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引賓
(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豐望鄉中心小學 甘肅天水 741416)
層遞式教學是一種分層次,由簡入難的教學模式,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傳統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是以授課教書為主,偏重于學生的寫作水平和技能的提升,在某些程度上也忽略了學生對于寫作的自我感受,讓學生在寫作文的過程當中缺乏真實情感。所以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當中,要求授課老師必須采用層遞式教學分層次的進行教學,充分讓學生感受到真情實感來增加學生的寫作靈感。在實踐小學語文作文寫作,層遞式教學的過程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對于剛剛學習作文的小學生來說,作文確實比較考驗他們的語言綜合能力,不光要學會詞匯的使用,還要有寫作的技巧,并且還需要寫出帶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所以對于很多小學生而言,作文還是比較難的一關,教師要采用層遞式的教學方式。
第二,要培養學生對于寫作的愛好,然后由簡入難推進學生造句的能力,當學生們掌握好造句之后,再培養學生們學習和生活相結合的積累方式,讓學生們不僅要從書本上找到適合自己的素材,還要從生活當中找素材,可以很好的解決,不知道寫什么的問題。然后再著重培養學生們的想象力,讓他們在寫作當中融入自己的想象,這樣一層一層的推進由簡入難也可以讓學生們更好提升自己的寫作能力。
第三,鼓勵學生寫作,激發寫作興趣。有興趣的寫作會直接影響到寫出來文章的好壞。在教學寫作文當中,有些教師不注重興趣和愛好的培養,只注重技巧的指導或者教授一些超過學生認知水平的文章或者是佳作,這樣不僅會導致學生看不懂文章,更會打消他們寫作的積極性,影響能力的提高,不過如果運用層遞式教學的方法,有針對性的讓學生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會讓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越來越有信心,逐漸感受到寫作文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這對于他們提升寫作能力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
缺乏個性化寫作的具體指導教學。對于作文的寫作教學,很多教師都會犯一個同樣的錯誤,那就是沒有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導致學生在拿到題目之后不知道該寫些什么內容。小學生作文雖然是命題作文,但是題目也有很多種,教師很難對每一個題目都進行講解。另一方面,還有很多教師只是單純的留下了作文題目讓學生完成寫作,但是在對文章進行評改的時候只根據標準答案進行單一寫作手法的解析和講解,并沒有針對其他同學的寫作手法進行講解。同時,學生很可能也沒有對教師的講解進行深入的思考,這會讓教師授課失去意義,也會讓同學們在寫其他題目時,也不知道該怎樣去寫。
作文教學中還有另一個問題需要引起重視,那就是教師沒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寫作。其原因就是教師缺乏對個性化寫作的關注,只一味的要求學生模仿范文進行創作,忽視了學生也是具有特殊性的群體,沒有主動去引導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寫作。小學生現在剛剛接觸作文屬于初級學者,在表達方式上面還有待進步,正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學習能力強,所以才更應該加強引導,讓學生們大膽的表述出來自己是怎么想的,而不是一味的通過固定的套路形成學生們的思維方式。更重要的是,在實際的授課過程當中,教師往往會花費大量的時間講解如何進行寫作。但是卻很少給予學生實際的時間去訓練。不光不能讓學生激發寫作的主動性。還會打擊學生的熱情,更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
傳統的教學導致文章毫無新意。我國教育現狀遺留下來的問題就是教師的固有思想實在是太過于嚴重,導致小學作文也經常會出現這一類的問題,教師只注重讓學生去背誦優秀范文以及文章開頭和結尾,讓學生在寫作當中套用類似的模板去進行寫作,但是一味的鼓勵背誦范文,會導致思維固定化,不利于學生拓展思維,反而會讓所有的文章都變得千篇一律,毫無新意。
