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曉輝
慢性腎功能不全是指腎臟疾病長時間未得到有效治療而出現的疾病轉化,患者身體機能持續下降,合并諸多并發癥,免疫力下降,感染幾率增加,病情嚴重者甚至可導致死亡。既往常通過飲食、腸道透析方法治療,效果不佳[1]。目前,針對該病治療只能依靠藥物緩解方法[2]。本文主要探討前列地爾注射液聯合尿毒清顆粒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療效果,現做如下報告。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2 月~2018 年2 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94 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7 例。對照組,男25 例,女22 例;年齡43~75 歲,平均年齡(57.67±15.88)歲;病程6 個月~10 年,平均病程(6.10±1.95)年;疾病種類:22 例腎小球腎炎、12 例糖尿病腎病、6 例高血壓腎損害、2 例缺血性腎病、2 例慢性間質性腎炎、2 例梗阻性腎病、1 例成人多囊腎病。觀察組,男29 例,女18 例;年齡41~76 歲,平均年齡(58.49±16.03)歲;病程7個月~10年,平均病程(6.12±1.97)年;疾病種類:18 例腎小球腎炎、16 例糖尿病腎病、8 例高血壓腎損害、2 例缺血性腎病、1 例慢性間質性腎炎、1 例梗阻性腎病、1 例成人多囊腎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指導患者健康飲食,以低蛋白、低糖、易消化食物為主,維持機體水電解質以及酸堿平衡。對照組采用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將2 ml 前列地爾注射液(本溪恒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175)與10 ml 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相混合,靜脈推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尿毒清顆粒[康臣藥業(內蒙古)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Z20073256]治療,1 袋/次,3 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28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依據《慢性腎臟病診治指南》評估疾病治療效果,顯效:治療后患者腎功能衰竭、白細胞異常、口腔氨臭味、貧血等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BUN、Scr 下降幅度>30%,Ccr 增加幅度>30%,尿蛋白排出率下降幅度>2/3;有效:治療后患者腎功能衰竭、白細胞異常、口腔氨臭味、貧血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BUN、SCr 下降幅度20%~30%,Ccr增加幅度20%~30%,尿蛋白排出率下降幅度1/3~2/3;無效:治療后患者各項癥狀與體征均未發生明顯改善,甚至惡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3.2 對比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 包括Scr、Ccr、BUN、β2-MG、24 h 尿蛋白定量。所有患者均于清晨抽取5 ml 空腹靜脈血,置入抗凝管,送至檢驗科,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以及配套裝置檢測Scr、Ccr、BUN以及β2-MG 水平;使用防腐劑桶收集患者24 h 內尿液,送至檢驗科檢測24 h 尿蛋白定量。
1.3.3 對比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 包括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
1.3.4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胃腸道反應、頭暈頭疼、注射部位紅腫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n(%)]
2.2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Scr、Ccr、BUN、β2-MG、24 h 尿蛋白定量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Scr、BUN、β2-MG、24 h 尿蛋白定量低于對照組,Ccr 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腎功能指標對比()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3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對比 觀察組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纖維蛋白原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對比()

表3 兩組患者凝血功能指標對比()
注:兩組對比,P>0.05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慢性腎功能不全致病原因復雜,炎癥、糖尿病、血管病變、遺傳因素等均可誘發腎功能不全,可影響到全身多個器官與系統,但在80%腎功能喪失前,大部分患者生化反應變化小或無任何癥狀,當患者察覺入院治療時病情多已進入慢性腎功能衰竭階段[3]。因此,盡早予以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有效干預措施可延緩患者疾病進展,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質量。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慢性腎功能不全患病人數逐年上升,發病率高達10%,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以及日常生活與工作,增加了患者家屬以及社會的經濟負擔,引起越來越多學者的廣泛關注[4,5]。目前,臨床對慢性腎功能不全主要采用藥物方式治療。前列地爾作為一種慢性腎功能不全的常用治療藥物,可對腎小球出入球小動脈進行擴張,抑制血小板凝聚,阻滯腎血管活動,進而緩解腎臟高凝以及缺血狀態;同時還可抑制免疫復合物分泌、炎癥因子浸潤等進程,通過降低細胞因子活性改善腎臟炎癥反應,維護腎循環正常運行,保護腎功能[6-8]。在中醫學中,將慢性腎功能不全歸于“溺毒”、“水腫”、“虛勞”范疇,堅持活血解毒、健脾利濕治療原則。尿毒清顆粒作為一種排毒性的復方中藥注射制劑,逐漸在各大醫院中普及起來,主要由白芍、丹參、桑白皮、大黃、黃芪、白術、苦參、紅花等藥物組成,其中白芍具有平抑肝陽功效;白術具有燥濕利水、健脾益氣功效;苦參具有清熱燥濕功效;丹參、紅花具有活血化瘀功效;桑白皮具有利水消腫功效;黃芪具有脫毒排膿、補脾益氣、滋陰補氣功效;大黃具有清熱瀉火、降逆泄濁、通腑利濕功效,以上藥物合用共奏益氣活血、通腑利濕之效。尿毒清顆粒通過口服進入機體后,丹參與紅花能改善血液高凝狀態與腎臟微循環,增加腎臟血流量;黃芪可增強造血功能,加大腎臟血流量,提高蛋白質水平,充分排出體內毒素,增強自身免疫功能;大黃可促進含氮代謝物跟隨大便排出,同時抑制蛋白質分解,促使尿素氮重利用,有效降低血液中Scr、BUN 水平,清除氧自由基[9,10]。本文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觀察組Scr、BUN、β2-MG、24 h 尿蛋白定量低于對照組,Ccr 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提示聯合前列地爾注射液、尿毒清顆粒可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病癥,改善腎功能。經藥理學研究證明,尿毒清顆粒主要是通過降低患者Scr、BUN 水平,清除氧自由基實現改善腎功能的治療目的,延緩腎間質纖維化以及腎小球硬化的發生、發展。同時兩種藥物聯用可發揮藥物協同作用,加強藥效,提高治療效果,優于單獨用藥。劉傳芝等[6]學者選擇34 例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17 例,采用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與實驗組(17 例,采用前列地爾注射液聯合尿毒清顆粒治療),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6.47%高于對照組的52.9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cr、Scr、BUN 均較治療前改善,且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本文結果相符。本研究發現,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聯合用藥不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在用藥安全方面得到保證。
綜上所述,采用前列地爾注射液聯合尿毒清顆粒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對于改善患者病情具有積極意義,效果良好,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