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輝
(山東省日照市科技中等專業學校 山東日照 276800)
隨著“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會的全面召開,提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所以,中職體育教學工作不僅要承擔著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重任,還要注重學生自身道德素質的全面發展。目前,中職學生處在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還不健全的年齡段,對生活的認識不足,很難梳理社會浪潮所帶來的積極主流及消極主流。同時,他們處于一個網絡時代信息龐雜萬變的信息時代,因年齡較小、社會認知能力較差,很難辨別真假,形成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不良嗜好或者在網絡中迷失自我。所以,在中職體育教育教學中,首先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身心健康、心理素質、學習能力、性格特點及自身特長,然后制定適合學生的體育教學方案,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教師在探究體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還要注意將德育教育充分融入其中。比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德育”為支點開展師生互動活動。強化德育滲透,不僅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還有利于提高學生職業綜合能力,也有助于學生職責道德素養的全面發展。充分把德育教育融入中職體育課堂,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道德品質,還可以為學生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1]。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德育教育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同時,為了提高學生對德育教育的重視,在中職課堂上開展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中職體育教育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但當前,中職體育課堂開展德育教育的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教學模式單一及教育方式不夠合理等,這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比如,導致學生社會責任感較低、道德素質發展較低以及身心發展畸形。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必須將德育教育作為切入點,融合進體育教學模式,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及道德品質發展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社會觀的養成。
在中職體育課堂上開展德育教育,不僅能提升中職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使學生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還能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及控制情緒的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養成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正確處理個人、集體以及國家之間的利益,為社會主義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體育課堂不僅是傳授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的主要途徑,還是進行德育教育滲透的重要途徑。我們可以通過對體育課堂常規化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在滲透過程中,很大一方面取決于教師的安排。因為在體育教學模式中,教師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體質、特長及身心狀態,然后再制定一個比較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而在制定體育教學方案的過程中,如何將德育教育滲透在體育教學中,這就需要教師進行細致的分析和安排。眾所周知,課堂常規是體育課堂的教學基本要求,因為有效的課堂常規不僅能反映出學生較好的精神面貌,還能很大程度上體現出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及基本素養。好的基本素養也需要教師不斷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發展。比如,在學生準備熱身動作時,師生之間的相互問好、要求學生站好遵守紀律等語言上的引導,能讓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禮貌相處,在團隊中遵守組織紀律等一些基本素養。在實踐教學中也可以發現學生的改變以及學生仍然存在的一些問題,這時身為教師就要做到“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的原則,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改正和鼓勵,促進師生間的互相尊重。
根據定義解釋組織教學,是指教師在授課前要調劑好學生的狀態使之能跟隨教師的講授理解或稱之為學會其講授的內容,它不僅是授課前的特定階段,也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教學組織”則是為使教學有效高效,在人力資源上使教者、學者以及二者之間建立有效聯系的人為組合,是偏正詞組“教學的組織”,這里僅指教室內學生之間基于學習內容而做的角色分工和合作的關系。而通俗點來說,組織教學就是指把各個教學板塊進行有序的銜接,從而保障教師教學以及課堂的全面性和高效率。比如,在體育課堂上,教師會讓學生在進行鍛煉的同時,組織調動隊形完成各個教學內容之間的相互轉換。而在這個轉換的過程中,“有序”是進行一切轉換的有效保障,因為它既可以保證轉換的有序進行,也可以提高體育教學效率,促進德育教育的學習。也可以在訓練完后通過讓學生整理體育器材,并按器材屬性以及順序先后進行分類收納,充分體現教學過程中的“有序性”,從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收納管理能力。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有序教學的優點,從而讓學生明白良好秩序所帶來的便利以及遵章守法的重要性,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并提升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修養,充分利用“有序性”的教學特點,將德育教育全面滲透到中職體育教學組織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自我素養及職業道德修養。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特長及教學內容來設置一些體育游戲讓學生參加互動,從而達到“調劑”課堂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練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體育教學課堂的高效性;教學比賽不僅是體育課堂的調味劑,也是學習效果應用于實踐的具體表現。充分利用體育游戲與教學比賽的實踐活動,可以充分將德育教育滲透到中職體育教育教學中,從而增強學生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思想政治品德。在中職體育課堂中,體育游戲與教學比賽都是進行德育滲透最直接的表現方法之一。教師可以通過設定一些具有障礙性的游戲,來培養學生果斷勇敢的精神品質。比如,在“砸地鼠”的游戲中,要在地鼠出現的同時迅速做出果斷的決定,由此能夠培養學生果斷勇敢的應變能力以及注意力集中的做事態度。再如,拔河游戲,需要依靠集體力量來完成,由此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及集體主義精神。在設定體育游戲與教育比賽的實踐活動中,同時設定的也有相關的游戲規則。因為中職生存在自我管控能力較差、沒有時間觀念、不愛學習及紀律觀念薄弱等問題,而設定一定的游戲規則不僅能約束學生的行為,也能讓學生在比賽過程中遵守比賽規則。在比賽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樹立“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比賽意識,并讓學生明白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的道理,從而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在體育游戲與教學比賽的過程中,使德育教學更加全面自然地滲透到中職體育教學中[2]。
就中職體育教學的德育滲透而言,應該把學生道德素質的全面發展作為支點,進行體育教育教學等一系列安排活動。教師也可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針對課上教學內容,廣泛搜索相關比賽視頻及圖片,幫助學生更加了解體育教學內容以及體育運動中運動員應該具備的一些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體育道德水平。同時,要教育學生只有尊重愛護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愛護的道理。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要提前熟悉教材、深入教材、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教育因素,然后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發展方向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恰當的德育教育滲透。在教學滲透過程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并不斷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面進行思考和鍛煉,讓他們在實踐中獲得收獲,從而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以及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也要注重提升學生發現美、愛好美及追求美好事物的能力。
綜上所述,將德育教育與中職體育教學相結合,既能通過體育教學強健學生體魄,又能通過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及樹立正確三觀。在體育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是順應新時代潮流的發展,也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升,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踐行德育教育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艱巨的工程,在完成這項工程的同時,需要全員齊心協力、共同參與、全程管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積極更新教學理念,時刻謹記“以德育人”的教學方針。同時,中職體育教學應始終堅持以德育教育為先的理念,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環境,開展真實有效的與德育教育相關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身體健康、體魄強健以及思想道德品質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