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萍萍 李麗麗
冠心病為中老年人群高發的一種心臟疾病,冠心病是患者脂質代謝異常,血脂沉著于冠狀動脈,出現白色斑塊,導致冠狀動脈狹窄,血流異常,使心臟供血不足,長期供血不足使心臟功能發生障礙,出現器質性變化,心肌缺血、缺氧,也被稱為缺血性心力衰竭疾病[1]。治療采取硝酸脂類制劑、纖溶藥物及抗血栓藥物等[2]。冠心病最常出現的一種并發癥為快速心律失常,會使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并會增加腦卒中的發生風險,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因此應用及時有效的藥物控制心律失常是治療此病的關鍵[3]。臨床常用治療快速心律失常的藥物為普羅帕酮,但應用過程中效果不理想。胺碘酮是治療快速心律失常的廣譜藥物,胺碘酮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降低患者死亡率[4]。為探討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療效,選取本院急診收治的82 例患者進行研究,現對研究結果進行總結。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急診內科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82 例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無竇房阻滯、無預激綜合征、無甲狀腺功能亢進及功能減退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每組41 例。常規組中男24 例,女17 例;年齡45~77 歲,平均年齡(61.01±7.20)歲。觀察組中男24 例,女17 例;年齡43~80 歲,平均年齡(60.72±7.50)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常規組 應用常規治療。鹽酸普羅帕酮注射液70 mg+5%葡萄糖注射液20 ml 靜脈注射,注射宜慢,時間>5 min,必要時20 min 后重復注射1 次,起效后改為0.5~1.0 mg/min 靜脈滴注或口服2 次/d,200 mg/次。注意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心電圖、血氧等指標。
1.2.2 觀察組 應用胺碘酮治療。胺碘酮初始劑量150 mg+5%葡萄糖注射液20 ml 靜脈注射,10 min 注射完畢,而后1 mg/min 靜脈滴注,持續6 h,可根據病情調整劑量,如心率不能有效控制,每15 分鐘加用胺碘酮150 mg,總用藥量≤2000 mg/d,注意監測生命體征、心電圖、血氧等。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24 h 后,患者癥狀、體征明顯好轉,無早搏或早搏<10 次/h;有效:治療24 h 后患者癥狀、體征明顯好轉,心率70~90 次/min;無效:治療24 h后,患者癥狀及體征未見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不良反應主要有低血壓、頭痛、靜脈炎、惡心嘔吐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1%,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0.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出現頭痛2 例,惡心嘔吐1 例,低血壓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8%;常規組患者出現頭痛2 例,惡心嘔吐2 例,低血壓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2.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冠心病患者存在左室前后負荷過重,使機體各器官血流灌注不足,導致合并心律失常,隨疾病加重,會出現心肺功能受影響,呼吸受阻[5,6]。冠心病患者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等,嚴重者會出現心悸癥狀。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現心律失常,單純性心律失常患者在疾病發作后采取合理的治療措施既能糾正,又不會產生嚴重的不良后果。如果冠心病患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常會出現難以預測的后果,往往短時間內病情急驟惡化,甚至會出現心源性猝死[7,8]。因此,急診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應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及合理用藥,保障患者安全[9,10]。常規藥物普羅帕酮等可以暫時減緩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患者房顫心室率,但對患者病情不能起到根治作用。胺碘酮是多通道阻滯劑,能抑制鉀、鈉、鈣等離子的活性,延長動作電位的絕對不應期,阻止鈣內流,可有效降低心率及患者外周阻血管阻力,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供血,從而改善心臟功能,改善心力衰竭癥狀,是治療冠心病理想藥物[11,12]。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具有較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臨床應用中胺碘酮有頭痛、低血壓、靜脈炎、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原因為胺碘酮對心臟鉀、鈉及鈣離子通道產生抑制作用,減少了浦肯野纖維,胺碘酮對竇房結的自率性及傳導性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復極過程,延長患者動作電位導致不良反應發生。此次對82 例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進行研究發現,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1%,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0.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均經處理后好轉,說明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明顯,安全有效。
綜上所述,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建議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