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松軍
摘要:人類的發展和環境的發展不能割裂開來,在實現人類和環境和諧共贏的目標過程中,環境保護工作十分重要。環境監測技術是環保體系中的重要環節,通過加強對環境監測技術的重視,掌握現代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方法,采取科學的策略提升環境監測技術水平是環境監測部門的重要職責。本文就環境監測技術在環保中的應用議題進行探討,提出了強化環境監測技術在環保應用中的有效策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環境保護;環境監測技術;意義;策略
1引言
在環境保護工作中,環境監測是支持環境保護策略開展實施的重要基礎。環境監測技術是環境保護工作開展的基本支持。環境監測部門在環境保護中發揮出不容忽視的作用,充分正視環境監測技術的意義,不斷提升環境監測技術應用水平是環境監測部門及從業人員工作的重要內容。
2環保中應用環境監測技術的意義
環境監測是對生態環境及變化情況進行監控,評估環境質量變化,對環境質量變化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從而為了解環境狀況、開展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據。
首先,環境監測技術能為環保工作縮小方向。環境保護工作涉獵范圍廣,需要投入的資源、時間是長期持續的。而提高工作的針對性是更好更快地解決問題的重要思路。環境監測是利用科學的技術手段對自然環境狀況進行監測,及時發現污染源,從而盡快采取防治策略,減少污染物對環境的危害,做到早發現早防治。利用環境監測技術可以為環保工作提供開展的具體方向,提升環保工作開展的實際效果。
其次,環境監測技術能促進環保工作的規范性。環保工作不僅是環境相關部門的職責,同時還與社會企業、團體、民眾息息相關。目前環境保護已經上升到基本國策的高度,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在項目規劃環節要經過環境保護單位的審批,確保項目規劃實施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借助環境監測技術,對項目建設、運維過程中可能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進行評估,在項目規劃中發揮出有效的監督功能,促進經濟建設發展中環保工作日益規范,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第三,環境監測技術為生態環境污染提供信息支持。環境污染起來容易,但是環境治理和修復起來很難。為了遏制住環境污染態勢,加快推動人類和自然環境和諧共處目標實現,對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從源頭處遏制住污染源是有效的策略。利用環境監測技術,對排放污染物的企業進行動態監測,在特定范圍內對企業的排污情況進行信息采集,對照環境法律法規中的要求和標準,判斷企業排污行為是否符合法律法規要求。隨著碳排放交易機制的建立和成熟,為污染物排放超標的企業排污費用的征收提供相關信息依據。
3常用現代環境監測技術在環保中的應用
3S監測技術:3S技術是遙感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全球定位技術的統稱。與傳統的監測技術相比,3S監測技術可以很在很短的時間內采集到環境信息,并對環境信息進行分析處理。遙感技術可以對環境進行精準定位,因此環境監測的精準度高。通過遙感技術對空間數據坐標進行分析,快速構建出圖像數據庫,然后在數據技術支持下得到傳感器位置,對監測環境地理位置和環境狀態進行準確監測。地理信息技術在地理信息數據庫的支持下,實現對數據的存儲、數據分析、數據輸入輸出,為工作人員提供決策建議,更好地作出空間環境情況分析。利用地理信息技術可以根據被測地區的地理特征,對該區域的地理資源和生態環境狀況進行評價,從而為該地區的地理空間資源和生態發展規劃提供信息參考。全球定位技術是通過衛星定位系統采集地理位置和地理環境信息,通過采集到的信息進行分析,判定自然環境是否受到危害,從而幫助工作人員制定環境防治方案。3S技術適用范圍廣,可覆蓋到大氣環境、土壤環境、水環境、森林環境等。如在水環境監測中,利用3S技術可以對水環境狀況進行總體評價,獲得較全面的水環境信息。
生物監測技術:生物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環境監測中,利用生物個體或生物種群來判定自然環境狀態屬于生物監測技術。如在土壤環境監測中,可將蚯蚓作為監測觀察對象,因蚯蚓自身對土壤環境敏感的特性,土壤環境受到污染后,蚯蚓自身生長狀態表現出相關性。另外,在土壤環境監測中,可以將植物作為監測觀察對象,當土壤遭到污染后,植物生長狀態極易發生異常。而土壤環境中的微生物也是生物監測技術中常選擇的對象。利用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具體情況對土壤環境的污染狀況進行評價。選擇土壤樣品,對土壤中的微生物進行檢測分析,將其與正常土壤環境中的信息進行對比,評價土壤污染情況,作出科學評價。大氣環境監測中,生物監測的對象重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氟化物等。如在二氧化硫監測中,可選擇水杉、苔蘚、落地松、杜仲、地衣等植物,在二氧化硫超標的大氣環境中,上述植物生長形狀會發生改變,如葉面呈現病斑,葉子邊緣出現傷斑,葉片顏色異常等。在二氧化碳監測中,可選擇番茄、煙草、柑橘、秋海棠、向日葵等植物,一旦大氣環境中二氧化碳超標,上述植物葉片顏色會出現異常,葉脈出現傷斑。在氟化物監測中,可選擇大蒜、郁金香、梅花、金錢草、菖蒲、杏樹等植物,這些植物在氟化物超標的環境中葉片形狀、顏色有異常,葉片上通常有傷斑。水環境監測中,可采用指示生物監測法、微型生物群落監測法。指示生物監測法是采用指示生物對水環境中是否存在敏感污染物進行監測,指示生物的類型可以是浮游生物、魚類、底棲生物、著生生物,根據水環境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情況來確定。微型生物群落監測法是在水體環境中投入聚氨酯材料,用來收集水環境中的微生物,通過對收集到的微生物種群進行監測,判定水環境是否受到污染。這種檢測方法迅速準確,在工業廢水監測中很適用。
