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立靖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希賢小學 廣東廣州 510900)
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任務是為小學生打好數學的基礎,同時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隨著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進步,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滿足不了目前的教學要求,微課是一種能夠滿足新課改要求的現代化教學方式,被廣泛運用。教師在運用微課時需要從各個方面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教學效率。
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優化。微課是一種現代化教學方式,教師利用微課輔助教學不僅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興趣盎然,對概念的含義,公式的推導過程,計算的原理,幾何型體的空間觀念的建立等,學習起來會更加容易、簡單,理解得更加透徹、深刻。例如,學習觀察物體時,面對抽象的物體圖案,小學生的空間觀念還沒有建立起來,常常會忽略掉某一個面。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進行展示,并讓圖像能夠轉動起來,讓學生再去觀察物體具體面有哪些,并講述出自己所觀察到的面有哪些,進而想象出圖像的立體形式。利用微課輔助教學,學生會覺得學習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會感到學習很輕松,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會學得更好,對知識的掌握會更牢固,它更是老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打造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時,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維就敏捷靈活。興趣能使學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例如,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第4課時“體積與體積單位”(自主學習)時,我緊緊結合學生所熟悉的《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入課題,讓學生回憶并講故事,在學生講完故事后我提出問題:為什么烏鴉最后能喝到水?學生各種回答都有,于是我及時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烏鴉喝水的微課視頻,通過直觀、動感的視頻,學生很快就發現到了:由于石頭占去了水的空間,導致水上漲了起來,所以烏鴉能喝到水,繼而順利地把學生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同時,微課的動畫效果激發起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學習,提高了數學教學效率[2]。
數學教學中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共性的知識內容,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中難以發現其規律,這些知識和內容往往就是一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這時教師可適時地播放微課,把這些知識通過動態的視頻很好地呈現出來,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給學生以鮮明、形象的直觀視覺,化枯燥為生動,化難為易,使學生迅速地理解并掌握了知識,從而解決教學的重點,突破教學的難點。例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學生對生活中的角的認識比較模糊,這時,教師可給學生播放自己制作好的微課視頻:出示實物“紅領巾”“數學書”等生活實物,通過動畫光點的閃爍,閃動實物上角的形狀,然后把實物去掉,只剩下角的輪廓,抽象出幾何角,在多個幾何角出示后,再引導學生抽象出這些角的共同特點,通過生動、直觀的演示加生動解說的微課視頻,學生很快就掌握了角的特征,也突破了本課的難點和重點,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3]。
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在緊張的課堂學習過程中容易感到疲倦,加上學生間的接受能力、學習能力有差異,導致每個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各有不同。對于接受能力較薄弱、學習力差的學生,教師要給學生進行課外輔導,可以通過微課,讓學生反復地觀看自己沒有掌握的知識點,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觀看進度和觀看次數,直到完全掌握所學內容。例如,學習多邊形的面積時,由于幾何型體知識相對抽象,不好理解,特別是幾何型體的公式推導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后,很多學生還是不甚了解,個別學生甚至感到迷茫,這時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反復播放微課,讓學生反復觀看,觀看到有疑問的地方也可暫停下來一起討論,通過反復的觀看加上老師適當的輔導,學生最終都能理解多邊形公式的推導過程。通過微課的課后補充學習,學生的學習質量也得到了保證[4]。
總而言之,微課不僅是時代進步、科技發展的產物,也是新課改下的一種高效授課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運用教學資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