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 捷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柳州 545616)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物流專業也取得良好的發展態勢。目前來看,物流專業工作流程比較煩瑣,要求相關人才具備很強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同時還要掌握物流關鍵技術,熟練使用和調配各個設施。為了使物流專業人才更好地適應崗位,部分高職院校在學生頂崗實習之前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環節,為學生步入相關行業搭建了臺階。研究發現,部分物流專業的學生對頂崗實習有一定抵觸心理,在此過程中加強心理干預能夠使其以積極健康的心態迎接實習生活,其專業能力的提升有積極作用。
大學生是一類特殊群體,他們即將迎接新生活。目前來看,部分高職院校不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導致其在實習過程中憑借自己原有的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這種情況下出現很多問題,也使學生產生挫敗感。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對物流專業頂崗實習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必要,其能為學生實習鋪路,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是完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必然要求。
職業院校的最終目的是培養某個職業的專業性人才,其職業化特征比較顯著。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教學管理也是重要的工作,而學生作為重要的管理對象,加強對其的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能夠進一步優化高職學生管理體系。在此過程中,還有部分高職院校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鼓勵企業參與學生管理,特別是頂崗實習方面,為學生提供了諸多建議,如服務、生產安全等方面的內容,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緊張的心理,于學生自身發展也大有裨益。
高職院校培養的人才要與行業無縫對接,培養符合相關行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目前來看,高職院校在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調查數據顯示,高職院校培養的物流人才中,有32.86%的人員不能很好地適應崗位,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展。還有36.98%的人員有焦慮心理,擔憂能力不足,遠遠落后于別人。由此可見,高職物流專業頂崗實習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現階段物流專業頂崗實習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發展其非智力因素,解決其心理問題,縮短其與崗位之間的距離,是現階段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迫切需要。
剛性干預有一定強制性,該干預舉措建立在充分了解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基礎上,同時還要調查其專業意識掌握情況。在干預之前,高職教師要進行長期的調查,了解頂崗實習生的心理問題,可將部分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同學作為重點關注對象,制定階段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引導其走出困境。此外,教師還要著重分析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潛在的心理問題,預測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心理問題,并制訂相應的解決方案,同時還要對這類學生進行動態跟蹤,了解其問題后對癥下藥。對物流專業頂崗實習生的剛性干預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加大對頂崗實習生心理健康教育關注力度
首先,高職物流專業教師要重新定位專業發展要求,以及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以此為心理健康教育導向,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干預,使其了解最新的行業發展信息,進而幫助其更新學習理念。其次,高職院校要強化校企聯合,成立校企聯動的干預工作小組,依托學校企業雙方之力構建頂崗實習生心理教育體系,在此過程中,也可開設在線咨詢平臺,實施“專家問診”,學生可根據自身的問題詢問在校教師或者企業專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2.做好頂崗實習生心理普查工作完善預警體系
高職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存在的心理問題是不同的,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頂崗實習生心理普查工作,在此基礎上完善預警體系。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制定特定的評價標準,如高危人群,指對實習持有恐懼心理的學生,該類學生往往有自卑心理,不能很快適應崗位。對此,高職院校相關教師要總結這類高危人群的心理問題,并建立對待數據庫,根據他們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制訂緊急預案,進一步完善預警體系。為了了解頂崗實習生實習過程中的心理狀況,教師還要分階段評價,即學生實習初期、實習期間、實習后,也可以一個月為一個周期評價。此外,也可將學生心理狀況評價與實習任務掛鉤,讓學生填寫調查問卷,利用大數據整理學生的實習態度,進一步優化動態數據庫建設,完善預警體系。
3.客觀分析評價危機把握學生心理變化特點
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這些問題有源于自身能力不足的,也有的源于生活、情感壓力,且這些壓力均具有潛在危害,一旦爆發將會帶來嚴重后果。對此,高職院校要建立校企聯動心理問題救助平臺,一旦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可按照特定的預案處理問題。在此過程中還要邀請企業人員出手,將危機降到最小。此外,教師要做好危機評價工作,部分頂崗實習生在初次接受心理干預后心理比較脆弱,這種情況下需要更多的關心,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多關注該類學生,使他們覺得自己是被關注的對象,使他們重拾實習信心。
柔性干預機制與剛性干預機制是相對的,其較后者更為柔和,該機制的主要作用為氛圍的營造。柔性干預是整個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突出地位,但該干預方式往往被忽略,從根本上來講,該體系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學生在無形之中能夠接受熏陶和感染,進而解決心理問題。
1.注重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的營造
校園是高職學生學習生活的環境,營造積極健康的校園氛圍于頂崗實習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有積極作用。對此,高職院校要注重文化氛圍的創設,可鼓勵實習生參與校園文化墻建設,繪制與專業相關的板報,可選多個主題,如職業精神、新時代物流專業人才建設需求、物流專業人才應該具備的品格等內容,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此基礎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可以以職業精神為切入點,能夠調動學生實習的主動性,同時還能為學生實習奠定思想基礎,提高其崗位適應能力。
2.在實習階段積極貫穿各項主題班會活動
主題班會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機會,針對頂崗實習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主題班會入手,給學生講述行業發展的最新信息,使其突破書本知識的束縛重新思考專業發展特征,進一步調整自己的能力目標。此外,也可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對頂崗實習的態度,了解學生的實際心理狀況,然后以“克服焦慮,積極迎接新生活”“滿懷期待,克服實習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等積極向上的主題為討論點,鼓勵學生展開討論,避免其形成消極的心理,
3.加大頂崗實習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力度
高職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還要進一步加大對頂崗實習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力度。在此過程中,可依托校園廣播宣傳相關內容,使學生做到心里有底,能夠從容應對實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在學生實習之前,教師也可給學生發放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手冊,學校也可調動各個優質的教師開設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著重為學生答疑解惑,使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學生的整個實習過程。
4.發揮輔導員作用連線校企及學生家長
毫無疑問,輔導員對高職學生未來發展有重要的引導作用。針對物流專業的學生,輔導員要從專業角度出發,與實習帶隊教師取得聯系,同時還要協調帶隊教師與企業帶隊教師的關系。此外,輔導員還要聯系學生家長,構建校企家干預體系,全面評價學生不同階段的心理狀況,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從一定程度上提升心理教育實效。
教師作為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其個人素質關系到整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質量。對此,高職院校要注重教師團隊建設,建立水平較高的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從根本上減少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目前來看,部分高職院校在課程安排方面,雖然增設了就業指導方面的內容,但未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也由各個學院的負責人聯系帶隊教師與企業,按照既定的流程組織學生實習,這種情況下學生分散在不同崗位上,容易出現各種心理問題。對此,高職院校教師要注重高質量教師隊伍的打造,培訓一支具有心理咨詢證的專業教師,走進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各種心理問題,進而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全面發展。此外,高職院校在教師團隊建設過程中還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與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銜接,增強學生的實習自信,使其更好地服務社會。
物流專業頂崗實習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其能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實習生的就業壓力,為其今后投入相關工作奠定基礎。對于多數高職學生來說,其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對未來充滿迷茫,這種情況下不利于其更好地進行自我定位,也不利于縮短其融入崗位的時間。對此,高職教師要注重對頂崗實習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完善相應的預警體系,重視相關工作的開展,通過多種心理干預機制的建設解決實習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其全面發展,更好地服務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