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蘭察布市商都縣第二中學 韓 飛
● 烏蘭察布市商都縣春明小學 賈玉文

當前,我國教育發展正處在由數量發展轉向質量提高的階段。提高教育質量,關鍵在于教師。近些年來,全國各地興起不少名師工作室或工作坊。這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以名師姓名及其專業特色命名的非行政性教育工作機構,是由同一學科領域的骨干教師組成,集教學、科研、培訓為一體的教師合作發展共同體。以名師為引領,以學科為紐帶,以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為指導,旨在搭建促進中青年教師專業成長以及名師自我提升的發展平臺。充分發揮名師的標桿作用、輻射效應、指導價值,抵抗教師倦怠感、平庸化,促使優秀教師脫穎而出,帶動更多的教師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
例如,商都縣教體局從全縣中小學遴選出名優教師,由局領導帶隊,多次參加全國名師工作室聯盟開展的活動,前后奔赴鄂爾多斯、珠海等地進行考察學習。接著,全國名師工作室聯盟組織聯盟名師、工作室主持人赴商都縣進行公益支教活動。
經過一個階段的籌備規劃,于2019年4月,商都縣成立了中小學語數英六個名師工作室。

線上和線下研討活動的開展,打通了校際之間的壁壘,使工作室成員之間與全縣各教育同仁有機會進行思維的碰撞和教育教學方法的分享,達到了互相學習借鑒、取長補短、攜手共進的目的,極大地提升了工作室成員的專業水平和業務能力。
為了夯實工作室成員的專業素質,提升其教育教學科研能力。工作室不僅聘請浙派名師吳江林作總顧問,還通過培訓契機,提供人人都有走出去培訓的機會。每次培訓結束,每位參加成員都會根據培訓所學,及時進行梳理并撰寫心得感悟,真正做到了學有所思、思有所獲。培訓內容涵蓋了育人教書、教師成長、班級管理、課堂教學與評價、課題研究、專業成長等多個方面,讓成員們耳目一新,既增長了見識,又開闊了視野。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空。工作室在在開展課例教學的同時,還進行課題研究,我們特聘自治區教育科學研究與監測評估院院長劉彥澤作課題指導。在“課標+課例+課題”科學引領下,工作室的全體成員勠力同心、不負眾望,不斷走向遠方。
商都縣名師工作室成立兩年來,主持人和成員在教育思想理念、工作態度和自我定位等方面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在學習寫作上有了重大的突破,由以前的不喜學、不想寫變成現在的好學、樂學、敢寫、想寫,大家紛紛表示,加入名師工作室是自己工作成長最快的時期,寫作量相當于以前工作的總和,各工作室在國家級、省級CN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共計29篇;在當地教育期刊《烏蘭察布教育》發表文章30余 篇,形成文字數量在300萬以上;主持人和成員獲得了多項國家級和地區的榮譽稱號,引起本地區教育同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美國教育家托馬斯·薩喬萬尼說過:“共同體是由于自然的意愿而結合,對一套共享的理念和理想負有義務的個體的結合體。”這種團結和約束的緊密性,足以把每個人從一種“我”的集合體改造成為一種集體的“我們”。
作為我們,共同體的成員堅持以課堂教研為主線,以協同教研為抓手,以課題研究為載體,以讀書為途徑,在共同學習研討和磨煉課堂教學等活動中,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發展之路,“名師工作室”正引領我們不斷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