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寧 彭幼清 賀秀君 謝 萌 姚紅梅
1.同濟大學醫學院,上海 200092;2.寧波市北侖區人民醫院科教部,浙江寧波 315800;3.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護理部,上海 200120;4.寧波市北侖區人民醫院護理部,浙江寧波 315800;5.寧波市鎮海區人民醫院護理部,浙江寧波 315202;6.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護理部,浙江寧波 315040
研究自我效能指從事科研的個體能否用掌握的技能完成特定科研任務的信心程度[1],能預測和反映個體研究能力[2]。護理研究自我效能指護士理解和應用研究成果的自信程度[3],研究自我效能越高,其研究能力越強[4]。研究能力是循證護理實施的基礎[5],循證護理要求護士具備尋找證據及應用最佳證據的能力,最終改善患者結局[6]。提高護士研究自我效能可提高其參與科研的信心及主動性[7],有助于最佳研究證據實施。而研究自我效能低的護士無法實施最佳證據解決臨床科研問題[2]。區/縣級醫療機構是我國衛生服務機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擔區域性診療任務及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龍頭作用,更承擔省市級與鄉鎮級重危及康復期患者雙向轉診的紐帶作用[8-9],其服務水準至關重要。根據關于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10],鑒于縣鄉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尚薄弱,針對影響區/縣級醫院臨床護理實施最佳證據的突出問題,調查并分析區級醫院護士研究自我效能水平,制訂護理科研培訓方案已迫在眉睫。研究發現,國內除對省、市級醫院“護理研究自我效能”報道[4,11-12]外,尚鮮見區級醫院研究報道。本研究調查浙江省寧波市區級醫院護士研究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響因素,旨在為制訂區級醫院護士科研培訓方案提供依據。
2020 年6 月至12 月,采取整群抽樣,從浙江省寧波市6 個區隨機抽取鎮海、北侖、鄞州3 個區,每個區隨機抽取2~3 所共8 所區級醫院護士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獲護士執業證書;②知情同意。排除標準:進修、實習或退休返聘護士。本研究經獲寧波市北侖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號:2019LP003)。
1.2.1 研究工具 ①一般資料調查表。包括年齡、性別、工齡、是否接受科研課程培訓等。②護理研究自我效能量表(nursing research self-efficacy scale,NURSES)。共5 個維度38 個條目,即獲取科學知識資源、評判性閱讀和評價量性研究文獻、評判性閱讀和評價質性研究文獻、理論理解與應用、集體研究效能,采用Likert 5 級評分法,從“幾乎沒有”(1 分)到“非常有”(5 分),總分為38~190 分,得分越高提示研究自我效能水平越高。量表的Cronbach’s α 為0.951,折半信度系數為0.977,量表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為0.989,該量表已在國外廣泛用于評估護士研究自我效能、專業發展及循證護理能力[13],在國內省、市級醫院用于護士研究自我效能的現狀與影響因素研究。
1.2.2 資料收集方法 采用電子問卷收集資料,調查前聯系醫院護理部,說明調查目的及注意事項,由護理部-護士長逐級發放問卷鏈接,護士長向科室轉發問卷并指導填寫。共發放問卷1075 份,回收有效問卷1049 份,有效回收率為97.58%。
采用SPSS 22.0 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經Kolmogorov-Smirnov 正態分布檢驗后,計量資料符合偏態分布,采用中位數和四分位數間距[M(Q)]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 檢驗或Kruskal-Wallis H 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進行影響因素分析。以P <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納入護士研究自我效能總分為113.00(56.50)分,得分率為59.47%。其他維度得分及得分率見表1。
表1 護士研究自我效能得分情況
多數護士選擇查閱文獻的主要途徑為萬方和中國知網,占比分別為30.03%和26.11%。國外文獻數據庫的使用率最低。8.77%的護士通過百度、護理報刊、雜志等其他方式進行文獻檢索,還有8.67%的護士不查閱文獻。見圖1。
圖1 護士查閱文獻的主要途徑分布
不同年齡、工齡、學歷、職稱、接受科研課程培訓、參加科研講座頻次、文獻閱讀時間、醫院文獻數據庫、論文發表、主持課題情況的護士研究自我效能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護士研究自我效能得分比較[分,M(Q)]
2.4 護士研究自我效能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學歷、職稱、接受科研課程培訓、參加科研講座頻次、文獻閱讀時間、發表論文、主持課題進入回歸方程,是影響護士研究自我效能的相關因素(P <0.05),可解釋總變異的32.8%。見表3~4。