小學生剛剛進入到學校,能夠接觸到的事物和知識非常少,尤其是對于詞匯的積累更是比較貧乏,即使掌握了可能也不一定會運用,以至于在寫作過程當中經常會出現一詞多用的情況,甚至還會用錯詞語。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注意利用層遞式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水平,首先要養成學生們積累詞語的能力。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更應該注意培養學生們有語感,讓學生們把句子寫得通順,并且能夠準確的表達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教師還要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些小學生經常會用到的詞語,并將這些詞語傳授給同學們,讓他們熟記最好能夠在寫文章中運用。小學生思維比較簡單,可能會出現一個詞語反復運用的情況,但是這是作文當中比較不提倡的,因為這種文章會看起來比較煩瑣而且展現的詞匯量很少,往往會獲得低分,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盡量培養小學生的造句能力,豐富他們的詞匯量,當學生造句時要給出中肯的意見,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比如老師可以在講解“因為”“但是”等詞匯時,可以運用生活的事例進行舉例“因為今天下雨了,所以媽媽出門前給我準備了一把雨傘。”“今天天氣不好,但是沒有下雨。”等等。通過這些貼近生活的例子,能夠讓學生更加貼合自己的生活,發現生活當中的素材,老師也要鼓勵學生多用類似的情景進行造句。教師也可以在授課過程當中多采用口頭造句的方法,這樣不僅可以快速提升學生使用詞語的能力,還能夠節約上課的時間。
在寫作文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會面臨不知道該寫什么的問題,由于學生每天只往返于家里和學校之間,而且課業繁重,感覺沒有那么多的素材可寫。所以在交每日日記的時候,就可以看很多學生的日記,毫無亮點只是單純的記錄了一天平淡無奇的生活,寫一下自己今天所做的事情。之所以會這樣,是由于教師忽略了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實際上藝術就是來源于生活的,但是又高于生活,很多優秀的文章都是對社會的一些反應,他們之所以能夠寫出這么優秀的文章來,也是由于他們對生活的觀察力。所以當學生的詞匯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師就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們多去觀察生活,發現生活。在授課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布置一些觀察生活的題目,讓學生進行寫作。比如讓學生觀察自己的父母、親人,也可以是自己養的一只寵物或者自己最喜歡的玩具等。在寫這種類型的作文時,教師應該著重讓學生們去觀察外表和特征,觀察他們的生活習慣和愛好,然后挑選一個思路去完成他們的作文。長此以往學生的觀察能力也會得到一定的訓練,慢慢的他們也會習慣去觀察生活,這樣就不會再出現寫作文的時候,不知道該寫什么的情況了。
想象能力對于寫作文還是非常重要的,小學生想象力非常豐富,所以讓他們的寫作變得更加有趣,通過層遞式教學也能讓學生學會大量的詞語,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利用觀察和閱讀的方式,增強學生的素材。對于一些想象力較差的同學也可以進行著重培養,比如聯想的方式就能夠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很大的發展,以此來提高寫作,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周圍環境進行多方位的思考,可以從親人的身上多多找到特點,在寫作的時候著重描寫他們的特點,打破無話可寫的局面。
思維能力決定著寫作的高度,傳統的寫作禁錮思維,很難達到多元化發展,描寫一件事物的時候只會想到很通俗的理解,很少有學生能夠跳出這一固定思維,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寫作。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應該更加著重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思維能力,讓他們發散思維寫自己的內容。例如,在寫“我最親愛的老師”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會運用教師是園丁這類的詞語進行寫作,寫出來的文章幾乎都是一樣的,這說明學生在寫作的過程當中沒有進行自己的思考,而是單一的在遵循范文的模式。所以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著重培養發散思維的能力,讓他們不要再局限于以前的傳統范文,讓他們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來。同時教師還要多培養學生的個性化語言表達環境,如果學生能夠良好地利用個性化語言,那么學生的思路就會提高,在寫作過程當中多多運用這樣的方法,也能刺激學生進行創作,讓學生形成多元化的思路。
由此可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運用層遞式教學的意義還是非常重大的,不僅能夠讓學生們快速的提高寫作能力,還能讓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這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非常好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