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金馬小學教育集團 李萍
集團化辦學模式的產生,其目的是為了實現校際之間的均衡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師資隊伍的發展壯大與深度融合無疑是實現各校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金馬小學教育集團成立于2015年8月,是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中應運而生的教育均衡發展共同體,它包括金馬校區、小馬校區和大馬校區,三個校區法人統一、位置相鄰。如何實現集團內部三個校區間的師資深度融合呢?金馬小學教育集團緊緊抓住師資培養的主導優勢,采用強校帶動弱校的管理模式,實現集團內部師資深度融合,促進了各校區高質量發展。
自集團成立之日起,金馬小學堅持“派駐執行校長+年級整體流動”的方式,為大馬、小馬兩所城中村學校輸入師資團隊力量。2020年,金馬和小馬兩個校區實現了全學段的整體融合,一、二、三年級分布在金馬校區,四、五年級分布在小馬校區,集團六年級所有師資及全部學生融合在大馬校區。物理空間的統籌整合為教師的深度融合創造了條件,為學生創設了優質的教育共享環境,解決了家長期待子女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的問題。以小馬校區為例,硬件設施的日趨完善,各功能室的齊全配備,與金馬校區的全方位融合,使得小馬校區的規模成倍增長,結束了十余年不增加一位新教師的狀況。
隨著龍頭學校金馬小學的師資力量分赴各個分校區幫扶帶動,金馬校區的師資被攤薄,發展顯得捉襟見肘。一時間,對金馬校區的發展無疑是很大的沖擊,同時流動出去的教師奔波于各校區之間,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疲倦。此時,信息技術給予了有力的支撐,為師資融合做足了保障。以疫情期間師資融合為例,集團以年級和學科為單位,進行線上研修,領導班子分別深入相對應年級和學科一同鉆研疫情期間的教育教學。一是線上“名師課堂+雙師輔導”。集團有效利用名師的優勢,以年級為單位開展了“名師課堂+雙師輔導”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網絡平臺在集團內共享名師資源,實現同年級名師聯播直播講授新課,本班教師輔導重難點,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三個校區統一了教學進度、教學目標、教學研修,又最大限度發揮了名師的作用。二是大數據精準指導教育教學。金馬小學教育集團充分利用釘釘云課堂、網閱系統進行在線測試,并通過大數據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進一步推動教師教學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學科而異。通過小程序設計調查問卷,并對搜集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學校進一步關注學生及家長疫情期間的心理狀態,開設了主題心理課,對學生和家長進行心理疏導。
各校區執行校長和流動教師把誠雅文化、先進的教學理念、金馬人驍騰爭先的團隊凝聚力帶到分校區,影響著分校區的師生,使得兩個分校區從整體上、理念上與金馬小學達到了宏觀層面的融合。隨著培訓力度的增強、教育理念的深化、辦學文化的延伸,分校區師資的向心力進一步得到凝聚。一是全員培訓促教師全面發展。集團高度重視全員培訓,既開展了針對全員的共性培訓課程,又有針對不同學科和班級管理的專題培訓。此外,還以“學科深度教研”為經,以“年級精準教研”為緯,多角度、全方位組織教研活動。二是青藍有約促教師持續發展。集團充分發揮名師的優勢,實行青藍有約工程,為各校區的青年教師成長提供了智囊背景和支持系統。三是與高校合作促教師科研發展。學校與河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簽訂了合作協議,師大為我校教師提供理論輔導,我校為其提供實踐基地。學校依托師大為集團內230名教師量身定做專屬培訓,大大激發了教師主動科研、主動成長、主動發展的教育生命力。四是以特色培訓促教師個性發展。學校通過借助有影響力的專業培訓機構的力量,對教師進行特色培訓。比如,與“最強大腦”欄目合作,提升教師記憶力;與市博物館聯系,讓教師走進博物館做志愿講解員,了解文物知識,提升人文素養;引入“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項目,為教師提供專業發展的特色化服務。
以項目組為單位深入科研,是一種沒有流動又無時無刻不在流動的深度融合方式,它有助于發揮領袖教師的專業帶動作用,積極促進其學術能量在全體教師中延伸拓展。所謂的領袖教師指的是具備科研能力、擁有學術影響和專業成果的集團教師。領袖教師明確項目組的科研方向,在集團內以“自愿報名+明確成員優勢+合理的年齡結構”為原則,招募項目組成員。集團為領袖教師賦權,為全體教師賦能,鼓勵大家多學習、勤讀書,由經驗層面上升至理論與經驗有機結合的高質量教育層面,從而形成了人人向上、人人向專、人人向精的專業化發展趨勢。例如,金馬校區的張安老師作為思政項目組的領袖教師,帶領思政項目組梳理出了“12446”的小學課程思政踐行密碼。大馬校區的王亞娜老師作為體育項目組的領袖老師,帶領田徑教師隊伍搞研究,科學訓練,使得集團連續兩年在區運會中奪得冠軍。
各項目組培育的“共性+個性”的校本課程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金馬小學教育集團有“馬的歷史文化”“畢業中的感恩文化”“數學中的智慧文化”“博物館中的愛國文化”等共性課程。大馬校區和小馬校區分別利用其優勢開設了“大馬村歷史文化”“小馬村歷史文化”等個性化課程。金馬校區借助家長從事不同行業的優勢,開設了“職業文化”教育課程。在“以生為本、深度探究”理念的指導下,各項目組不斷實踐、反復推敲研究,確定了融合信息技術的“S3E”新型教與學模式。課前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為學生的深度學習搭建平臺;課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小組合作,讓學生主動學習、學會思考、深度探究;課后通過拓展延伸、實踐作業、跨學科融合等多元化手段實現個性化發展。
以項目組為單元的管理方式,充分調動了領袖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使得集團由行政化管理逐漸向科研化管理邁進。這種扁平化的管理模式,減少了管理中繁瑣無效的程序。集團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各校區、各學科、各年級之間的無縫隙交流,提升了管理效率。師資隊伍深度融合為集團化辦學搭建了高速發展的立交橋,激發了教師的成長活力,促進了教師全面成長,實現了集團內部各校區的均衡發展、活力發展、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