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婧
(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信息化是如今社會發展創新的重要途徑,在教育中也有著重要應用。國家對教育領域的信息化應用高度重視,從政策、資源傾斜到硬件、軟件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我國教師信息技術水平普遍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成效顯著,信息化在教育領域變革中的作用明顯增強。不過,信息化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如今科技創新日新月異,信息化技術對教育領域的影響隨著科技進步的步伐也是持續性的,不斷迭代創新的。教育部于2018年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標志著我國從教育信息化1.0時代跨入了教育信息化2.0時代。如何將先進的信息技術融入到教育中,是教育信息化2.0發展的重要任務,需要對傳統教學進行深度改革創新。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的生產生活產生了巨大的變革。信息化在教育領域的應用遠小于在醫療、交通等領域的應用。在教育信息化1.0時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還不夠深入,主要是缺乏創新,許多技術應用的方法、思路不夠清晰。教育信息化2.0不是簡單的“教育+信息化”,不僅是信息化技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而是二者的深度融合與創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師信息化技能的4個階段是:起步、應用、融合、創新,經歷了幾年的發展,我國正在經歷的教育信息化2.0階段就是“融合”和“創新”這兩個階段[1]。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混合式教學模式得到充分應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模式成為重要的教學模式。
在國內,“混合式教學”這一概念是由何克抗教授于2007年首次提出的。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學生學習知識不局限于只通過書本或者課堂學習,而是更多地應用互聯網等現代化、信息化的手段。隨著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設備的廣泛應用,學習可以不受時間、地點和空間的限制。基于慕課(MOOC)等在線開放課程平臺的發展,學生可以在上課之余結合自己的需求在線上隨時隨地學習,這種將傳統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就是混合式教學。混合式教學的基本理念就是將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形成“線上+線下”的優勢互補學習模式,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體地位,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近年來,由于信息化技術的普及,混合式教學模式在MOOC等在線開放教學資源平臺的發展下產生了更深遠的變革。目前,許多教師、學者開展了對于混合式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應用,對混合式教學模式創新形成的重要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傳統教學只有課堂教學,師生間的交流不夠。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作為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以學習效果最大化為目標,可以通過利用各種不同方式的教學方法引導激勵學生,利用信息化技術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效果。
目前,已經有大量關于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和教學能力創新比賽,推動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發展。不過,在實踐過程中,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應用范圍還不夠廣泛。由于混合式教學模式需要教師對原有的教學內容、資源、方法進行大規模改革,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精力,但大多數學校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推廣支持力度不夠,導致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流于形式,沒有進行深入的改革。
2.2.1 線上課程資源質量參差不齊
目前,我國大力推廣在線教學平臺建設,涌現出了大量優秀教師參與其中,其中不乏制作精良的課程資源。不過,目前精致的課程資源建設制作成本較高,如果沒有學校或相關主管部門的經費支持,單靠教師自己的力量難以負擔。另外,課程資源建設的水平參差不齊,有些視頻資源時間過長,與課堂教學內容相似,與微課的特征不相符。不能激發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積極性,與制作資源的初衷不符。所以,課程資源的建設質量需嚴格把關,為學生提供優質的資源,使在線課程資源平臺可持續發展。
2.2.2 教師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要有一定的信息素養,會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整合、對課程資源進行基本制作,以及要會在教學中融入信息化資源,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影響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推行效果。目前,許多教師已具備一定的信息化意識,但是由于教學設備不夠先進、網絡環境不夠穩定、學校缺乏配套支持等原因,教師得不到全面的培訓,信息化水平不能充分提高,在教學中難以發揮出信息化教學的優點。
2.2.3 線上線下課程銜接不到位
線上線下教學是混合式教學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中,二者不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而是根據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有序開展、充分融合的教學方法,二者共同組成了混合式教學的主要教學過程。目前,許多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效果不佳的原因在于二者沒有達到充分融合,學生課下進行線上學習的積極性沒有被充分調動起來,教師耗費大量精力制作的資源在教學中沒有得到合理利用。線上線下的銜接需要教師設計完善的教學流程,通過任務驅動法推動教學,對于每一個任務點設置考核標準,提升學生參與度和學習熱情。
通信技術和信息化技術的普及,已經讓各行各業經歷了巨大的變革,學生在時代迅速變遷的環境下成長起來,更能接受、適應現代化的學習手段和工具,也對信息化的學習方式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為了增強教學效果,學校、教師都應適應信息化發展的步伐,特別是追趕上教育信息化2.0時代發展的浪潮,靈活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實現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變革。在全面信息化的社會背景下,通過“線上+線下”學習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充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參與性更強,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在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教育事業面臨重大挑戰,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急需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創新,以滿足時代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新時代下,社會需要更綜合、更具靈活應變能力的多元化人才,這對學校人才培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是向社會輸送人才的主要陣地,信息化的教學改革需要更多學校和教師加入。混合式教學模式形式多樣、新穎,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在教學模式創新的基礎上,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難題和瓶頸,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同時,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人才培養更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
