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威武 ,黃金榮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學院,陜西 西安 710300)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職業教育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職業教育呈現出鮮明的職業性和社會性,承擔著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的艱巨任務,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職業院校的辦學規模和學生數量不斷擴大和增加,學生群體呈現多樣化特點,學生管理成為職業院校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必須引起足夠重視。
本文以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為主線,分析當前形勢下學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身心特點及高職院校的內在規律,探索適合職業院校學生管理的新措施、新方法,改善學生管理工作。這樣不僅有利于深化高職院校學生管理理論,而且為以后學生管理工作的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隨著擴招政策、辦學規模、專業繁多及生源競爭等因素的影響,近年來,職業院校的學生數量有明顯增加,面臨的學生管理和教育問題也層出不窮。結合學生教育與管理實際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地域、背景等來源廣泛,個體差異大,情況復雜,文化知識基礎較差,學生的教學與管理難度相對較大。2)學習方面,通過實際觀察及與學生交流發現,大部分學生不愿學,也學不懂,特別是對理論知識而言,厭學的程度更為強烈,實踐操作具有一定興趣。3)管理方面,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不強,部分學生沒有主動學習和自我控制的意識,沒有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容易依賴別人又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在班里、在宿舍同學、舍友之間極易產生矛盾,對當代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挑戰。4)心理方面,學生心理問題在職業院校表現尤為突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新生的先修課。日常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及時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防止不良行為發生。5)綜合素質方面,部分學生缺乏禮儀觀念,沒有集體榮譽感,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沒有團隊合作意識,過分注重自我實現與發展,缺乏當代大學生應有的道德素養。因此,大學生道德教育與管理至關重要,它是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
隨著在校人數大規模增加,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相對缺乏,師生比例不合理[1],容易使學生管理工作“行政化”,這樣的管理模式使老師和學生之間容易產生矛盾,管理很難真正發揮作用。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化日趨明顯,傳統“制度式”管理過分注重“管”,這種統一管理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以人為本的現代管理理念,致使教育質量下降[2],對學生自身發展也有一定限制,而且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生有一定的反感情緒。傳統學生管理模式重“管理”而輕“引導”,僅僅是對出現問題的學生進行制度套用管理,如對學生按照文件下處分等,沒有發現或挖掘學生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并進行引導教育,而且所有學生遵守同一標準或制度[3],學生的自我風格不能得到展現,而是被禁錮在特定的環境中。
輔導員隊伍專業水平有待提高,與學生接觸最緊密、對學生直接產生影響的就是班級輔導員,因此,輔導員隊伍的專業知識水平至關重要,否則,陳舊、落后的管理觀念很難行之有效的落實管理工作,管理機制創新更無從談起。日常管理中,忽視學生的心理教育,對有偏激、奇異行為的學生,只是進行簡單的說服教育,未能從學生心理角度出發關心學生,尋找產生問題的緣由并對特殊群體、特殊學生制定監管方案及“治療”措施。
“以人為本”管理理念要求管理者和輔導員以人為本地管理、教育和服務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深入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細節變化,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并實時記錄,以便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管理、教育,摒棄落后的管理思想以及避免統一式的制度管理模式。管理過程中,要有情感付出,要求管理職能部門人員或者輔導員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而不是“鞭策者”,可以通過開座談會或者單獨交流等多種方式了解學生的特點,從學生的內心世界著手,真正地關心學生、服務學生,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特別是當學生有違紀情況發生的時候,要多引導,而非批評、通報或者處分等,建立平等、民主、亦師亦友的和諧師生關系,將學生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讓學生受益,提高學校學生管理、教育質量。
優秀的學生管理隊伍是完成學校日常管理工作和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培養高質量人才的關鍵[4]。學生管理者特別是輔導員與學生在校期間的生活、學習息息相關,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處理不當會對學生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因此,提高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及綜合素質是提升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迫切需要。
學校要綜合分析學生管理隊伍存在的問題及面臨的挑戰,組織相關外出培訓,主要進行專業化、職業化培訓,如管理能力與技巧,人際交往能力,溝通交流技巧及心理教育與咨詢能力等,管理者以學生管理工作經驗為基礎,結合培訓內容,學以致用,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管理工作方面的優秀專家。此外,可以邀請在學生管理方面有較好成績的合作院校介紹管理經驗,或者學校之間開展相關交流活動,不斷提升學校管理內涵。對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表現的個人或集體,也可以邀請其開展相關經驗交流活動,甚至開展輔導員技能大賽或者案例教學等??傊ㄟ^各種培訓、活動及大賽等多樣化方式,努力提升管理人員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使學生管理工作走向專業化、科學化、人性化,能夠適應職業教育新形勢及學生新特點,提高學生管理質量。
現代社會中,對學生各方面要求越來越高,學生不僅要學習專業文化知識與技能,還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以將來更好地被用人單位接受[5]。管理過程中,利用學生課余時間,通過各種內容豐富的活動,鍛煉學生綜合能力,同時,以第二課堂的形式豐富學生課余生活,如開展學生設計作品展覽、籃球比賽、趣味運動會及社會實踐等,既搭建了學生施展自我特長的平臺,又在一定程度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另外,輔導員可以利用班會或組織專門的班級活動,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給予學生理想和道德教育,使學生身心素質得到健康發展。
同時,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管理工作中又一重要內容。學校應重視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講座,一對一的心理知識問答與交流,構建學校心理咨詢室,建立學生心理檔案,開設心理教育課程等,及時疏導學生心理問題,增強學生心理防御能力,使學生在健康的心態下進行校園生活和學習。
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是提升學生培養質量的重要環節。本文淺析當前職業教育形勢下,學生的現狀、特點及傳統管理模式下存在的問題,說明學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并以新的研究視角提出相應策略,指明學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