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靜
(重慶市涪陵城區第七小學校 重慶涪陵 408000)
統編教材編撰方面的特色比較明顯,從課本的封面和部分章節的中國水墨畫特色就可以看出,新教材具有濃厚的中國風,外形設計美觀大方,知識點和教學內容也比較清晰明了。所以教師在教學課文時,還應把握課文的本質,促進課后閱讀的延伸。把課文中的閱讀材料作為學生閱讀活動的基礎,以此為中心進行拓展,讓閱讀活動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學生對于閱讀文還需要加強技巧引導,小學語文教師為了能更好的帶領學生深層次的閱讀,可以結合相似的文章特點進行指導,讓學生通過對比,來感受文章的結構特點和語言特點,通過比較能夠讓學生對于文章的表達特點更加清晰,讓學生看到語文閱讀課中需要學習的知識點,以點帶面夯實語文閱讀內容是小學階段的主要任務[1]。本文主要闡述了統編教材的特點,并闡述了通過比較閱讀,加深閱讀教學的引導,讓統編教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更加具有創新性和實踐性,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現在的小學語文教學對于閱讀教學的關注度不夠,雖然教師在課堂上也教學閱讀文,但是這種教只停留在表面,只停留在課本,沒有走出課本的局限。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不夠深入,只是停留在朗讀和課文的外在結構上,對于課文中的語言特色引導欠缺,造成學生的閱讀活動較為膚淺。
傳統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閱讀篇目數量較少,而教材作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與學生的閱讀量存在密切關聯。在采用傳統教學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期間,教材閱讀量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閱讀能力、審美素養的提升及發展。
從傳統小學語文教材設計來看,由于篇目較少、與學生現實生活差異較大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興趣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氛圍容易受到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效率也可能受到一定干擾。長此以往,可能會限制學生閱讀能力、思維的發展[2]。
目前,小學語文統編教材逐漸在小學中普及開來。與傳統教材相比,這一新版教材在內容選擇、板塊設計等方面的差異,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產生了一定的影響[3]。因此,分析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閱讀理解能力強的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積極的意義。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對閱讀方法進行自我探索與總結,教師在課堂上要對學生的閱讀活動給予正確的引導,引導學生正確思考方向,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小學語文使用統編教材后,閱讀教學產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初期階段。在這一階段,學生由于生活經驗、閱歷有限,因此,對語文教材中主人公事跡、所處背景的了解較少。如果小學語文教材的內容選擇,嚴重偏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從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編寫狀況來看,傳統教材中部分內容貼合學生的現實生活,但其所占篇幅相對較少,難以長效維持學生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興趣。而相比之下,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則有效改善了上述狀況。具體而言,小學語文統編教材與傳統教材在編寫原則方面存在一定差異。統編教材以學生的認知特征為參照,按照由易至難的順序,合理設計教材內容,以確保學生對語文教材內容的理解。以小學一年級上冊統編教材為例,新版教材中新增了"我上學了"部分。該部分由"我愛學語文""我是中國人"以及"我是小學生"三個板塊構成,每個板塊中分別設置相應的閱讀材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統編教材的這一設計,更加契合一年級學生迫切渴望適應小學生活的需求,學生在學習閱讀材料的同時,能夠對照自己的內心活動,激發起學生的文章閱讀下去的需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可借助文章中主人公的事跡,引導學生順利完成幼兒向小學生身份的過渡,并結合閱讀教學中對主人公事跡的理解,盡快適應小學階段的生活。
小學語文教材的閱讀量是決定學生視野、閱讀能力培養的關鍵性因素。小學語文統編教材中則增加了閱讀篇目,有需要教師詳細講解的篇目,還有學生獨立閱讀的內容,學生可以把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適當的運到自讀課文中來,通過比較達到自我認知上的提高,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課外閱讀材料,這一教材編寫設計模式,更加契合學生追求新鮮事物的特征。以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教材為例,統編新教材的總課數及講讀課文篇目為32課及14篇,新增了"和大人一起讀"以及"快樂讀書吧"這兩個部分。這兩個板塊的引入實現了課堂閱讀學習與課外閱讀的整合,幫助學生從傳統單純的課堂閱讀教學,延伸為由課堂閱讀學習及課外閱讀兩部分構成的新型閱讀學習模式。對于學生而言,新版教材使用后,其閱讀量明顯增加。而隨著學生閱讀經驗的不斷豐富,其在閱讀過程中的感悟、對文章深層次內涵的理解也會產生一定變化。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是幫助學生形成閱讀習慣、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除了教師所選用的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等因素外,小學語文閱讀教材,也是影響學生閱讀興趣培養的關鍵所在。小學語文統編教材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更加突出,采用統編教材開展閱讀教學時,由于教材中的篇目較多,語文教師要想教好課,就要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元素,重視學生閱讀材料的引導,讓學生自身形成閱讀的習慣,進而導致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更濃。并且統編教材為學生閱讀課外書、閱讀習慣的培養提供了機會,增添了許多的自讀內容,有了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學生隨著閱讀量的增加,會逐漸從閱讀中感受到了更多的樂趣,其閱讀能力、閱讀方法、對文章內涵的理解等也會隨之產生改變。
總體來說,小學語文教師通過使用統編教材能更好的促進學生閱讀學習,為學生提供了比較閱讀的機會,讓學生能更好的認識到語文閱讀學習材料中所隱含的文學知識,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