傳統教學中理論知識較多,學生在傳統課堂中難以掌握抽象的知識,產生畏難情緒,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在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下,課程內容不應只局限于書本教學。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線下教學在多媒體教室或智慧教室運用電腦操作演示,課后在線上平臺上傳資源,布置學生根據教學內容自主操作演練。通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配合軟件操作,既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能使學生充分牢固知識點,提升教學效果[2]。
對于學生所學的專業課,要通過課程學習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注重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單靠傳統的課本知識學習難以達到培養復合型高技能人才的目的,需要在課程講解時將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課程需要引入大量實際案例,增強學生對知識的形象理解。優質的線上教學資源能提升學生課下自主學習的興趣,輔助課堂教學的開展,鞏固課堂學習效果。另外,優質的教學資源和教材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結合課程思政,融入誠信教育和團結合作、愛崗敬業的精神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3]。
混合式教學包含線上和線下兩個環節,通過二者相互配合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這兩個環節如果相互分離、各不相干,就難以起到融合發展的效果,需要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精心設計。教師先在課前在線上上傳視頻資源,通過學習平臺線上發布教學任務,讓學生查找資料,進行小組討論,學生通過預習對所學知識有一個形象的認知;在課堂教學中講解、組織學生討論,可以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展示,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課后布置線上作業,在學生交流討論之后發布全面解答,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運用混合式教學的模式,可將重要知識點逐個擊破,提升教學效果。
混合式教學模式下課程教學資源分為課上和課外兩種,即線下和線下兩種資源。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利用課本和多媒體資源進行講解,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生自由組成探討問題小組合作學習。課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進度發布線上學習資源,有助于學生利用碎片式的時間查漏補缺、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這就需要制作精良的在線開放課程資源。線上課程資源通常以短小精練的微課為中心,提供一系列的課件、習題、案例等資源,并可以就該資源向教師提問,或在線與同學們交流討論。課程資源建設是混合式教學中的重要一環,需要學校支持、協助教師進行教學視頻錄制和制作,建設精品課程資源庫。優質的資源可以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保障,吸引學生課下學習,通過語言精練的視頻快速解決學生的問題,并且能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為提高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提升混合式教學的應用效果,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大政策支持,鼓勵教師提高信息化水平。首先,應增加教師信息化水平培訓范圍,制訂完善的教師培訓方案,促進信息化技術在學校中普及。其次,學校應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制訂混合式教學的改革方案,以保證教師在教學中因地制宜地加入線上教學內容,在線上與線下教學自由切換,提高教師混合式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4]。最后,為促進教師參與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推廣線上教學的應用,學校可以將信息化教學水平加入教師的考核,如在學生評教時加入信息化教學能力的評價。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師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還可以調查學生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認可程度,進行適當的修正。
首先,課前預習階段可以通過線上完成,需要教師先將課程導入案例或基本知識在線上發布,督促學生自學。其次,課堂教學階段,課堂教學以書本講解為主,教師授課過程中可以運用案例導入法引入主要知識點,運用任務驅動法布置任務。教師在課題教學過程中需要組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小組討論等方法分析解決問題,得出結論,并學會獨立總結梳理知識。課題教學在智慧教學環境中開展,教學過程中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最后,課后學習階段,教師在在線學習平臺上傳學習視頻、習題、案例等資源,學生在課上尚未解答的難題可以通過線上學習查漏補缺。短小精練的視頻資源、經典有趣的案例更能增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線上開放課程平臺可以通過分析數據發現學生學習中的難點,調整課堂教學方式,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線上線下教學是相互配合、相輔相成的兩種教學方式,教師應加強研究信息化教學的方法,優化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
教師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完善的硬件、軟件的支持,混合式教學的順利開展需要有多媒體教室、具備智能終端的信息化教室等硬件條件,還需要有覆蓋全校的無線校園網等智慧環境。完善的智慧校園環境既可以滿足學生課前課后自主學習的要求,還能實現師生課下實時互動,有助于教師動態跟蹤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及時評價。教師通過信息化的手段了解到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可以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實時調整,推動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更好開展。所以,學校應加大力度進行智慧校園建設,結合優質的線上課程 資源,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升混合式教學的改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