表3 自變量賦值表
表4 護士研究自我效能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研究顯示,區級醫院護士研究自我效能總分為113.00(56.50)分,得分率為59.47%,總體處于中低水平,與市級[4]、省級[12]醫院研究結果一致,低于高校護理學碩士研究生的調查結果[14],區級醫院護士研究自我效能有待提高。良好的工作環境能提高自我效能[15],工作壓力、焦慮及生理上疲憊則會影響對自身能力的評價[16-17]。量表各維度得分高低與市級[4]、省級[12]醫院研究結果一致,集體研究效能維度得分最高可能與小組制、責任制護理模式有關,護士能共同分擔護理研究工作;理論理解與應用、獲取科學知識資源維度得分較高,可能與本調查對象以本科學歷為主,有一定文獻檢索及評價能力有關;評判性閱讀和評價質性、量性研究文獻維度得分最低,可能與護士科研實戰機會和精力有限,未接受系統的科研培訓,尚不能讀懂、評價文獻及有效解決研究中遇到的問題有關。此外,研究顯示,不同職務對護理研究自我效能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與省級醫院[11]存在差異,可能與區級醫院高職務護士第一學歷多為中專,未經正規科研培訓及未親自做研究有關,其職位提升多為工齡長、臨床經驗豐富。區級醫院是否有文獻數據庫對護理研究自我效能得分有影響(P <0.05),但該因素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中表現為無統計學意義,可能與樣本量有關,將做進一步研究。
研究提示,管理者制訂培訓方案應結合地區實際,擴大受眾面;培訓內容結合工作環境、專業特點等展開;鼓勵護士增加科研實踐及參與[18-19];重視科研評價對人才隊伍的導向及激勵作用,對職務競聘增加科研成果要求,并結合學歷水平,保證科研任務難度漸進性和科研目標設置可行性[20]。對高職務護士科研能力的培養,也能增強科室科研氛圍,組織創新氛圍越好,護士創新行為越強[21]。同時,區級醫院應配備文獻數據庫,建議醫院提供國內外文獻數據庫,衛生行政部門可通過戰略合作、委托管理等形式鼓勵優質護理資源下沉,并在經濟上予以支持,提高區級醫院軟硬件設施,助推護理學科發展。
3.2.1 學歷 研究顯示,高學歷護士研究自我效能較高(P <0.001),與市級[4]、省級[11]醫院研究結果一致。學歷越高科研能力越強[7],??茖W歷護士在校學制短,重在實踐教學,進入工作才慢慢接觸科研,故研究自我效能低。由于區級醫院準入門檻較省、市級醫院低,因此,醫院管理者要鼓勵護士在職學歷提升或參加繼教課程,制訂個性化的科研進階培訓方案;衛生行政部門可在區域內出臺在職學歷教育政策,加強護理人才隊伍建設。
3.2.2 職稱 研究顯示,主任護師研究自我效能最高,主管護師最低(P <0.001),與相關研究[4]結果部分一致??赡芘c主任護師工齡長,業務職稱要求其用科研解決臨床問題有關,護士職稱越高對科研認識也越深[22]。本研究主管護師工作經驗高于護士和護師,但研究自我效能最低,可能與區級醫院主管護師基礎學歷低,多為大專甚至部分是中專入院有關,職稱評聘上科研方面要求不高,進一步導致其缺乏科研動機,對完成科研任務信心不足。管理者制訂科研培訓方案要關注低學歷主管護師,鼓勵其參加繼續教育,同時發揮好職稱晉升政策激勵及導向作用,最大限度調動護士參與科研的積極性。
3.2.3 接受科研課程培訓 研究顯示,接受科研課程培訓的護士研究自我效能較高(P <0.001),與相關研究[23]結果一致。課程培訓能提高護士科研意識及創新效能,后者與研究能力呈正相關[24]。本研究顯示,62.06%的護士未經科研課程培訓,提示醫院管理者要加強課程培訓,由于構建課程培訓體系難度大且需人才、經費等方面支持,建議衛生行政部門引進高校護理研究課程,推動區級醫院開展系統培訓。
3.2.4 參加科研講座頻次 研究顯示,參加科研講座頻次越高的護士研究自我效能越高(P <0.001),與省級醫院[11]研究結果一致。參加科研講座能獲取研究新進展、增進與護理專家的交流,研究人員特別是年輕人,能獲專家的認可和鼓勵,將會明顯提升研究效能[17]。本研究有35.18%的護士未參加科研講座,提示管理者要定期組織護士參加院、科級及院外科研講座,在考核中對參加科研講座等實踐活動提出具體要求。
3.2.5 文獻閱讀時間 研究顯示,文獻閱讀時間越多的護士研究自我效能越高(P <0.001),與相關研究[11]結果一致。閱讀專業文獻是培養創新思維與科研設計能力重要途徑之一[25-27],有閱讀文獻習慣的護士,科研信息獲取主觀能動性強,能及時捕捉研究熱點,找準研究選題。本研究有45.76%的護士沒有文獻閱讀習慣,略高于省級醫院[11],提示護士文獻閱讀習慣有待加強,尤其是區級醫院。提示管理者要重視護士文獻閱讀行為,通過文獻閱讀、匯報研討等分享活動,培養其文獻閱讀習慣。
3.2.6 論文發表和主持課題 研究顯示,有論文發表的護士研究自我效能較高(P <0.001),有主持課題的護士研究自我效能較高(P=0.001),與相關研究[12]結果一致。論文撰寫、課題申報能鍛煉護士文獻查閱、科研設計、資料收集與分析等科研能力,同時研究效能主要受成功經驗影響[28-30],因此有科研成果的護士表現出更高的研究效能。管理者可就選題、個案及論文寫作開展經驗交流,建立“幫帶”課題組,讓護士在實際案例中學習如何做科研,實現科研產出。
浙江省寧波地區區級醫院護士研究自我效能總體處于中低水平,護理管理者應結合其多項影響因素制訂個性化并鼓勵護士參與科研活動的科研進階培訓方案,衛生行政部門應重視區級醫院護理學科發展,在軟硬件設施建設上給予一定支持。本研究尚存在以下不足:由于一般資料不包含編制、婚姻及生育等社會人口學變量,也不涉及社會支持量表等與研究自我效能相關的量表,因此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未來將加入這些變量,以使結果更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