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化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公共圖書館作為信息服務、知識服務的社會主體之一,其重要社會職能——閱讀服務也經歷著從內容到形式的深刻變革與發展。該文從信息化時代和信息化社會的內涵與特點出發,剖析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現狀及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基于信息化時代特點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的變革方向與內容,即未來服務方式的智能化、服務內容的數字化、服務范圍的全球化,以及服務模式的個性化等。
關鍵詞:信息化 公共圖書館 閱讀服務 發展方向 變革
中圖分類號:G25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0(c)-0000-00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y Reading Service
in the InformatizationEra
HONG ?Mu
(Jilin Province Library,Changchun, Jilin Province, 130000 China)
Abstract: Toda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society, public library, as one of the social subjects of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knowledge service, its important social function -- reading service is also experiencing profound change and development from content to form.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informatization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main problems of public library reading service, explores the direction and content of public library reading servic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zation age reform, that is, the intellectualization of future service mode, the digitization of service content, the globalization of service scope, and the personalization of service mode.
Key Words:Informatization;Public library;Reading service;Development direction;Reform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技術不再僅僅是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發動機,而是早已獲得了加速各行業快速發展的引領地位。當今全球正在開展的信息和信息技術革命,其引起的每一次技術進步和創新都日益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在引領社會變革方向的同時,對人類生活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響,現代社會正快步跨入信息化時代。
信息化是這個新技術時代的重要特征,它是建立在計算機技術、數字化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等先進技術基礎上產生的。信息化社會影響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作為文獻信息資源的保障和服務中心的公共圖書館在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其核心業務從文獻存儲、信息文獻加工到閱讀服務、信息與知識服務無不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1信息化時代信息社會的內涵
信息社會是信息的搜集、處理、流通、控制和利用高度發達的社會。信息社會的到來是由信息革命所引起的,推動信息革命的主要因素是計算機、微電子和通信技術。在信息社會中,信息和知識是比物質和能源更為重要的資源,以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為目的的信息經濟活動迅速擴大,逐漸成為國民經濟活動的主要內容,并對工業和農業乃至整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1]。
2信息化時代的特點與特性
2.1信息化時代的特點
信息化時代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智能化。知識的生產成為主要的生產形式,知識成了創造財富的主要資源。這種資源可以共享,可以倍增,也可以“無限制的”創造。二是電子化。光電和網絡代替工業時代的機械化生產,人類創造財富的方式不再是工廠化的機器作業。有人稱之為“柔性生產”。三是全球化。信息技術正在取消時間和距離的概念,信息技術及發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四是非群體化。在信息時代,信息和信息交換遍及各個地方,人們的活動更加個性化。信息交換除了社會之間、群體之間進行外,個人之間的信息交換日益增加,以至將成為主流。
2.2信息化時代的特性
信息化時代的特性主要包括:一是綜合性。信息化在技術層面上指的是多種技術綜合的產物。它整合了半導體技術、信息傳輸技術、多媒體技術、數據庫技術和數據壓縮技術等;在更高的層次上它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領域的整合。二是競爭性。信息化與工業化的進程有不同的突出特點,信息化是通過市場和競爭推動的。政府引導、企業投資、市場競爭是信息化發展的基本路徑。三是滲透性。信息化使社會各個領域發生全面而深刻的變革,它同時深刻影響著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牽引力。信息化使經濟和文化的相互交流與滲透日益廣泛和加強。四是開放性。創新是高新技術產業的靈魂,是企業競爭取勝的法寶。開放不僅是指社會開放,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開放。開放是創新的心靈開放,開放是創新的源泉[2]。
3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現狀
公共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圖書館其作用體現在為個人提供獲得廣泛多樣的知識、思想和見解的途徑,為社會的發展和維護擔起重要的作用[3]。因此,公共圖書館依托信息技術資源與平臺,用新技術來不斷強化服務能力,進一步拓展和延伸自己的服務,為滿足讀者多元需求提供更加實時、準確、全面、優質的閱讀和信息服務。
3.1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的特點與內容
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的公共圖書館,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正能量具有不可替代的社會職能與責任。作為其主要社會職能的閱讀服務,更是要秉持傳播和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采集、開發優質的文化資源與閱讀資源,不斷運用最新的科學技術,探索新的閱讀模式,在保障人民群眾基本公共文化權利的同時,發揮其獨特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
3.2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存在的問題
