名回答;教師的提問策略包括追問、探問、重復、簡化轉述、轉文他人;不同的提問方式要根據具體的問題來決定,多種提問方式相結合,豐富課堂提問形式。
(四)給學生留出合理的思考時間
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要給學生留出合理的思考時間,不可以給學生留出過多或過少的時間或者自己說出問題答案。過多的時間學生可能會分散注意力開小差,也會耽誤課堂進度;過少的時間可能會造成學生考慮不周,引起焦慮的情緒;也有很多時候是教師提問之后象征性地給學生留些時間,然后自己說出了問題的答案。在這些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不高,不會引起學生真正的思考,做到真正的學習。面對不同的問題,留出的思考時間也是不一樣的,簡單問題時間短,復雜問題時間長;封閉性問題時間短,開放性問題時間長;個人問題時間短,小組問題時間長。
(五)給學生積極有效的反饋,降低焦慮感
學生在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有的有些小錯誤,還有的可能回答的大方向就不正確。在這里,我們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糾錯。切不可學生一犯錯誤就改正他們的錯誤,這樣會挫傷他們的信心,使得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下降,甚至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只有在學生的錯誤影響了實際意義,有比較嚴重的語法錯誤的情況下我們才需要糾錯,而糾錯的方式也是需要注意的,既然學生感到不那么沒面子,又要讓他認識到這個錯誤,多鼓勵多支持多寬容。
三、結論與啟示
合理的課堂提問會激發學生的興趣,促進學習與習得。本文分析了我國初中英語課堂提問中存在的五個問題,基于此,提出了五條課堂提問策略。但是,由于本人的知識與經驗還存在著局限性,結論還可能不那么完善,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與學習。
參考文獻:
[1]呂炳君、何蘭芝.有效教學和諧課堂[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8.
[2]程曉堂.考試,不是新課程的天敵——關于英語新課程背景下教學與評價關系的思考[J].人民教育,2007(6):3.
[3]熊朝靜.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提問現狀調查研究——以河南省淮濱一中為例[D].河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