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玲
【摘要】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高度贊揚思政課教師在鑄魂育人、立德樹人方面的重大作用,希望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強調思政課教師要做到“六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
【關鍵詞】思政;立德樹人;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座談會上,闡述了辦好思政課的重大意義,指出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強調思政課教師隊伍擔負著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重擔,強調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教師作為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工程師,要在教育實踐中扣好教育教學工作的第一粒扣子,就要加深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這既是思政教師在工作中首先遇到和必須回答的問題,也是思政教師工作初心所在。作為一名創新型的思政教師,為了更好地做好立德樹人工作,必須定位好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這是當好思政教師,講好思政課必須要思考的問題、踐行的工作。
一、政治要強
思政課是培根育人的工作,擔負著培養擔當復興民族大任的時代新人的任務,有著極強的政治屬性。作為思政課教師,必須要時刻關注、學習黨中央的重要會議指示精神,在思想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才會堅定信仰,才不會把這份職業當成“飯碗”、視作“名利場”,才會想方設法培養跟黨走的人,才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教育承擔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教師的心中要有國家和民族,要明確意識到肩負的國家使命和社會責任,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筑夢、追夢、圓夢,讓學生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夢想的正能量。
二、情懷要深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當前最偉大的夢想,但中國夢不是說實現就能實現的,它要我們青年一代去努力奮斗,這就要思政教師為他們樹立愛國情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個優秀的思政課教師,應當有著高遠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國情懷,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把目光投向時代和社會,不斷從實踐和人民中汲取養分、豐富思想,為學生樹立有信仰、有理想、有擔當、有情懷的榜樣。
新冠肺炎疫情對于我們來說,確實是一場災難,但也是對學生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最好的課堂。作為思政教師,可以針對這場無硝煙的戰役開展一場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思政教師抓住防控疫情、全國一心攻堅克難的時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立志成才教育,引導學生學習報國。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推送奮戰在一線的“最美逆行者”,讓學生們看到鐘南山逆行武漢的壯舉;看到李蘭娟臉上的“最美痕跡”;看到他們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不能吃飯,不能喝水,臉上被口罩勒出了印痕,卻依然無怨無悔的付出;看到那么多的逆行者為了祖國人民的安危,舍小家為大家努力地奮戰在抗擊疫情的陣地上;看到無數的白衣天使,讓小家承載大愛,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遞著平凡而偉大的感人力量,從而引發學生內心的愛國情懷。
三、思維要新
澆花澆根,育人育心。思想政治工作其實就是做人的工作,就是幫助學生塑靈魂,樹“三觀”。這就要求思政教師探索新辦法,著力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轉變思維,多維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才能使思政課潤物無聲地給學生以人生啟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課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在成長中會面臨很多認知困惑,這就要求教師都用辯證思維加以引導,給予他們陽光雨露,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幫助他們樹立正確“三觀”,在不斷的判斷中培養科學思維、形成健康的價值觀。在日常教育中,筆者理直氣壯上好思政課,給學生正能量,不讓學生在思想上出問題。筆者注重科學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思政小課堂融合進到社會大課堂中去,在課堂上教育引導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際,巧妙地將“三觀”融入到教學中來,從而讓學生健康成長。
這學期初的一個課間,筆者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突然一位學生心急火燎地跑進來報告,說:“小蘭剛發下來的作業本不翼而飛,急得快哭了,而周圍的學生紛紛要求抓賊。”筆者通過冷眼觀察,發現小蘭后排的一名男生神情不安。于是,筆者在班上講了“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的做人道理,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又聯系實際,講當今社會,到處充滿誘惑,如果沒有抵制誘惑的免疫力,將來就有可能走上歧途。最后,筆者說:“我想拿作業本的孩子肯定是一時糊涂,順手把別人的作業本拿走,也許現在已經后悔了。沒關系,誰都不是一貫正確的,正如孔子所說‘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做錯了事不要緊,只要及時改正,依然是個好孩子。中午放學后,我相信小蘭的新作業本會回到她的課桌里,或者回到老師講桌的抽屜里,老師不想知道你是誰……”果然當天下午,此學生就悄悄地將作業本放回小蘭的課桌里。看到這作業本失而復得,想到那位學生從“拿”到“還”,筆者沒有指責,也沒有惱怒,而是經過巧妙的構思和設計,還抓住時機在班上說:“我不知道這個同學是誰,但他勇敢地以自己的行為洗滌了身上的污點。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回到我們可愛的集體中。”剎那間,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就這樣,道德觀念滲入到每個學生的心田。
四、視野要廣
“以其昏昏”,又怎能“使人昭昭”?俗話也說:“教師要有一桶水,才能教給學生半桶水。”思政課是一門綜合課程,涉及到眾多學科,知識面廣泛。作為思政課教師,要深入淺出地將道理講明白、講清楚,只有不斷學習,擴大自己的視野,增強自身專業素質。為此,在平時,筆者不單單僅限于掌握教材,教學生教材上的內容。為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筆者閱讀了大量書籍,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文化等,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每天留意時事新聞,還將本地紅色文化通過多渠道、多樣式地展現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五、自律要嚴
作為思政課教師,傳遞正能量,做到課上課下、校內校外、網上網下一致。江澤民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明確指出:“老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在學生的心目中,教師的話就是“圣旨”,可以說言出必聽。除此之外,教師的舉止也每時每刻影響著學生,他們都把教師當作是自己的榜樣,因而教師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進而染化學生。只有教師自身具備守信、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知廉恥懂榮辱等品質,才能影響學生也具備這些優秀品質。
六、人格要正
“親其師,信其道。”要想做一個讓學生欣賞、佩服、喜愛的思政教師,要想讓學生欣賞、喜愛自己,思政教師就應當是堂堂正正、作表率的人。正如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要為學生在言行舉止上樹立良好的榜樣,因為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學生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在學生中樹立積極的形象,贏得學生的好感。以身作則,是一名思政課教師的師德底線。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能里外不一,說一套做一套,應做學生的表率。因為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言行的示范者。假如教師的言行舉止不當,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教師是學生心目中的偶像,對教師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他們都會樂于或者刻意去模仿。但小學生辨別是非能力差,模仿能力強,他們的一切都來源于模仿家長教師。因此,教師必須以身作則,才能傳好言教好身。有一位教師,他經常教育學生:要守信。有一次期中考試到了,他在考試前為了鼓勵學生認真答題,反復檢查,讓學生考出理想的成績。他在考試前對全班學生承諾,假若本次考試能班級進入年級前二名,免去全班一個周末的作業。當成績出來后,他那個班剛好考了第二名,但到了周末時,他卻布置了作業,學生當面指出他不守信。那位教師非常尷尬。最后,那教師當場在班上承認自己的錯誤。看到這一幕,全班學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對這位教師更加尊敬了。他用實際行動,教會了學生守信,“正”了自己也“正”了學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為了將新時代的思政課越辦越好,為了培養有擔當的時代新人,為了成為一位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優秀思政教師,唯有認真踐行好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的“六要”。
參考文獻:
[1]張爍.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N].人民日報,2019-3-19(1).
責任編輯? 羅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