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維偉
(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綜合職教中心 河北唐山 063000)
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規模逐漸擴大,高等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變成了“平民教育”。特別是隨著高職大學的擴大,中職學校對學生的吸引力變得越來越小,學生的質量和數量都有各自程度的下降。學生的生源質量下降,導致學生的英語質量一般比較低,而且有的中職學院和技術性大學只注重技術應用類專業教育,特別是對社會就業前景較好的技術工種專業教育比較重視,而對于英語教育的重視程度非常有限。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革新中職學校的英語教育,對提高中職學校學生的英語素質,提高畢業生的社會競爭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的技術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等職業學校是以就業為基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這個定位使得很多中職學校重視對專業課程的研究,忽視了基礎學科。例如,對英語對學生職業能力和素質培養所起的作用認識不足。在大部分中職院校,學生接受的英語課都是一樣的。所選英語文本也幾乎相同,無法區分不同專業的不同特點。另外,對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評價缺乏定量有效的審查標準,都是以等級考試合格率作為衡量英語教育成果的唯一標準。因此,很多教師和學生采用應試教育的教法和學法來學習英語。這種不明確的英語教育目標實際上偏離了開設英語課的最終目的,不利于培養中職學校的高素質綜合人才。
中職學校需要不斷向社會提供技術人才,但很多中職英語教師能力有限,不能在教育中對英語課程做更出深入的研究,不能引導學生探索更深層的英語知識。一些中職教師認為英語對中職學生將來的就業影響不大,僅將之作為中職的附屬課程。特別是很多中職教師在取得專業資格后,都有了穩定的工作,對自身教育水平的提高持懶惰態度。教師專業知識的發展有限,只有有利的教育條件,而教學卻不更新、不優化,學生的英語水平自然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在新的教育大背景下,互聯網科技發達,各種信息的吸收都很方便,在中職英語創新教育中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中職學校的條件比較有利,各種信息化技術軟件硬件齊全,但教學還是以傳統方式為主。中職學生本來年齡就不大,專業的就業訓練一直強調社會就業形勢嚴峻,學生對進入社會有著緊張感,導致學生對專業知識的學習沒有積極性。日常職業化教育本來就壓抑了學生的天性,還需要刻意應付英語學習,講解老師的英語課程沉悶枯燥,沒有任何創新教育,學生的英語基礎知識比較差,思想容易拉開差距,課堂紀律散漫,很難提高學習興趣。
隨著教育的不斷發展,中職英語課堂上出現了很多問題。針對目前中職學校英語教育的問題,教師應該不斷解放學生的思想,開闊學生的視野,對學生的未來和學校的發展負責,革新中職學校的英語教育手段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英語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可以促進中職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中等職業學校主要針對的是就業環境,對文化課并沒有特別重視。在文化課程教育中,教師的專業性和積極性不高。要在中職英語教育中開展創新,首先必須構建適合英語教育發展的環境,教師應該利用智能校園的便利條件,在中職學生完成職業課程后可以帶學生去上英語知識交流活動的課程。在廣闊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思想不受束縛,緊張的身體也能得到放松。通過構建英語輕松的教室,從學生個性化的角度開展英語課程教育的課外拓展,讓學生自由討論和交流學習,并根據角色給予教育,讓學生不再覺得英語乏味,可以集中精力學習英語并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例如,在開展英語課的時候,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上網查找資料,看看自己的專業用英語怎么表達,然后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用英語表達所學專業相關的其他單詞,簡單地造句,進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或者在寬敞的操場里玩活躍身體的小游戲,讓學生在的學習中得到思想和身體的自由。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玩游戲,也可以進行熱身活動。這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積極的影響,可以使學生很容易地進入英語學習的主題[1]。
中等職業的學生來學校是為了學習專業技術,進而可以成功踏入社會。很多學生從初中開始進入校園,為了就職活動進行職業訓練。中職學生尚處于青春期階段,思維邏輯都在不斷的開發中。在新形勢下,中職英語教師應該積極提升自己的英語教學水平,并進行一些升格考試訓練,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發展。
中職學生基本上能夠熟練操作電腦。很多英語語法知識可以利用電腦進行強化練習。在進行中職系統化專業知識訓練時,教師可以利用電腦對英語教育開展創新教育。這樣,在學生充分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2]。
當前,計算機應用很受歡迎。例如,在IT、電子商務、會計等專業,計算機是必須具備的課程教育硬件。現在學校為了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禁止學生帶著手機進入教室。傳統的高中以紙質教科書為中心,十分重視文化知識。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按以前那樣來學習教科書中的知識,由于受到的限制太大,學生得不到更多的教育資源和信息,不如中職校園方便。在新形勢下,中職學校可以利用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利用網絡共享的開放性,開展英語教育革新,進而充分實現中職學生的英語創新教育。
學生可以利用電腦,利用各種英語學習軟件、教學視頻或多媒體,接觸全英語字幕的電影,此舉可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讓學生在看電影的輕松氛圍下體會英語的魅力,同時,教師應該主動讓學生學習英語。這樣不僅能拓寬學生的英語視野,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競爭力[3]。
英語學習注重實踐、注重運用。隨著國際交流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外國裝備進入中國市場,在生產過程中使用英語的機會大大增加,這就對英語教育和學生的英語學習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職學校的英語教育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的培養,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擴大英語教室,努力創造濃厚的英語學習環境。教師也可以利用英語角和英語廣播等平臺,增加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各種形式的英語比賽,創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比如,通過英語詩歌朗讀比賽、英語歌唱大賽、英語演講比賽以及英語晚會等活動,為學生創造充分利用英語交流的環境,讓學生在真正的英語環境中學習。與此同時,在課堂外提高學生所學的技能,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學生積極使用英語的積極性,反過來也有助于提高英語教育的質量[4]。
中職學校在招生時所設定的分數比較低,因此學生的入學分數參差不齊,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各不相同,在認知水平、知識吸收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為了減少中職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差異,教師應該恰當地進行教學,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同時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在教育中積極應用。另外,教師應密切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并根據他們的學習成績進行分層教學,努力讓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向學習成績較高的學生靠齊,學習成績較好的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高,盡力滿足學生自身的學習需要,同時防止學生由于成績的差異而導致自信心喪失。
教師可以初步根據學生的入學成績進行分班教學,并每隔半月進行一次英語測試,包括口語、聽力、筆試等,根據綜合成績進行重新排名,以此作為重新分班教學的依據。分組合作能讓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與較差的學生進行組合,在相互幫助中實現共同進步。此外,利用好課余時間,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適當的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進而實現新形勢下中職英語教育教學的創新對策研究。
社會在進步,教育也在不斷發展。目前,中職英語是中職學生的必修課程,但由于各個學校在教育理念、教學觀念、教學設施、教學主體、教學方法等方面出現了差異,導致中職英語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為了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課程的學習,教師應該著眼于轉變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的,改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又能推動新形勢下中職英語教學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