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和
摘要:高職院校是我國培養專業性人才的重要搖籃,在院校教學改革的情況下,社會各項建設發展都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轉變教學思路,并從教學管理方面著手,提高學校和人才的競爭力。工學結合模式現在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專業知識,還能夠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本文對高職教學管理與工學結合的現狀與對策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工學結合;教學管理;現狀;對策
工學結合是新時期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學采取的主要模式之一,高職教學與此結合,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并且讓學生能夠有更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積累,使其未來發展有更加堅實的基礎。不過,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國內部分高職院校在實踐中落實工學結合模式的時候都存在諸多問題,不僅很難把工學結合的模式發揮出來,還會阻礙人才的培養進度,不利于高職的教學管理。本文分別從現狀與對策兩部分進行分析,希望可以找出目前存在的問題,并尋求到最佳對策。
一、高職教學管理現狀分析
(一)尚未健全教學質量監管機制
采取工學結合的模式,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實踐方面的能力,促使學生能夠牢記知識。
而教學質量的高低需要學校有相應的質量監管機制,以能夠定期檢測學生學習成果,并明確教師教學中的實際情況。根據實際情況,總結出教學管理中的不足之處,及時采取措施給予解決。不過現階段,國內的部分高校雖然已經從框架上構建了工學結合模式,不過在教學質量監管機制完善方面還是很不理想的,這就造成教學效果的標準不一,無法正確區分教學狀況,對教學水平提升阻礙作用顯著。
(二)實訓基地建設缺乏全面性
現階段,國內部分高職院校并未和企業構建良好的合作關系。在設置人才培養目標的過
程中,教師更多是憑借主觀對專業領域了解來設定,這對于人才培養目標的完善是極為不利的,而且也未能更好的凸顯工學結合模式。除此之外,國內的部分高職院校在實訓基地建設方面也不夠全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校內實訓場地建設力度需要不斷增強,并且合理分配場地布置,讓學生有寬闊的場地實訓練習。部分高校因為自身條件的限制,甚至沒有實訓場地,直接掐斷了學生實踐的契機。
二、工學結合模式下高職教學管理的對策
(一)構建科學的教學質量監管機制
高校要了解學校實際的教學情況,且考察校外的實訓場地建設情況,借此構建科學的質量監管機制,對于教學效果與實訓效果采取定期監管的方式,便于發現實際教學或實訓中的問題,以便提出建議,借此提高工學結合模式的實際應用水平。例如,高校可以定期抽時間抽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訓成效,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小組以不同的主題開展項目,給予學生鼓勵,組織他們展開課題研究。通過分析研究過程和結果,教師也可以分析教學和實訓的效果。監管機制應該覆蓋教學管理的各個環節,使不同環節都能夠更加符合管理標準,提高教學成效,以此從整體上來衡量教學質量的高低。
(二)加大全面建設實訓基地的力度
實訓基地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在豐富理論知識的同時,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
具體來說,高校的教學管理可以從下列兩點著手:第一,高校需要與校外企業加強合作與交流,構建符合學校實際的校企結合管理模式,使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不斷提高實踐能力。另外,學校還可以和企業針對人才培養方向進行商討,轉變教學或管理模式,如可以采用現代學徒之模式。這種模式下,學生可以以就業為向導,學習到對未來崗位有實際作用的內容。以實際崗位技能需求為基礎,給學生傳授實踐經驗,真正做到校企一體化;第二,高校以學校的實際教學情況為基礎,創建校內的實訓基地。學生也可以按照不同專業特點,構建實訓基地,讓學生雖然無法走出校門實踐,卻可以在學校的實訓基地中驗證學習的理論知識,為后續的教育教學管理奠定扎實的基礎。構建學校實訓基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職場仿真能力作為導向,促使實訓基地構建能夠更加全面和合理,就此制定出科學的管理模式。
三、結語
總而言之,工學結合的模式和高職教學管理進行融合,不但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質量得到提高,而且也可以使學校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所以,日常教學管理期間,各個院校和廣大教師要對工學結合模式有深刻的認識,引導學生投入到實踐活動中。與此同時,學校和相關人員也需要不斷優化應用成果,發揮出各個院校的特點,對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整合,使其能夠更加適應社會變化,借此提高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娟,羅鳳姿.基于工學結合教育模式的高職教學管理現狀調查與分析——以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37(1):167-168.
[2]俞潔華,王波.基于工學結合背景下的“成長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的策略研究[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35(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