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輝
摘要:歷史就是在特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發生過的事,作為高中歷史教育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提升和強化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夯實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為學生個人成長和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高中歷史? 時空觀念? 滲透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已經重構,教學方法已然更新。采用有效策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生時空觀念的培養上,挖掘不同學生的內在潛能,是歷史教師的重要工作。為了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確保教學活動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教師要把時空觀念的培養貫穿到各個教學環節,幫助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開闊歷史視野,釋放歷史課程的學習活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過去的教學中,高中歷史教師都是采取填鴨式的知識講授方式。在這種講授模式下,教師占據課堂主導地位,而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這種教學模式雖然有助于教師把控教學進度,但是沒有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也不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對此,高中歷史教師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策略來調動學生歷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他們歷史學習興趣,讓他們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來分析、思考歷史知識,真正落實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如歷史教師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對歷史事件進行主動思考,還可以讓學生針對問題采取小組討論或者自己上網搜索資料的方式予以解決,進而調動他們對歷史知識學習的自主性,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大提升,從而提高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采取時空觀念,組織教學活動
高中歷史這門課程中包含的知識點零碎且繁多,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理解和記憶,由此很多學生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而產生畏懼心理,對歷史課程失去學習動力,這對課堂教學效果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為了能夠幫助學生對零碎的歷史知識進行學習和記憶,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采取時空觀念來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從而將零碎的知識串聯起來,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歷史知識。此外,教師采取時空觀念組織課堂教學的方法比較新穎,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學習歷史課程,進而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利用對比分析,突出不同歷史階段的特點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不同的歷史時間在不一樣的時間內就算具備一致的目的,也會形成不同的特點。對此,高中歷史教師可以利用歷史事件出現的次序對比分析和研究不同歷史階段表現出的特點,從而讓學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認識歷史這門課程。另外,在高中歷史課程學習中,因為歷史事件比較多,很多學生會混淆類似的歷史事件,而通過對不同歷史階段具備的特點進行對比分析,學生能夠對該歷史階段發生的歷史事件有一個準確掌握,從而避免出現混淆的情況。
四、明確歷史分期,把握時代特征
當前,高中歷史教材都是采取專題編著的方式編寫的,所以并沒有明確劃分歷史時間。在這種情況下,假設教師依然按照課本編寫來講解課程,對學生時間意識的培養是極為不利的,導致學生不能夠自主定位一些重要的時間信息。對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高中歷史教師需要準確分析歷史,并針對不同時期具備的時代特征進行分析,從而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歷史知識。
五、借助概括和分析,認識歷史
對歷史這門課程而言,在諸多邏輯中最基本的是時間邏輯。因為在不同的時間,人類社會的發展情況是不一樣的,然而某些不同時期出現的歷史事件具備相似性。歷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時候,將所要講解的歷史事件與具體的時間、地點,以及發生的歷史背景等相結合,能夠幫助學生產生更準確和深刻的認知。然后,教師可以整理和總結類似的歷史事件,讓學生分別分析出現的原因和發展的過程,幫助學生理清事情的發展順序,從而加深他們對歷史的認識,這對學生學習歷史這門課程有很大幫助。
六、多學科結合,培養學生的歷史時空思維
歷史這門課程屬于綜合性學科,它不但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和其他學科緊密相關。比如政治、地理等學科,在開展歷史課程教學的時候,經常能夠看到其他學科的影子。對此,歷史教師在課程講解的時候,可以摻雜一些相關的其他學科的知識,以此培養學生的歷史時空思維,進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和歷史學習能力。不過,這需要歷史教師在平時多了解和學習相關知識,提高自身的歷史文化基礎。教師還需要多閱讀和了解專業論文,提升歷史教學水平,實現現代與歷史知識的互相滲透。
七、構建歷史情境,進行角色扮演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和開展角色扮演的方式構建歷史情境,從而將學生代入當時的時空,并分析和理解歷史事件,這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精神與特點具有重要意義。如高中歷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中日甲午戰爭這一歷史事件進行角色扮演,讓不同的學生分別扮演李鴻章、日本浪人、慈禧太后、鄧世昌等歷史人員。對不同的角色,學生能夠根據自身意愿進行選擇,在確定角色之后,他們需要按照自己對歷史人物的理解來表演和呈現。在學生表演完成之后,教師需要讓他們敘述歷史事件,然后向他們提問:“對李鴻章和鄧世昌這兩個人,你是怎么看待和評價的?”從而引導學生給予歷史人物一個客觀的評價。另外,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戰爭爆發的原因,從而有效培養他們的時空觀念和歷史思維。
八、巧用故事敘述,培養學生時空觀念
在高中歷史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理解和記憶很多知識。不過,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采取重復閱讀和背誦的方式來記憶知識點,雖然這種記憶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知識的記憶,但是學生的記憶并不牢固。對此,歷史教師可以采取故事的形式把課本中包含的歷史知識串聯到一起,然后為學生講解,這和過去學生采取機械背誦記憶知識的方式相對比,明顯趣味性更高一些。同時,這種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時間線,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時空觀念,提升學生記憶歷史知識的牢固性。
九、利用課堂練習,培養學生的時序意識
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對高一的學生,要想讓他們將所學習的歷史時間進行對應,具有較大的難度,要想在這一基礎上對不同歷史事件之間的關聯理清楚會更加困難,這就表明學生不具備良好的時序意識。對此,高中歷史教師需要利用課堂練習進行培養。在課堂教學中,課堂練習環節占據重要地位,有利于幫助學生記憶和掌握基礎知識,復習和鞏固所學習的內容。因此,學生在做課堂練習的時候,不僅需要掌握題目所考查的知識點,還需要通過練習掌握解題技巧,這對學生時序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在教學“紅軍長征”時,如果學生只是閱讀課本,則很難對長征的艱難產生深切的體會。這時,教師可以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充分利用多媒體播放當時紅軍長征的電影片段,或者帶領學生到當地歷史博物館去參觀,以此讓學生體會當時紅軍的艱難,完善他們的歷史知識體系。
在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非常重要。對此,教師應該給予足夠重視,并在教學中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從而培養學生的歷史時空觀念,提升他們的歷史水平。
參考文獻:
[1]許榕清.高中歷史教學高中生時空觀念素養的培養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9(23).
[2]吳新枚.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培養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9(21).
[3]張艷梅.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歷史核心素養之時空觀念的培養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
[4]孫蓉.高中歷史教學中時空觀念的培養問題研究[D].天水:天水師范學院,2018.
(作者單位:江西省新余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