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再國
(重慶市石柱民族中學校 重慶石柱 409100)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是教師用來檢測教學效果并以此為改進后面教學的依據,同時也是學生用來診斷和矯正自己在學習中的錯誤、復習和鞏固知識的有力抓手。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觀念的影響,當前我國高中英語作業仍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導致其作用無法得到真正有效的發揮,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教學的質量效果,導致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一直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轉變英語作業的方式已然勢在必行[1]。英語作業的布置要依據教學內容進行多樣化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滿足新課程教學的標準要求。教師應該力求作業設計當中的創新性,進而能夠促進學生們在興趣的支撐之下完成作業,在思維的活躍之中完成作業等。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談一談高中英語課堂中作業布置的策略。
課堂教學改革應該涉及各個層面,而作業設計,是其中最為關鍵的,也是核心策略之一。作為高中英語教師,需要認真的思考,作業得寫內容,并不斷地進行創新和實踐,緊跟時代發展的需要,要敢于進行變革和調整,不斷的解決學生心中的疑惑,注重知識的層次性和目的性,充分展現作業的特色,開發學生的創新素養,讓學生全身心的融入作業的解決中,從而為學生綜合性的進步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第一步,可設計語言基礎型作業,利用聽、說、讀、寫等基礎學習能力,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做好準備工作;第二步,可設計學習型作業。利用課前預習,課后鞏固等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度,提高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第三步,設計可提升層次感,布置拓展知識類作業。學生在具備基礎知識后,布置能拓展知識層面的英語作業可激起他們的英語學習沖動,發展他們的國際思維能力;第四步,設計思維創造型作業,通過溫習、歸納、整理、遷移、創新的作業模式,逐步培養他們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創新能力。縱觀四個步驟,創新型作業是其中最關鍵和最高效的學習步驟,較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身心素質的健康發展需求。
從課堂教學的實際來看,作業的設計必須進行適當的拓展,以避免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產生負面影響和抵觸情緒。作為高中英語教師在設計作業的形式中,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內容,有效的避免學生英語思維的疲憊感,全面探索行之有效的具體方法,注重學生能力的訓練和開發,讓學生始終保持長久的熱情,進入到最佳的寫作狀態中,以全面提高學生解決作業的效果和水平。另外,在完成作業的時間長短上,教師也可以采取差異化布置,將英語作業布置成為短期作業、中期作業、長期作業,短期作業是每天放學在家費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完成。這種作業主要是幫助學生理解鞏固當天所學的知識和預習第二天要學習的新內容。中期作業是指學生利用幾天或一周來完成的短期學習任務。例如英語日記、閱讀積累。教師在布置英語作業時采取差異化的方式,就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出現思維疲勞、心理疲勞的問題,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更好地實現學習目標[2]。
傳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教師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大量的布置作業,而沒有考慮到作業的實踐性,所以影響到學生綜合性能力的提升。在這樣的教學狀況下,高中英語教師要充分考慮作業的結構和層次,適當的進行內容的延伸,要與時俱進,敢于進行傳統教學模式的挑戰,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和開發,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作業的內涵并形成自己獨特的觀點,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和水平。如必修Ⅱ Unit 2 原文是通過一個虛擬的采訪對話,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假想自己是奧委會主席,現要作一份報告,其內容要包括原文中的重要信息以及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最精彩的一幕。其次教師可以布置角色扮演。學生只有仔細閱讀并去揣摩劇中人物性格特點、語氣、身份等多方面才能完成。這既可以鍛煉學生英語口語、表演能力和培養合作精神,又讓學生獲得了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從而達到了獨立作業所不能有的效果。最后教師可以布置續寫課文。如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 第一篇課文講述李強如何安全到達“未來世界”以及對“未來世界”的第一印象。課后作業要求學生想象自己是李強,寫一封email向大家描述自己在“未來世界”的第二天的所見所聞所感。許多學生都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想象力,把對“未來世界”的憧憬與現實生活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總而言之,有效的英語作業的布置,對高中英語教學質量及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把握作業設計的內容的創新性和形式的創新性,促進學生們在完成不同形式和不同內容的英語作業的過程當中進行語言的靈活運用、進行深入地思考、進行真實情境下的語言表達等。高中英語作業的有效布置是需要進行精心的設計不斷的創新,能達到使學生鞏固知識和技能、培養運用能力、強調興趣、突出創新、搭建合作平臺的目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其切實為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