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玲
(新疆阿勒泰哈巴河縣白樺中學 新疆阿勒泰 836700)
德育教育目前是各個階段教學中必須進行的一項教學工作,同時德育要能夠滲透到各個學科的課堂中和各個教學環節中,這也給各個學科的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對此,初中英語教師要認識到英語教學中和德育相關的內容,積極挖掘德育素材,有效地將德育和英語教學進行整合,讓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獲得道德品質的提升。本文將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具體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給一線初中英語教師一些啟發。
初中階段的學生心思比較敏感,心智正慢慢趨于成熟,同時處于青春期階段,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有一個榜樣來引導,促進其朝向正確的方向發展。英語教師要想通過英語教學有效落實好德育教育,必須注重自己的言行,畢竟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形成直接的影響。初中英語教學不僅是語言知識的學習,也是人和人之間的交流溝通,這種溝通涉及情感因素,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交際能力有重要意義,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和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幫助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知識,同時獲得品格的提升。所以,教師必須尊重學生,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地位,教師除了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和專業能力,也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在行為上要嚴格要求自己,這樣才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通過自己的言行更好地感染學生,加強對學生心靈的感化,這對教師滲透德育思想有重要意義。同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也要盡可能避免對學生過多的批評和指責,要多一些耐心,多給學生一些認可。
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離不開教師的堅持,教師要擁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給學生更多體驗的機會,要堅持以身作則,把德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從教材內容出發落實德育滲透,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或人文教育,比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尊重他人,使學生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在平時的檢測中要注意誠實,獨立完成等。有的時候教師也會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時教師要讓學生懂得互相幫助,課堂中包含很多隱性的德育內容,都是教師可以滲透的元素。此外,從教材內容出發,將可以落實德育教育的內容挖掘出來,有效開展德育教育。比如,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導入部分為學生呈現一個不太禮貌的尋求幫助的視頻短片,短片中一個男士想要詢問去郵局的路線,他直接就說:“Where’s the post office?”另外一個男子表情不悅并回答道:“Sorry. I can’t help you.”然后再展示一個短片,一個男子在詢問郵局的時候說:“Pardon m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o park my car?”被詢問的人非常友好地回答道:“Sure. There’s an underground parking lot over there.”教師在課堂中通過這兩個內容的呈現,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了生活中使用禮貌用語的重要意義。然后,教師可以在后面的教學中讓學生在文本中找出禮貌用語,讓學生掌握一些尋求幫助的句子的表達方式,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幫助學生學習到語言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禮貌意識,成功完成德育滲透。
目前的英語教學更側重學生之間的小組合作,通過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完成對學生的德育滲透。學生在合作中不僅要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也要對小組內其他學生的學習負責,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合作意識。為了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教師要善于使用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安排合作任務,比如,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時,教師可鼓勵學生合作分組完成情景劇表演。在這個合作活動中,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溝通,創編對話腳本,通過合作完成作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懂得互幫互助,還能懂得互相學習,可有效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重要作用[1]。
德育教育的開展要將教材與學生的生活進行全面結合,這樣既能讓學生吸收教材內容,又能認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將德育知識更好地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這樣的德育教育才是有效的。比如,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時,這個句子主要就是請求打掃房間。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教師可以在課前請學生回到家中參與家務勞動,在課堂中把和家務勞動相關的短語、句子,如“洗碗”“掃地”“整理房間”等進行呈現,讓學生學習短語,然后鼓勵學生自己講述在家中收拾房間和幫助父母做家務的相關情景,教師要對學生的表述進行一些表揚,要善于使用這些“good”“you are great”“you are awesome”等表揚方式。將這種活動有效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同時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能使學生在實踐中更加理解父母,體驗到勞動的喜悅,可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學生在實踐中也能充分體會到生活的哲理,可提高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效果[2]。
初中英語教學中包含很多西方日常交流的文明習慣和用語。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并勤于應用這些用語,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比如,讓學生習慣使用Hi/Hello/Hey/How are you?打招呼等。在課堂中教師和學生之間需要進行良好的互動溝通,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一些良好的上課習慣。比如,上課時要說:Hello teacher,下課時要說Goodbye teacher,平時需要問老師或同學問題時應該學著說Excuse me,在別人幫助了自己的時候要學會說Thank you等。這種教學方式既能有效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使學生懂得禮貌和文明,營造文明禮貌的課堂氛圍,可為學生進一步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奠定基礎[3]。
新課改強調,英語教學不僅是完成知識的傳授,同時要有效落實好文化方面的滲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傳統文化教育是德育教育中重要的內容,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效滲透傳統文化,讓學生可以正確看待中西方文化差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比如,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時,教師可以對本節課內容進行拓展,讓學生了解更多中西方節日,對中西方文化進行對比,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落實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傳統文化,有效完成對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
總之,德育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必須以教材內容為基礎,教師應找到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的最佳方法,讓學生在掌握英語知識的同時,獲得道德品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