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志英
摘要:線損管理是企業重要經營指標,也是企業實現精益管理、樹立“成本效益”意識的重要體現。在電網運行當中電能會有不同程度的流失,這就是線損現象。臺區線損管理水平是電網企業的重要經濟技術指標,直接反映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作為基層管理單位的農村電力供應所,線損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業績和效益,怎樣解決電網的線損問題,成為當前電力部門和企業關注的問題。本文討論了低壓臺區線損精益化管理。
關鍵詞:低壓臺區,線損,精細化管理
1.線損的基本定義和低壓臺區線損的定義
1.1線損基本定義
線損是指電網配電過程中電網的損耗。任何一個電網在設計和規劃的過程中都要認真考慮這個問題,線損問題是電力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其與一個電網的設計規劃、設備工藝選擇及自身經濟運行的綜合指標有關。
1.2低壓臺區線損定義
低壓臺區線損指的是,在某一變壓器供電范圍內,由于供電、輸電線路引起的線損總額和線損率。亦即在整個電網系統中,更有系統地劃分變壓器這種具有定位能力的設備,即將大系統劃分為電網的次級系統,以變壓器作為基準,它們自己形成一個次級系統,用于進行線損統計。而且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是,經過系統的規劃與對比,就能直觀地發現哪種變壓器更適合使用,哪種功能的變電器才能更適合電網的配電系統。
2.低壓臺區線損管理現狀分析
2.1線損波動方面
低壓臺區線損存在較大的波動,而且表現異常。造成臺區線損異常的原因很多。若管理線損增加或線路通道不暢,線損會出現異常現象。不良天氣下樹木與架空導線接觸線損會出現異常現象。或計量裝置不準確,計量故障頻繁,再加上儀表接線錯誤及管理混亂等,都有可能造成線損。
2.2供電側缺陷處理方面
供電公共網絡通訊故障及長時間戶外惡劣環境的影響,造成供電側計量裝置頻繁故障,供電側計量裝置維修次數呈上升趨勢。使電源側采集的數據缺乏真實性和可靠性,從而使臺區線損率異常情況會長期出現,對臺區線損的工作效率帶來較大的影響。
2.3基礎資料方面
近代城市規劃和配網改造中,為了搶進度,很少考慮臺區線損管理,造成臺區線損管理問題存在。用戶計量數據、信息、合同等方面存在不完整、也容易引起索發糾紛。這樣必將給供電企業帶來較大的經營風險,嚴重影響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臺區基礎信息檔案不完備,就會在降損過程中,難以找出具體原則,從而使難以明確職責,難以體現管理系統的約束力。
2.4降損方法方面
一些偏遠地區的電線、電話線、網線的殘破、電話線路的錯位,個別客戶存在惡意心理,利用復雜環境制造竊電條,私拉亂接、無表用電等情況時有發生,造成臺區高損等現象。當前線損指標逐步提升、降損難度相比之前更大,但用電的竊電行為更為隱蔽,如果運用采用傳統的營銷降損方法或手段很難適應當前臺區精益管理的模式。
3.低壓臺區線損精益化管理措施分析
3.1 加強臺區技術改造項目管理。
加速農網改造,優化配電網結構。對臺區進行摸底排查,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提出改造計劃。充分利用網改、農改、低電壓改造、降損改造等項目制定臺區改造計劃,且不得重復投資,全面落實“一步到位”改造原則,對進戶線、表計老化嚴重、 末端電壓低、遺留問題等原因造成的高損問題,及時納入改造計劃。
由線路首端電壓判斷三相負荷是否平衡,對三相負荷比較嚴重的臺區制定線路負荷調整計劃,并通過用戶落火線進行三相負荷調整,通過用戶落火線相位調整、原大負荷單相用戶通過增容安裝三相表、安裝三相平衡自動調整裝置等方式減小三相負荷不平衡。
對計量設備的周轉率進行合理安排,按期進行輪換,包括位移端子、集中器、無線采集器、載波采集器、智能電表等。
3.2 提升線損智能分析能力
第一結合臺區類型及9大特征因子科學測算臺區線損合理區間,對不同類型的臺區執行差異化管理。結合9大因子持續清理基礎數據,對“一臺區一指標”“一體化同期線損”“兩率一損”系統開展數據異常治理,實現“一臺區一指標”可算率達到100%,夯實臺區基礎檔案,為臺區線損智能分析提供準確的后臺數據。
第二用好營銷線損管理平臺、“兩率一損”大數據功能模塊,搭建起便捷、實用的線損分析體系。比對出臺區理論線損波動值,向臺區經理選推優先治理臺區,臺區線損數據通過系統可視化看板展示。
第三深化HPLC功能應用,結合HPLC高頻數據、相位識別、時鐘精準管理等功能應用,完善分相、分支、分時線損多維度、數字化智能診斷分析模型,支撐臺區經理開展高損臺區精準攻堅,精確評估竊電嫌疑點,提高打擊竊電精準性。整合智能表失準更換、計量在線監測與智能診斷、竊電預警等現有模型分析結果,構筑臺區線損異常綜合分析診斷模型庫,實現高負損臺區原因定位到相、到箱、到戶。
3.3提高人力資源主管的效率
創新線損治理激勵模式。制定線損管控激勵方案,供電所在績效工資中拿出部分作為線損獎勵獎金池,對于完成高負損臺區、大電量精益臺區治理合格的員工進行獎勵。要想取得好的降損效果,就必須堅持早抓細、持之以恒。重視團隊建設,強化基本功。實行電網標準化,用清單列表的形式明確電網員工的日常工作任務,確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電力公司員工必須充分了解臺區用戶的用電情況,并熟練地掌握系統故障診斷與分析功能,發現長期零度、電量突增突減等異常問題,并前往現場及時核實處理。實施準軍事化管理,充分利用站前訓練和檢查,強化紀律意識。把軍風建設融入供電所日常的運維、搶修、服務工作中,增強執行力和凝聚力,打造一支“業務強、作風好、紀律嚴”的隊伍。實施優勝劣汰制,對臺區線損管理不到位的人員,供電所及時進行績效調整、崗位調整。
4.結束語
低壓臺區線損管理是供電所的一項長期工作,也是供電所基礎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本文從線損的基本定義和低壓臺區線損的定義出發,以精益管理思想為基礎,提出了一些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的方法和措施。建議在今后供電所線損管理中進行推廣應用,持續改善供電所線損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潘彥君.降低配電臺區低壓線損的措施[J].科技創業家,2012(20).
[2]孫錦威.探求低壓配電運行的應用范圍及其發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