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勇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勝浦實驗小學 江蘇蘇州 215126)
五育包含德、智、體、美、勞幾個基本板塊。在五育的發展中,任何一個板塊都不是獨立于其他存在、更不是暫時存在的。它們的發展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到長遠的作用,可為學生的人生走向奠定“基調”,五育中的每一項雖然都有自己的學科體系,但當它們相互作用之時,對孩子認知能力的培養、創新思維的發展、學科技能的掌握就會起著意想不到的作用。
德育教育本就是來源自生活再運用到生活中。體育課堂就是進行德育教育的有效媒介。體育課程更多的是課堂活動課,這需要學生進行各種體育訓練,并且要求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培養其競賽精神等。在訓練的整個過程中,學生的各項內外在能力,忍耐力、毅力、堅持等,均可以在體育課程中得到有效提高,使其在不斷的體育訓練過程中正確認識自己,挖掘自身的各項潛能。在體育課程活動中,學生的競爭意識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團隊合作的體育項目中可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精神。由此可知,體育課程與德育教育不能夠脫離開來,兩者是相輔相成、相互協調、共同發展、共同促進的關系。教師更應該把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并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能力,正確、高效引導孩子的德育發展,教師也應該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自身的素質與學科能力。
例如,學生的課程大多是理論課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受到的知識相對單調、課堂教學模式也比較單調。但體育課程的形式與構成是相對獨立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生在體育訓練課程里、在各項體育運動中學習知識,體育課程本身就是一個發展德育的優良平臺,在比賽中、平時的訓練中,學生可以學到如何進行良性競爭、感受到團隊合作的力量等。
即便是現在的小學體育課程與德育教育的發展是互為表里的關系,但是在我們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在小學體育課程里的滲透還是不能夠完全覆蓋到每一位學生,對個別學生與個別現象還存在著漏洞與被忽略的地方、德育滲透優勢無法突顯、形式單調,流于形式與表面的教育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促進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雖然在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契機很多,但學校開展的體育課程大多數還是以簡單的體育訓練為主,目的僅僅是強身健體,并沒有融入太多的德育啟發,導致德育在體育學科中的啟發潛能并沒有被充分挖掘出來,學生課程學習中的德育滲透被忽略、其作用功能被沖淡、被削減。其次,體育教學中德育教育的功能并沒有被突顯出來,體育教學與其他學科雖有相同的育人目標,但大程度上還是有較大不同,其主要的呈現方式是在戶外進行教學活動,體育課程的安排比較豐富、富有多樣性與趣味性,在教學過程中[2],學科教師更多的是去關注學生的課堂目標是否能夠完成、動作要求是否達標,比賽是否能獲勝,本質上并沒有達到德育的要求。小學體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缺失、枯燥、浮于表面。德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對學生思想道德、高尚道德情操的培養,不應該是空洞的、枯燥的、浮于表面的。對于如何改善這一現象,便成為了教育行業需要共同努力解決的問題[3]。
例如,在健美操這項運動的學習中,由于它本身的規范性,學生如果一味地按照教師給出的節奏整齊劃一地進行練習,可能時間一長會招致學生的排斥與厭煩,喪失這項活動的活潑性,也不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因此,針對這種狀況,教師可以在教學初期讓學生先按照自己的節奏與理解去剖析練習健美操,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對健美操這項運動的濃厚興趣,并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特點。再如,教師可以在正式教授課程前,拿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意愿與理解去展開本節體育課的學習。自由練習,互相監督,指出相互的問題并加以改正。這樣不僅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還能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更為重要的是,能讓學生發展屬于他們本身的個性特點,有助于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發展;有助于學生更全面的個性發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更為明顯的向師性,教師在這一階段對小學生的教育引導與品格養成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小學生在這一時期具有非常明顯的向師性。對此,教師應該以身作則,做到不遲到,不早退,對全體學生一視同仁,所有人都應該接受班級規則的監督。這樣的做法無形中可以教給學生規矩的重要性。無規矩不成方圓,教師應該牢記這一點,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小學正是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的重要階段。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還能夠激發他們的潛力,繼而在提高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促進師生共同發展。
體育教育不同于其他的專業課學習。體育教育本身就含有非常多元化的教育契機。在一個個比賽中,可以教導學生進行良性競爭。還可以告訴他們,需要樹立堅持不懈的毅力、樹立正確的三觀,協調發展自身的能力與特點。體育課堂有很多進行德育教育的契機。教師應該和同學們一起拓展、完善德育教育。例如,在一次長跑比賽或者一次接力比賽中,每一個隊員都是非常優秀的,學生們不應該因為個人的小小成功、勝利,就滋生驕傲自滿的心理,應該通過合作培養其默契,共同為了班級榮譽而競爭,以此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參與感和團結協作能力[4]。
體育課堂上有很多細節。如果教師可以有效發掘與利用這些細節,將其轉化為德育教育的資源一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體育課上,學生們可能會被安排去取還器材。對于主動去為班級服務的同學,教師可以進行獎勵。對于不愿意整理體育器材的學生,教師可以利用熱心的同學對其進行鼓勵與幫助,起到激勵、促進的作用。也可以用這些正能量去激勵那些不愛勞動的學生。教師要讓他們向這些同學學習,使其養成愛勞動、樂于幫助別人的好習慣。體育課堂相對開放,沒有太多的束縛,這就導致學生的行為有可能比較散漫。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也可以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讓他們知道體育課堂在學習體系中同樣重要。
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德育教育和各科的學習都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每一個學科都不能脫離德育教育而單獨存在。德育教育是學生需要終生學習的一門學科。小學生的自制力不強,自覺性不高,德育教育在這個時期就尤為重要。所以,教師要通過以上幾大方面,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