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霖霖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 四川成都 611731)
2020年伊始,各大高校紛紛通知學生延期返校上課。隨著教育部發布《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1],網絡課程成為各高校的主要教學途徑。在這一特殊背景下,原本屬于輔助教學手段的在線教學、“慕課”等方式不得不承擔起主要教學功能,“網課”的優勢得以體現。而“翻轉課堂”作為近幾年高校重點發展的教學形式,從其本身特點來看與在線教學和“慕課”都有比較高的相適性。隨著網絡課程的持續開展,“慕課”與“翻轉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得到了充分的應用,客觀上為“翻轉課堂”的推進創造了條件。在這一背景下,本文將以大部分高校都有開設的信息素養課程為例,探討“網課”背景下“翻轉課堂”在信息素養課程中的應用情況,總結其中的經驗與不足,為推進“翻轉課堂”在信息素養課程教學中的常態化提供幫助。
在“翻轉課堂”概念引入國內不久,就有研究者開始探討如何將“翻轉課堂”應用到文檢課中來。如中山大學圖書館的朱偉麗就根據“翻轉課堂”的內涵和教學模式,提出文檢課“翻轉課堂”教學的具體實現方案[2]。其后,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者注意到“翻轉課堂”與信息素養課程的相適性,在理論和實證兩方面都有一定數量的研究發表出來,“翻轉課堂”在信息素養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逐漸體現出來。
從大多數研究來看,“翻轉課堂”教學手段的實施通常需要與其他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如實證研究中,許多研究者將“翻轉課堂”與問題導向法結合起來,通過小組討論或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但是在課堂部分還是主依托傳統課堂的特點,以教師和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能面對面交流為基礎進行設計。而網絡課程因其在線交流的局限性,組織課堂討論難度較大,小組討論等教學方式難以發揮最大功效。在網絡課程背景下,需要找到一種更適用于在線課程的“翻轉課堂”實現形式。而“慕課”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形式就更適用于網絡課程的情境。事實上,近年來,“慕課”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混合模式研究正逐漸取代基于課程教學法的模式研究,并且影響著信息素養教育的發展走向[3]。探索“慕課”與“翻轉課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更能適應現階段教學的要求。
四川大學錦城學院(以下簡稱錦城學院)是一所綜合性的應用型高校,旨在培養未來型、應用型人才。錦城學院圖書館一直以來都開設有信息素養課程,并作為必修課納入學校多個學院的人才培養方案中。目前,學校共有7個學院開設了信息素養課程,涵蓋文、工、經、管等多個學科門類。同時,結合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將信息素養課程定位為“工具性技能課程”,旨在培養學生收集和利用文獻信息的方法和技能。隨著網絡課程的開展,信息檢索課將在線慕課與“翻轉課堂”結合起來,結合獨立學院的特點,逐步探索出適應于網絡課程的“翻轉課堂”應用模式。
信息檢索課采用將在線慕課與“翻轉課堂”結合起來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一方面,“慕課”可以適應網絡教學的要求,實現重要知識點的在線教學;另一方面,翻轉課堂又可以彌補“慕課”師生之間互動不足的問題,讓教師可以實時掌握學生學習進度;考察學習效果。目前開設的信息檢索網絡課程中,基本實現了所有教學內容的翻轉設計,使“翻轉課堂”的比重增大,真正把“翻轉課堂”應用到教學中??偟膩碚f,“慕課”+“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呈現出教學資源可視化和教學方式靈活化的特點。
①在線視頻與自制視頻相結合,實現教學資源可視化
在教學資源上,網絡課程主要結合“慕課”特點,將大量可視化視頻資源引入課堂,具體來說又包括網上公開的國家精品課程慕課資源和結合學生特點自己錄制的教學視頻。目前,在幾大主要中文慕課平臺上都有各高校開設的信息素養方向的慕課課程,其中不乏質量上乘的課程,如清華大學圖書館開設的“信息素養——學術研究的必修課”就是教育部認定的國家精品線上課程[4]。這類課程普遍制作比較精美,配合動畫、實例等可視化圖像,能提高教學資源的質量。但是,已有在線慕課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信息素養類課程通常由各高校圖書館錄制發布,在介紹資源檢索方式時也大多結合各自圖書館的館藏資源,對于其他學校的學生來說,并不利于了解應用本校圖書館資源。二是面向的學生層次有區別,教學內容設計上不能完全滿足獨立學院學生的學習需求。無論是在課程學習的目的還是在面向的學生群體特征上,獨立學院的學生都具有自身的特點,因此,還需要根據學生特點自制教學視頻,結合本校資源特點和學生特點設置更有針對性的內容,彌補在線慕課資源的不足。通過將絕大部分的教學資源進行可視化處理,可以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吸引學生自主觀看學習。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隨時回看教學資源,保證學習效果。
②多種形式與多個平臺相結合,實現教學方式靈活化
