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林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科常見病。各種病原體可導致急性喉部、鼻腔和咽部感染。大多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包括腺病毒、流感病毒、上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易合并支氣管炎。患兒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保證其健康。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臨床表現為發熱、流鼻涕、鼻塞、腹瀉、乏力、咳嗽等[1]。大多數兒童都有咽部充血的癥狀,這影響了正常飲食,不利于健康成長。上呼吸道感染是兒童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多由單純病毒感染引起,常見的臨床癥狀有流鼻涕、鼻塞、干咳、發熱等,利巴韋林經常用于治療這種疾病,但治療的總體效果并不令人滿意。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一些新藥逐漸應用于臨床,而且效果也非常明顯[2,3]。喜炎平注射液的主要成分為穿心蓮內酯,具有顯著的止咳、止瀉、清熱解毒作用。本研究入組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70 例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隨機分組,常規組給予利巴韋林治療,研究組給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療。比較兩組退熱時間,流涕咳嗽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治療前后患兒血清炎癥因子指標降鈣素原、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免疫功能指標,治療效果、副作用,探索了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治療中喜炎平的應用療效。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取本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70 例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隨機分為常規組與研究組,各35 例。常規組男女比例為21∶14;病程4~12 d,平均病程(8.14±2.12)d;年齡3~14 歲,平均年齡(7.20±2.27)歲。研究組男女比例為22∶13;病程4~13 d,平均病程(8.35±2.02)d;年齡3~14 歲,平均年齡(7.25±2.28)歲。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給予常規組患兒利巴韋林注射液9 mg/(kg·d),混合200 ml 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3~5 d。給予研究組患兒喜炎平注射液6 mg/(kg·d),混合200 ml 葡萄糖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3~5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退熱時間、流涕咳嗽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指標(降鈣素原、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及免疫功能指標(IgG、IgA),治療效果,副作用發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發熱在3~5 d 內消失,再上升,流鼻涕、咳嗽等癥狀消失;有效:3~5 d 內體溫下降或恢復正常,流鼻涕、咳嗽等癥狀明顯減輕;無效:2~3 d 內體溫無下降或上升,其他癥狀未見明顯緩解。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退熱時間、流涕咳嗽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比較 研究組退熱時間、流涕咳嗽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分別為(1.21±0.12)、(3.21±0.21)、(5.24±1.21)d,均 短于常規組的(2.58±1.21)、(4.26±1.21)、(6.25±2.18)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666、5.058、2.397,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指標及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降鈣素原、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IgG、IgA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降鈣素原、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 均低于常規組,IgG、IgA 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指標及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炎癥因子指標及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常規組同期比較,aP<0.05
2.3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顯效20 例,有效13 例,無效2 例,總有效率為94.29%;常規組治療顯效13 例,有效12 例,無效10 例,總有效率為71.43%;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49,P<0.05)。
2.4 兩組副作用發生情況比較 兩組均發生1 例惡心,副作用發生率均為2.86%。兩組副作用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上呼吸道感染會對肺組織造成進一步損害,導致肺泡塌陷,加重低氧血癥,增加治療難度。研究表明,上呼吸道感染時兒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質分泌增加,不僅會引起肺小動脈收縮和肺動脈高壓,還會影響人體血液循環,導致多器官損傷,其中以心臟損傷最為常見,危及兒童的生命和健康。以往臨床針對上呼吸道感染采用吸氧、鎮靜、抗感染、鎮咳、平喘等常規治療方法,但效果不理想[5,6]。喜炎平注射液是由穿心蓮內酯磺酸鹽組成的水溶性穿心蓮內酯溶液,具有抗炎、抑制促炎因子釋放、止咳、增強免疫力等藥理作用,能有效抑制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常見病毒[7,8]。此外,該藥對傷寒桿菌、志賀氏菌痢疾、變形桿菌、上呼吸道感染雙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革蘭陽性菌有明顯的抗菌抑菌作用,并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吞噬細胞吞噬細菌、病毒等病原體的能力,提高細胞免疫力。與利巴韋林等常用抗生素相比,喜炎平還具有解熱作用,能有效擴張氣管和支氣管平滑肌,緩解或解除平滑肌痙攣,止咳祛痰,增強免疫力[9,10]。該藥廣泛應用于兒科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治療,能有效治療由呼吸道感染的急、慢性支氣管炎。喜炎平有顯著的抗炎解熱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在上呼吸道感染、甲型H1N1 流感(甲流)、手足口病等兒科常見病的臨床應用中廣受好評。兒童一般可耐受,無需特殊處理即可解除或消失,非常適合免疫力相對較低的兒童[11]。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退熱時間、流涕咳嗽消失時間、平均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降鈣素原、腫瘤壞死因子-α、白細胞介素-6 均低于常規組,IgG、IgA 均高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94.29%(33/35)高于常規組的71.43%(25/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副作用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喜炎平注射液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確切,可促進患兒免疫功能改善,加速癥狀好轉,并控制肺部炎癥水平,縮短治療時間,且藥物安全性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