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忠英
(四川省德陽中學校 四川德陽 618000)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由于實驗操作過程繁雜且難度較大,學生對于實驗操作的興趣不高,這將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體驗以及理解,而如果老師僅靠實驗課中的語言指導方式,很難保障實驗指導的實效性。而通過將實驗微課用于實驗指導之中,則可以讓實驗指導面向全體學生,并在有效的實驗指導中,促使學生實驗水平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水平和綜合素養[1]。那么具體該如何利用實驗微課化解初中生物實驗指導的難題呢?下面筆者就針對此主題進行討論。
在利用實驗微課化解初中生物實驗指導難題的過程中,老師只有準確對實驗微課的實驗指導價值進行把握,才可以對實驗微課進行有效設計,真正發揮其實驗指導的作用[2]。
實驗微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可以讓原本復雜、抽象的實驗理論更加生動形象。在實驗教學的開展中,學生很容易對實驗內容產生好奇心,從而主動進入實驗探究之中。但是由于實驗操作過程中的細節較多,學生一旦出現器皿使用不對或是步驟操作不當時,都會出現實驗以失敗告終的情況。學生在實驗失敗的多次打擊之下以及好奇心難以得到滿足的情況下,會逐漸對實驗失去興趣。學生在實驗之前,雖然老師會做好提前的演示工作,但由于細節的展示效果不理想以及受到實驗材料的限制,使學生無法進行同一實驗的多次操作。而在利用實驗微課進行實驗指導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對實驗微課的反復觀看,可以將每一個實驗細節弄清楚,這樣就可以消除學生與實驗課的距離感,并讓學生對實驗理論知識進行理解,并加深學生的實驗操作印象,讓學生實驗操作的成功率不斷提高。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學生實驗操作水平的提高十分重要。而學生實驗操作水平的提高過程中,老師對學生的實驗指導十分重要。而老師在利用語言對學生實驗操作指導的過程中,會存在老師指導不及時、不全面的問題。實驗微課在生物實驗指導中的應用,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驗操作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實驗操作的指導類微課視頻,這樣學生在觀看以及針對性實驗操作中,實驗操作的水平會不斷提高,這就為學生后續復雜實驗的操作奠定了扎實基礎。
初中生物教學中會涉及大量概念、現象、結論等,而這些通常都需要通過實驗得出,所以在生物課堂中實驗教學是必不可少的一環。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與掌握,而不是靠學生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實驗教學作為一種課堂教學手段,在學生思維的豐富與培養以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方面有獨特的優勢,而這既符合生物課堂教學的目標,又符合現代生活教學的需求。傳統初中生物教學以老師講與學生聽為主,說教式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而通過實驗教學的增加,則可以為學生提供探究學習的機會,這樣生物課堂教學的趣味性以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不斷提高[3]。
在具體實驗教學開展中,老師在指導與演示的過程中,由于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會出現指導和演示不到位的情況,微課的應用可以對該問題進行巧妙解決。老師可以根據具體的實驗內容對演示實驗進行錄制,學生通過對演示微課視頻的觀看,對實驗操作過程進行了解。比如在教學“人體的血液循環”中心臟解剖內容時,老師在對演示微課錄制過程中,要將實驗中注意點以及具體步驟進行展現,這樣學生在做好充分的實驗準備后,學生實驗操作的效果會更加理想。
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實驗操作前的步驟指導必不可少。指導通常以文字形式、圖文形式進行呈現,這樣的指導方式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所以無法發揮老師的實驗指導作用。為此,老師可以錄制具體、形象的實驗步驟指導微課,讓學生對其模仿與理解。比如在教學“單細胞生物”內容時,由于在該節課內容的學習中,學生需要進入到對草履蟲的觀察中。為了對會運動草履蟲進行固定,老師會指導學生用少量棉花絮,而學生在實驗操作中并無法對少量進行衡量,針對此,老師在課前就要對簡短視頻進行錄制,這樣學生就可以對“少量”這個詞進行理解,對草履蟲觀察效果更好。由此可見,實驗微課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實現對學生步驟的指導,從而在以微化難的過程中,提高對學生的實驗指導效果。
綜上所述,實驗微課在初中生物實驗指導中的運用,可以借助其精悍短小、主題突出等優勢,通過演示實驗以及步驟指導實驗視頻,對學生實驗操作中遇到的難題進行解決,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順利的實驗操作中對生物知識進行理解與靈活應用,還能夠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為此,生物老師要持續研究實驗微課在實驗指導之中的應用,在不斷突破實驗指導難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推動生物實驗教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