化學監測技術:比較典型的化學監測技術有電化學分析技術、光化學分析技術、色譜分析技術等,對環境中的某種或多種污染物進行定性或定量監測。電化學分析技術又包括離子選擇電極法、電流法、伏安法等。離子選擇電極法是利用產生的電位和溶液中被測離子濃度對數之間的線性關系建立起來的分析方法。該方法測量儀器小型化,使用簡便,監測快速,具有較好的選擇性和靈敏度,在水環境和大氣環境中的應用普遍,可用于現場連續自動監測。電流法是利用工作電極和輔助電極之間的電位差記錄電流信號從而對對目標物進行定量分析。該方法對監測條件要求較低,可對多種有機物進行監測。伏安法是對目標物進行富集,將待測離子富集到電極上溶出再進行監測,因此監測靈敏度極高,抗干擾能力強,監測精密度高。光化學分析技術是利用化學發光試劑基于化學發光強度和被測物離子濃度之間的關系來對被測樣品中的污染物進行監測。該方法的針對性強,監測效率高,在大氣環境監測中應用較多。色譜分析技術是基于層析的原理對污染物進行分離,在環境監測中,該技術具有很好的靈敏度和準去度,在一定檢測濃度范圍內能保證較好的線性關系。色譜分析技術適用性廣,可用于大氣環境監測、水環境監測、土壤環境監測。
4強化環境監測技術在環保中應用的有效策略
首先完善環境監測網絡平臺。認真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對環境監測的硬件軟件設施進行配備,加快完善環境監測網絡平臺。依托網絡平臺構建更大的環境監測網絡屏障,準確收集環境信息,便于環境信息共享利用。
其次,提高環境監測技術水平。第一,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監督體系。環境監測工作涉及的事項多,范圍廣,內容雜,通過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監督體系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執行力和規范度。圍繞環境監測工作的各個環節制定監管制度,建立監管保障體系。在大氣質量監測、水環境監測、土壤環境監測等部分加強應急監測和現場監測工作的質量監管。通過建立系統的環境監測質量監督體系,保證環境監測工作規范有序運行。第二,科學配置環境監測點。只有合理選擇環境監測點,才能為環境監測技術應用奠定可靠前提,才能保證環境監測質量。在環境監測點的選擇上,必須保證選擇的監測點具有代表性,通過監測點有限的數據來反映大范圍的環境質量狀況。在選擇監測點的過程中,工作人員不僅要考慮環境自然條件,同時還要考慮環境取樣變化因素,保證監測點位置具有代表性。第三,打造素質過硬的環境監測人員隊伍。人才是重要的生產力,在環境監測中,人才隊伍的整體水平直接影響著環境監測技術應用水平和環境監測質量水平。建立環境監測人員培訓機制,注重崗前培訓,幫助新入職員工快速適應崗位;加強在職培訓,不斷深化在職員工環境監測業務能力,提升環境工作水平。加強環境監測人員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強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和品格修養,激發員工的責任心和創造力,打造思想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工作強的人員隊伍。第四,積極開展質量控制活動。環境監測各部門積極開展內部質量保障活動,組織環境監測人員進行理論和實踐技能考核。制定實驗室質量控制制度,對實驗室分析檢測各項內容、環節、流程進行質量評價,確保實驗室分析檢測過程處于質量受控狀態。加強現場監測和自動監測的質量控制,保證現場監測工作流程符合技術標準規范。對設備、儀器、試劑、耗材、環境等因素進行質量監管,為環境監測工作提供可靠的技術應用條件。通過質量保障活動開展,推動環境監測工作日益規范化、標準化。
5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體系的重要環節,科學有效地利用環境監測技術是保證環境監測工作水平的前提。環境監測機構及從業人員應充分重視環境監測技術在環保管理中的重要性,持續提高技術水平,不斷優化應用保障策略,如此,才能為環境監管和環境保護提供可靠依據,充分發揮出環境監測技術水平的效能,推動環保工作目標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教可欣.趙曉飛.淺談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及發展措施[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理論版),2019(6):1.
[2]孫玉紅.環境監測技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8(34):36.
[3]趙汝超.環境監測技術方法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探究[J].環境與發展,2020,32(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