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公共圖書館推進閱讀服務的相關政策需要及時出臺。全民閱讀推廣相關政策是促進公共圖書館面向民眾提供更為有效、多元的閱讀服務最重要的機制保障。在當前我國大力推進全民閱讀事業快速發展的新紀元,各級公共圖書館應積極深入解讀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政策,實現政策與技術雙重驅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不斷探索閱讀服務新的內容與新的閱讀場景,在與讀者互動方面積極作為。
二是公共圖書館對閱讀價值的挖掘有待加深。閱讀的價值絕早已超越書本所涵蓋的信息和知識,閱讀過程不僅僅帶來知識增值的效應,同時也會產生積極的內容分享所激發的情感升華。因此,公共圖書館在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在為讀者提供閱讀服務的過程中不能僅僅滿足于圖書借還需求,還應著力創造閱讀價值,探索為讀者提供更有體驗感和參與感,更有獲得感的深層閱讀服務。
三是公共圖書館在激發讀者閱讀熱情、吸引讀者走進圖書館的力度不夠。閱讀已不僅僅是獲取知識的一種方式,而是公共圖書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需要的一種有段。公共圖書館是推進全民閱讀的重要主體,因此需要加大對民眾走進圖書館的吸引力,創新方式方法,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不斷激發民眾閱讀熱情[4]。
4基于信息化時代特點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的變革
在信息化時代,新技術的不斷更新將成為常態。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5G技術、大數據分析、云計算、虛擬現實技術(AR/VR)等引領與作用下,公共圖書館服務民眾的閱讀服務也將發生巨大而重要的變化,新興的技術不斷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閱讀習慣,閱讀習慣與閱讀方式的改變也必然促使公共圖書館在閱讀服務模式和服務方法及流程方面進行轉型和升級,從而進入智能閱讀的新時代。
4.1智能化——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的未來方向
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的未來方向是智能化發展,實現智能化閱讀服務。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智慧圖書館空間建設、智慧服務等在公共圖書館不斷實踐,未來,人工智能與閱讀服務的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將成為常態,促進著圖書館閱讀服務實現質的飛躍[5]。
技術的不斷創新與發展使“智慧書房”成為公共圖書館滿足讀者閱讀需求的新空間和新工具,它不僅僅是一種閱讀管理工具,還可以推動閱讀與社交融合,成為讀者互相溝通交流的紐帶,實現空間共享,也可以共同創建虛擬閱讀空間或閱讀社區,為有共同興趣愛好的讀者提供交流平臺。在這里,讀者可以發表對他們關注的某一本書或某一類書的書評,分享閱讀體驗等,圖書館員也可以適時參與,推薦新書,為讀者答疑解惑等。
4.2電子化——公共圖書館數字化閱讀服務
隨著公共圖書館資源數字化進程的不斷加深,數字化閱讀服務成為閱讀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運用技術創新不斷推動全民閱讀事業,數字化閱讀推動著圖書館閱讀服務的智能化發展。在當今數字閱讀時代,公共圖書館不斷采用新興技術,利用移動平臺、智能模式為讀者提供數字化閱讀服務,尤其是在推動全民閱讀事業方面,將發揮重要的主體驅動作用。
4.3全球化——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泛在化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全球化服務日益成為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泛在化的具體體現[6],并不斷推動著圖書館閱讀服務的諸多創新。隨著國家相關政策的出臺,圖書館閱讀服務全球化特點更為突顯,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發展,也為圖書館閱讀服務全球化提供重要技術保障[7]。在此基礎上,公共圖書館的閱讀服務將靈活多變的線上服務與注重體驗的線下閱讀服務相結合,實現優勢互補和資源與服務上的連接,讓讀者不受時空限制地獲得圖書館的閱讀服務,在圖書館服務方式的變革中提高圖書館閱讀服務的效能。
4.4個性化——公共圖書館精準閱讀服務
在全民閱讀不斷向縱深發展的今天,公共圖書館更多地致力于將優質內容作為核心或關鍵點為讀者提供更為專深、多元,符合讀者個性化需求的閱讀產品,也是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的重要目標之一。公共圖書館精準閱讀推送服務是與用戶緊密聯系的個性化服務,它運用最新的信息技術,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實現為讀者提供精準、細分的服務[8]。
公共圖書館將根據用戶畫像、深度分析閱讀數據,為每一個讀者有針對性地定制個性化閱讀服務內容,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能推送讀者所需的閱讀資源與閱讀服務。同時,利用用戶對服務的反饋,圖書館將優化、校準個性化服務的精度,不斷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未來,公共圖書館將以精準的閱讀服務實現讀者個性化閱讀需求的滿足,提升用戶的服務體驗和圖書館的吸引力。
5結語
信息時代的根本特征,是實現個體選擇的豐富化,以及個體與環境適配性。在信息時代里,人工智能、大數據、數字化等技術發展將使人獲得最大解放。這些不斷發展的新技術將為人們打造集多種新興技術于一體的智慧閱讀服務平臺,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著全民閱讀推廣與服務模式的深入與創新。在當今沉浸式、場景化閱讀的新趨勢里,公共圖書館將為滿足讀者豐富的個性化閱讀需求而繼續努力。同時,隨著用戶畫像數據庫的建設及人工智能算法的不斷改進,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閱讀服務將日益向著數字化和智慧化轉型和發展。未來,公共圖書館作為服務民眾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信息化時代的技術發展將為其閱讀服務實現技術賦能,使其實現公益服務效能的最大化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 劉澤寧.基于智慧技術的公共圖書館社會化閱讀服務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理工大學,2021.
[2] 馬萍.淺析信息化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管理[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9(3):127-128,142.
[3] 張婉瑩.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服務精準供給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20.
[4] 李楊.社會力量參與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的案例分析及啟示——以合肥市三孝口書店為例[J].國家圖書館學刊,2021,30(3):55-63,74.
[5] 遲宇辰,張選中,姜珊.地方公共圖書館全民閱讀服務開展現狀與發展趨勢[J].出版廣角,2021(6):47-49.
[6] 韋良珍.公共圖書館全媒體閱讀服務推廣平臺合作共建探討[J].河南圖書館學刊,2021,41(8):29-30,37.
[7] 周巧娟.老齡化社會視閾下的公共圖書館閱讀服務問題研究[J].采寫編,2021(7):189-190.
[8] 劉一繁.線上線下融合的圖書館閱讀服務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1,38(23):14-16.
作者簡介:洪牧(1976—),男,本科,館員,研究方向為閱讀服務、信息資源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