在教學方式上,網絡課程主要需要解決“翻轉課堂”實施中師生實時溝通的問題,這就需要不同教學形式與不同在線平臺的配合。例如,通過“超星學習通”等在線教學平臺發布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自學慕課視頻內容的基礎上,完成相應任務,自查學習效果;通過“釘釘”“騰訊會議”等直播平臺進行課程直播,針對集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實時解答,也可以在直播平臺上與學生直接交流,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利用“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臺建立班級群,與學生互動答疑,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直接與教師聯系,及時解答疑問。教學實踐中發現,相對于單一的交流渠道而言,開放多種交流渠道更能增強學生與教師交流的主動性。目前,已經比較完備的各類平臺為網絡課程的有效實施提供了技術支持。在具體平臺的選擇上,選取學生日常習慣使用的學習和社交平臺,更能提高他們的主動性。通過多形式、多平臺的配合,也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交互性,彌補“慕課”師生之間互動不足的問題,確保“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
通過一段時間“慕課”+“翻轉課堂”混合教學模式的實施,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主要在與傳統課堂對比方面呈現比較明顯的優勢。
①學生參與度明顯提高
“翻轉課堂”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主要表現在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有明顯提高。在傳統課堂中,教師需要專門留出學生發言或集中討論的時間,而學生則需要通過舉手的方式參與課堂討論,參與的人數與方式都較為有限。而在線教學讓學生可以根據教師講到的內容實時在教學群或直播平臺上提出問題,學生之間也能在不干擾課堂秩序的情況下實時互動討論,教師可以一邊講課一邊看到學生的發言,并且可以靈活安排時間回應學生的問題或直接與學生互動,課堂氛圍相對更活躍。同時,學生對于線上交流更熟悉,更愿意以在線交流的方式與老師對話,及時提出自己的問題。
②學生掌握度明顯提高
雖然在線課堂局限了學習的形式,但從學生的掌握程度上來看卻有提高。這主要歸功于“慕課”的運用。一方面,慕課的錄制內容更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學生對以觀看視頻的形式學習更加感興趣,這有利于他們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上傳的視頻資源都支持重復播放,對于個人理解有困難的地方,學生可以立刻通過回放的形式多次觀看學習,甚至在結課一段時間之后,都可以再次把自己遺忘的部分重復觀看,提高自己的掌握程度。從后臺視頻播放統計數據來看,絕大部分學生觀看視頻的時長都長于視頻本身,這也說明大部分學生都通過重復觀看的形式來學習。因此,只要保證了“慕課”視頻的質量,就可以最大程度發揮在線課程的作用。
①錄制視頻與教學內容更新速度之間的矛盾
在“慕課”+“翻轉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實施中存在的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是錄制的慕課視頻與教學內容更新速度之間的矛盾問題。這一問題在信息素養課程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例如涉及數據庫的檢索方法演示的內容,通常在錄制慕課視頻時會直接以屏幕演示的方式展示數據庫的使用方法,但若之后數據庫更改了頁面設置,學生會看到教學視頻中的內容與自己實際操作中的內容不符,影響教學效果。特別是網絡公開的國家精品課程,這類課程雖然質量比較高,但錄制時間通常比較早,里面涉及的頁面展示往往與當下頁面有出入。即便是學期前新錄制的視頻,也可能存在學期中網頁改版等情況。另外,數據庫資源的更新、檢索結果排序方式的更新等變動也會造成相應的影響。
②學生課下與課堂學習時間分配的矛盾
“翻轉課堂”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要把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放到課前進行,教師在課堂上再針對學習效果進行引導和檢查。其中就涉及學生學習時間分配的問題。特別是當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比重增加之后,需要學生課前提前學習的內容也相應增多。如果一個學生有多門課都涉及“翻轉”的環節,那么其必然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課前自學。但同時課堂學習時間并沒有減少,甚至會增加更有難度的作業和任務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這對于學生來說在時間和精力的分配上都存在一定問題。如果花費的時間一味增多,對于學習效果來說反而有可能降低。
網絡課程的嘗試讓“慕課”和“翻轉課堂”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顯示出了兩者在教學中的優勢,也為其在課堂中的應用積累了經驗??梢钥吹?,“翻轉課堂”可以有效提高信息素養課程的教學效果,未來“翻轉課堂”將繼續作為一種趨勢更多地應用到教學實踐中。當然,也需要看到目前“翻轉課堂”還存在一些不足,未來在翻轉課堂的應用上還需要在教學資料質量以及教學實際分配上作出改進。同時,要實現“翻轉課堂”在教學中的常態化,必然要將其與傳統線下課堂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線下和線上教學各自的優勢,提高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