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娟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大家都在關注有效教學,都在想法設法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要求教師的英語教學方式轉變與創新,其中思維導圖有利于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得到了比較廣泛的應用。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直觀、生動、多樣的可視化的知識表征工具,它使得知識點變得更加生動、形象,讓學生學習起來更輕松,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在對思維導圖的含義和作用進行理解的基礎上,還進行了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的探討,旨在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思維導圖;英語教學;課堂教學
思維導圖給我們的英語課堂帶來了什么樣的便捷呢?首先,我們了解到思維導圖是以圖像的形式出現,它使得抽象化的、難理解的信息一下子變成學生容易理解的圖形呈現,在學生腦海中顯得生動具體。思維導圖可以引導學生通過發散思維,把相關知識內容串聯起來,既增廣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加深了對課文的認識,最后達到鞏固知識和拓展學生思維的目的。而且在制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可以大大增加學生動手和動腦的能力,給課堂帶來活力。根據近年來的相關分析表明,思維導圖在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同時,也可以推動知識體系的補充與完善,增強了課堂趣味性,還對師生感情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對于教師來說,教師運用思維導圖教學,可以使得某些知識點和難點變得更生動具體,提高教學效率。對于學生來說,在思維導圖模式下,學生處于主體地位,讓學生體會到學校中的快樂,促進了學生思維發散,更好地學習英語。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對知識點的理解去繪制思維導圖,將英語知識點內容貫穿其中,達到了玩中學的目的,而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就是在對英語教學知識進行積極思考和創新的過程。而繪制不同形式的思維導圖,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一、思維導圖運用于單詞教學中
在英語學習中,單詞是基礎,學生要學好英語,必須記牢單詞。實際上,學生害怕記單詞,大多數學生都是采用死記硬背,但是時間一長,容易忘記,達不到好效果。但是,通過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巧學巧記單詞。對于小學英語來說,需要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很多是存在一定的聯系或相似的。通過思維導圖,既可以建立單詞之間的聯系,又可以進行相似單詞的分類,從而大大降低了記單詞的難度。例如,在教新版PEP五年級下冊 Unit 3 My school calendar? B Let’s learn中,教授單詞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教師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發現幾個單詞都以“ber”結尾。更細心的學生還發現September, November,December這三個單詞都以“ember”結尾。一下子把這幾個字母較多的單詞大大降低了難度,從而記起來更輕松。
二、思維導圖運用于英語對話中
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是英語教學的目標之一。對話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把對話文本中含有的信息,特別是文本中的重點和難點,通過思維導圖形式呈現,大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并且可以為學生創設更加真實的語言交流環境,激發學生敢于說英語的興趣。例如,在新版PEP五年級下冊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A Let’s talk 中,在“你最喜歡哪一個季節”的英語對話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除了包含重點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外,還在思維導圖的作用下,增設了喜歡這個季節的理由,包括季節的色彩、天氣、活動等。因此,在英語對話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
三、思維導圖運用于語篇教學中
小學英語教學中一個重點和難點的內容就是語篇教學。由于小學生單詞量少,認知水平有限,以往教師采用的閱讀教學方法比較守舊,吸引不了學生的興趣,學生理解能力不高,因此語篇教學是教師教得頭疼和學生學得困難的一個環節。為了提高學生的語篇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自主閱讀文章,找出關鍵詞,明確主題,再逐漸發散思維,將文章的各個內容進行串聯,繪制成思維導圖。學生通過提取關鍵詞,可以快速理解和把握重點,建立一個清楚的結構框架,進而提高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篇閱讀能力。例如,在教新版PEP五年級下冊 Unit 5 Whose dog is it?B Read and write 中,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快速找到關鍵詞bear,dancing ;rabbit,eating;tiger,running;elephant,walking;monkey,climbing;bird,flying.很快理解文章內容,并通過發散思維對故事進行了改編,學生的理解和創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思維導圖運用于英語寫作中
小學英語寫作也是學生感到困難的一個環節。傳統的寫作課,教師往往給出題目,然后讓學生根據題目,利用所學知識去寫一段話。但由于小學生掌握的詞匯量不多、語法知識點不扎實,加上活學活用能力不強,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找不到方向,導致無從下筆,寫作目標無法順利完成。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明確寫作思路,加深學生對寫作話題的理解,從而順利完成寫作任務。例如,在以介紹你喜歡的一個人為題的寫作課上,以“ My…”為題目,教師在寫之前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先對寫作內容進行梳理和分類,將Who,What,When,Where,How 作為分支,讓學生可以看到,在介紹人物的時候,可以介紹要寫的人物,之后再把這個人物的年齡、職業、工作地點、工作時間、生活方式等方面做切入點進行寫作。為學生繪出一個清晰的寫作思路,從而順利完成寫作任務。
對于教師來說,思維導圖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對于學生來說,思維導圖是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和學習方法,它對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全面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并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另外,思維導圖的運用還能夠大大擴展學生的發散思維,達到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推動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的目的。因此,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巧用思維導圖,大大提高英語課堂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歐陽蘋果,陳清.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3).
[2]高華.例談課堂教學多方式提升小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7):33.
[3]陳巧玲,林素琴.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