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雄
(甘肅省金昌市永昌縣農業中學 甘肅金昌 737502)
在教育活動中怎么樣才能讓學生喚醒環保的意識,讓學生理解到環保也是社會發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呢?小學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這個時期學到的知識,會為以后的教育奠定基礎,學校應當重視這個責任,采用多方位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保護,畢竟環境保護人人有責。如何在學校當中利用“變廢為寶”這個意識對學生進行教育呢,如何讓學生在玩樂當中體驗“變廢為寶”的樂趣,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呢?以下是我們著手開展的幾項活動。
環境保護是現在社會上普遍關注的一個大問題,在如何發展經濟開展人類活動的同時,還要注重保護生態環境,[2]已經成了刻不容緩的問題。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人們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在逐步加強,在全球都提倡保護地球的今天,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已經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保護環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所以保護環境不再是一句空口號,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付諸行動為之努力的目標。小學對于基礎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學習習慣和理念,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所以在這個時期就讓學生接觸到保護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要讓他們理解到我們的生活環境與我們人類的行為是息息相關的,環境保護不是那么遙遠,從身邊的每一件小事上都能做得到,作為21世紀的接班人他們也要為地球做出一分貢獻,所以對小學生進行環保意識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孩子是祖國的希望,他們的意識和行為將會影響到以后的生活環境甚至是地球的環境,不過對于小學生來說,環保還是非常遙遠的一件事情,他們年齡小,生活經驗不足,邏輯思維也很混亂,所以他們對于環保這種事情沒有辦法理解,還會覺得非常無聊,不能接受。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該如何進行環保教育是我們一直以來都在探究的問題。平時人們總是習慣過度使用塑料袋,這些物品用過以后就會當成垃圾丟掉。在學校當中這些垃圾也是隨處可見的,所以我們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不如從變廢為寶開始對學生實施環保的教育。這些垃圾也是來源于生活。是學生們每天都會見到的東西,運用這些東西進行環保教育,可能會更容易讓學生接受。還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有可再利用的價值,在學校可以幫它當成一種資源進行利用,學生在對這些廢品進行改造的同時,也可以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大膽地去制作,從而培養創造力與思維方式。還有就是考慮到學生的年齡,低年級年齡段的孩子能夠在玩樂中學習,在游戲中接受新知識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通過引導學生保護環境,對廢品加以改造,讓他們養成樂于思考,增強環保意識,這些想法也是非常好的。
廢舊東西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是比較常見的,各種飲料的瓶子,各種不同用途的紙箱子,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隨時都可以看見的。在使用過后往往這些東西都被扔掉,而學生們年齡比較小,他們的思維還比較簡單對事物的分辨能力還不足,而學生環保意識是需要大人和教師進行引導和表率的,所以從小對他們培養環保意識,對于他們成長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一直在考慮該怎么樣讓他們真實地感覺到這些東西其實還有用處呢?
所以我們特地開展了一個廢舊回收的活動,鼓勵學生們在家里收集廢舊物品,不把它當成垃圾扔掉,而是讓家長也幫助學生收集,才兩天時間小學生們就從家里拿來了各種廢舊物品。經過教師的引導同學們可以將拿過來的紙箱、塑料瓶、書本等物品進行二次利用。甚至我們還可以根據教學需要隨時調整回收的內容,經過教師消毒清洗之后,將這些東西再交,還到學生的手中,讓他們進行創作,挑一些成果比較突出的手工作品進行展覽,與此同時也能刺激到他們對開動腦筋的興趣,還能夠養成環保意識。
低年級學生對于環保的意識不強,但是卻有著極強的模仿能力,老師的舉手投足都能影響到學生的行為。[2]所以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以身作則保護環境,為學生做出一個良好的榜樣,我們在教育學生不要亂丟垃圾的同時,教師也應該嚴格遵守這一規則,不能隨手亂扔東西,就算是一個小小的紙片也不行。同時我們作為教師也要跟家長達成一致,畢竟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定要跟家長做好溝通,要讓他們在孩子面前也要做一個表率,還要對家長進行環保教育的宣傳,讓家長也有意識進行環保活動,我們也會通過各種途徑讓家長主動參與到活動當中來,讓環保的理念從學校走出去,走到社會上去只有家長和教師的目的相一致學生才能學得更好,能夠明白綠色消費,循環再利用的概念。家長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少用塑料袋,多用購物袋,少用電池和紙巾手帕等一次性物品。家長在家庭中做好一個好榜樣,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學習,大家一起加入到環保的行列中來,能夠讓學生在學校和家里的雙重熏陶下快速接受這一理念。家長和教師的以身作則,也能夠讓同學們更加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總之保護環境是每一個人應盡的職責,如果學生能夠從小樹立環保意識,那對于地球來說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可持續性發展已經成為當下最被人們重視的一個環保理念,所以我們要提高每一個人的意識。[4]學生是在環境當中健康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們更應該提倡以綠色環保為主題,變廢為寶為原則對學校進行布置,每個班級都應該提倡以環保為主題,讓學生在這個主題下大膽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然后自己親自動手做一些環保的東西,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生活在環保的意識之下。
其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東西不起眼,但是只要動點心思好好改造一下,都是寶貝。四個易拉罐經過簡單的組裝,可以變成一輛非常有趣的小賽車。廢舊的紙板可以進行剪裁,經過簡單的折疊和粘貼之后,可以變成一個非常具有實用性的收納紙盒,收納桌子上一些零散的小物件,讓原本雜亂的桌子變得整潔起來,這些都是很簡單的手工制作,通過裝飾和加工可以讓這些本來已經變為垃圾的東西再次發揮作用也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在變廢為寶的活動上,我們設計了很多專題活動,將那些廢舊的東西制作成燈籠、風車等一系列玩具讓人愛不釋手,各班還開展了各種親子活動,通過親子活動讓這些廢舊物品再次利用起來,做到真正的二次利用,減少了浪費和污染,同時也要對環保理念進行宣傳:“追求綠色時尚,擁抱綠色生活。”“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請您愛護綠色,綠色是生命之源。”“環境保護從我身邊做起。”“多一份綠色,多一份健康。”“綠色是我們的家園。”
對于學生來說最喜歡的就是過節了,我們可以采用節日和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尤其是關于環保意識的一些節日,像植樹節、世界地球日等開展一系列的環保主題活動。比如“愛生活,愛地球”“環保人人有責”“今天你環保了嗎?”等,我們開展這些主題活動,也應該讓家長積極參與,讓家長和孩子都參與到環保的過程當中來,通過親子之間去做一些手工作品,也能夠增進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在活動當中,家長和孩子積極參與,制造出很多有特色的小作品,讓整個活動進行的非常順利,通過這種方式也能夠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環保是在他們身邊,而不是只在于學校而已。
在學校開展多姿多彩的活動,能夠讓學生們切實感受到環境保護是非常重要的,多多進行實踐活動的宣傳,能夠讓小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堅定,讓他們真的接受環保就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對于社會的發展也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把環保放在這些學生的身上也是有著非常重要意義的,通過這些教學活動,可以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環境保護,是人人有責的,讓他們在這么小的時候就產生環保的意識,能夠對未來的生活有非常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