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顏紅 劉潤民
(1.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 浙江金華 321004;2.紹興職業(yè)技術學院 浙江紹興 312000)
根據(jù)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展,教育部針對教育改革發(fā)展工作提出: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加大心理援助力度,要關心學生身心健康,開展心理輔導服務,減輕師生疫情所致的心理影響,推動維護校園安全和社會穩(wěn)定[1]。可見,新冠疫情影響下,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備受社會和教育部門關注。《“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指出,加大全民心理健康科普宣傳力度,提升心理健康素養(yǎng)[2]。這些政策和文件都表明,國家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日益提升,提升立德樹人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促進學生的健康心理發(fā)展愈加關鍵。
學生小A為因抑郁癥休學學生,休學前有多門功課不及格,家庭條件一般,1個月前提出復學申請,自述復學前期焦慮、恐懼心理非常明顯,睡不好覺,壓抑無助,害怕專業(yè)課學習尤其是數(shù)學和人際關系問題,目前主動向輔導員坦露自己不打算復學了,這個專業(yè)也不喜歡,準備去打工賺錢。
此例反映的是因抑郁情緒障礙而導致的復學前心理焦慮問題,加上疫情的發(fā)展影響,焦慮心理更加突出,另外,未休學之前也有多門課程掛科的情況,體現(xiàn)出專業(yè)不認同、學業(yè)問題、人際關系問題。
1.如何幫助小A克服心理障礙,克服阻抗,適應復學后學習生活;
2.如何引導小A重拾信心,搭建社會支持系統(tǒng),找到自我的價值,回歸正確的成長軌道。
主動與休學前的班主任溝通,掌握了解小A實際情況。第一時間與小A休學前班主任溝通聯(lián)系,了解到學生休學前存在抑郁情緒,媽媽在學校附近陪讀,藥物一直有吃,可能因為藥物的原因身體發(fā)胖了很多,平時學習上專業(yè)課跟不上。
及時與復學后班主任對接溝通,縮減學生復學適應期。同時和復學后班主任溝通交流小A情況,復學前期的焦慮情緒等,和班主任一起針對小A的專業(yè)學習困難提供專業(yè)一對一幫扶,寢室安排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盡可能減少焦慮和適應期。
積極與學生家長溝通,跟進學生心理狀態(tài)。主動和學生家長溝通了解學生在家的實際情況和康復情況,跟進學生的心理狀況,小A的父母也希望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使小A去上學,健康成長。
積極傾聽。做小A的忠實傾聽者,理解小A,達到共情,同時注意談話技巧,充分運用傾聽、共情,給予正確的引導,幫助小A更全面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啟發(fā)自主思考思維。
適時關注。和小A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互動,對她的動態(tài)進行評論、點贊、互動,有效開展陪伴式輔導,逐步建立信任關系,不過分關注,適度保持距離。慢慢的,小A愿意主動分享自己的心情、情感等。鼓勵小A主動咨詢心理醫(yī)生,通過談心談話,讓小A正確認識和了解心理咨詢。
共享交流。建立寢室—班級—學校—家庭全方位幫扶體系,寢室室友做好溝通交流,創(chuàng)建良好氛圍,用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去感染小A,以此消除緊張與恐懼心理,營造輕松、平和氣氛、穩(wěn)定情緒,讓寢室室友的關心和關注浸潤到學生學習的點點滴滴。
陪伴學生。把握學習期間和實習期間,主動聯(lián)系學生,積極詢問學生情況,與小A建立信任后,在正向引導和激勵下,讓小A在自我思考和分析中找到問題的癥結(jié),幫助小A學會反思、學會積極暗示;針對小A的情況,學習方面,內(nèi)部幫助小A建立積極的心理暗示,一步一步克服學業(yè)心理恐懼和社交心理恐懼;外部請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做好學業(yè)幫扶,給小A在學習上克服自卑感,建立學業(yè)和專業(yè)自信心。
引導學生。積極引導學生正面面對問題,不逃避,不躲避,詢問學生如何做才會最好,給予學生正向的引導和激勵,及時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心理困擾,讓學生學會自我分析,一步一步改變自我、理解自我,耐心疏導,真誠感化。
幫促學生,跟進學生心理狀態(tài)。一次咨詢,一次幫扶解決不了最終問題,持續(xù)跟進小A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業(yè)狀態(tài),同時生活上多關心,在陪伴和鼓勵中幫助小A獲得支持的力量,建立維持情緒溫暖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使其逐步形成積極樂觀的心理素質(zhì),小A漸漸地也越來越陽光,與同室友相處得越來越和諧愉快。
做好學工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學會觀察學生,思學生所思,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才能更能深入地了解學生。當學生出現(xiàn)不良情緒反應時,老師要把握關鍵時間節(jié)點,多陪伴學生、多鼓勵學生、多支持學生、在生活上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心理素質(zhì),用愛心、真心、誠心、細心、耐心教育學生、陪伴學生。
輔導員在政治上是旗幟,學業(yè)上是導師,品行上是典范,情感上是朋友,做人上是偶像,輔導員要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及時掌握關鍵信息來源,科學研判,思想上進行有深度的引導,牢牢守住學生的心理健康防線,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與學生一起成長。
科學研究證明,良好的社會支持是高職學生抑郁癥患者的保護性因素,有利于高職學生抑郁癥患者的康復。充分利用朋輩群體力量,發(fā)揮朋輩互助,做到重點時期重點關注;同時充分發(fā)揮心理中心力量,讓學生正確認識和了解心理咨詢;加強家校溝通,建立寢室—班級—學校—家庭全方位幫扶體系,聯(lián)動構(gòu)建支持,科學幫教幫扶,促進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