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琥
(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 重慶 400031)
課程作為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環節,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是‘金課’的主陣地、主渠道、主戰場。”[1]創新創業教育通識課作為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載體,是教育理念、教育原則轉化為具體教育實踐的關鍵環節,對學生打好創新創業基礎意義重大。為此探索創新創業教育的課堂教學改革,建設金課,培養富有創新思維、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大學生,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大學生創業教育”是四川外國語大學中文學院本科生通識必修課,屬于面向全體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基礎課,主要定位為創新創業啟蒙教育,重在啟迪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維,培養創業者精神。對照金課建設“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標準,需要從“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的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團隊、教學方法和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創新與改革,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推進一流課程建設。
OBE教育理念全稱為“Outcomes-based Education”,簡稱為OBE,又稱為成果導向教育。OBE理念是一種強調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緊密圍繞學生未來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為導向來進行培養的教育思想。“OBE是以學習者為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三個要素的合成。”[2]這種理念與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目標有較高契合性。為此,我們將OBE教育核心理念運用于創新創業課程,以期提升課程教學質量,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與實踐能力,助力學生實現更高質量的創新創業。具體而言,在教學改革實踐中,課程組強調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培養學生基于所學專業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造能力為目標,以目標導向來反向設計“大學生創業教育”課,同時注重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學習反饋不斷優化教學體系設計,以最終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形成。
遵循一流課程建設標準,結合“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實際和存在問題,課程組著力從以下五方面進行教學改革實踐。
“課程理念是教育教學的靈魂。創新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與高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相契合的。”[3]廣義創新創業教育重在倡導讓學生以開拓進取的精神,積極探尋發現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創造性解決問題,攻克難關,為社會和他人創造價值。基于這樣的雙創教育認知,在通識課的“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組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的理念確立課程標準,修訂教學大綱。首先,堅持創新創業教育的價值引領。“充分認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的導向作用。”[4]創新創業教育課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創新創業精神和開拓進取的拼搏精神。為此,課程組以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為依據,深度挖掘課程的德育元素,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情懷深度融入課程教學,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潤物無聲。其次,創新創業教育重在培養學生基于所學專業創造性解決問題,提倡“專創融合”。為此,我們探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文專業前沿內容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提升學生基于專業的創新思維,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應用能力,激發專業學習和專業研究的熱情。同時,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三者深度融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寓價值觀引導融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
根據“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標準和“專思創”融合的教學目標,反向設計,對教學內容進行革新。新的教學內容分為五個“主題式”板塊。即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方法板塊;創業基礎知識板塊;創業精神和生涯規劃板塊;創新創業競賽板塊;專業與創新創業案例板塊。同時在每一主題中深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五大主題的知識緊密聯系,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學習中,啟蒙創新思維和創業意識,激發基于專業探索創新創業的熱情,逐步提升探尋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主體之一是教師,他們既是學生學習創新創業課程的教授者和開展實踐活動的指導者,又是創新創業教育理論的研究者。專業化水平高的教師是實施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推動力。”[5]為此, 課程組探索“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多學科教學團隊建設,探索多學科協同育人。課程設主持教師一名,邀請若干名師德師風高尚、教學能力優秀的教師加入團隊。根據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課程教學團隊涵蓋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學、傳播學等多個學科。每位教師結合自身專業擅長,與課程五大主題知識板塊實現一一匹配,確保最專業的人講授最適合的內容。團隊教學實施以來,教學團隊集體備課、磨課,確保教學的連貫性、教學風格的多樣性、教學方式的豐富性,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OBE理念強調以成果導向來設計教育教學,以持續改進來推進教育教學,并以基礎性的標準來要求、規范、檢查教育教學。[6]基于OBE教育理念,課程組改變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中心,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探索小班化、探究化的教學改革,著力引導學生細致觀察和深度思考,真正參與課堂,不斷學習和反思。緊密圍繞教學目標融新技術于教學,增強課堂的實時反饋與互動,打造體驗式課堂。“創業體驗學習強調學生的參與,貫穿于整個創業課程體系以及學生的創業實踐活動。”[7]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增強創新精神、創造意識和創業能力。
與OBE理念下課堂教學改革相配合,課程組探索考核評價機制的改革。一是樹立科學促成長的評價新理念。堅持切實創新過程評價,完善綜合評價,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厚植愛國情懷。二是強調學習過程考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將課堂內外、線上線下學習情況均納入考核評價,豐富平時成績評價方式。三是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將學生參與科研、參與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傳統文化實踐等納入綜合成績加分項。四是探索期末考試“非標準化答案”評價。在期末考查中,根據課程特點命制較高比例的考察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試題,同時不設定唯一標準答案,提倡學生探究式解決問題,重在考察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通過課程組堅持不懈的教學創新,“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建設形成了鮮明特色并取得了顯著育人成效。第一,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課程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學生參與課堂,參與創新創業訓練與實踐的熱情不斷提升。學生對于課堂評價反饋高。教學效果深受學生好評,學生選課熱情高。第二,成果導向的教學設計,極大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學生參與高水平創新創業競賽比例高,取得豐碩獲獎成果。學生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等高水平學科競賽取得數十項省級競賽獎。第三,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業者精神,激發專業志趣。學生團隊結合所學專業進行創新創業和研究實踐,形成一批關注社會公益的優秀文創項目,涌現一批創新創業優秀典型學生。第四,課程實現塑魂與育才相融合。課程厚植家國情懷,潤物無聲,將深懷家國熱愛致力創新創業內化為青年學子的使命擔當和堅定選擇,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根據教學改革實踐經驗總結,課程組認為探索成果導向理念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改革,打造一流金課,需要在以下幾方面不斷著力。首先,教師團隊應不忘立德樹人初心,堅持執著而長期的無私奉獻。探索課程教學改革,建設一流課程,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教師是課程改革的重要因素。為此,這需要教師團隊付出大量心血和時間,深懷為師者的理想和對學生的熱愛,矢志不渝堅守教書育人第一線,持之以恒,潤物無聲。在教師不斷研究探索課程改革,全身心關愛學生,助力學子成長的過程中,建設創新創業教育金課。其次,在課程思政理念下,建立課程新標準;在教學實施中,實現課程育人與鑄魂的價值引領目標,是建設金課的關鍵。創新創業教育應培養青年學子將創新創業內化為自己內心的理想和追逐,深懷家國熱愛,在創新創業的實踐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年力量。為此,在課程的核心教學環節全程生動實踐課程思政,實現課程的育人育才塑魂目標,是建設一流課程的重中之重。最后,深度探索新文科視閾下多學科協同育人是教學改革的難點。“大學生創業教育”課依據新文科建設主張突破單一學科及其培養模式局限,提倡多學科交叉融合的理念,建立了課程的多學科協同育人教學團隊,旨在為開拓學生學科思維,建立跨學科視野,培養復合型創新創業人才。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更好地發揮多學科育人實效,深度探索多學科協同育人的路徑與方法,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這需要教學團隊不斷深入研究,在教學實踐中持續改進,以發揮多學科協同育人的最大優勢。同時,在建設一流課程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體現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發揮學校外語學科多語種的優勢,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復合型涉外人才,也是課程建設必須考慮的關鍵要素。
綜上所述,OBE教育理念對于創新創業課程教學改革意義重大。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一流課程建設,應在課程思政和金課建設標準指導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學生學習成果為目標導向,從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團隊、教學方法、考核評價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持續實踐。不斷提升課程的難度、深度和溫度,推進創新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深度融合,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實現塑魂與育才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