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巧寧 秦玉霞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中寧縣大戰場初級中學 寧夏中衛 755100)
就微視頻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而言,我國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從學習層面來看,學生對于微視頻學習非常感興趣,在一定程度上也比較容易理解。但是,現在部分教師仍舊缺乏微視頻的應用意識和技術,在課堂上體現不了微視頻的應用價值。對此,現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認識微視頻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意義,并根據實際情況展開合理有效的引導,結合視頻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術內容,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使學生能有更為深刻的認識。
與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方式相比,微視頻有著現代化的教學特點,也具備很大的教學應用價值。第一,微視頻教學打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可以將信息技術教學內容以視頻的形式來給學生呈現出來,讓學生能隨時隨地觀看視頻進行學習或者復習,同時有助于學生記憶和理解,從而更方便地學習對應教材內容。第二,微視頻教學是一種新興的信息化教學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了新鮮的活力,在較大程度上能活躍課堂氣氛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同時,其能以有趣生動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能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進而提高了學習效果。第三,微視頻在教學中應用的最大特點就是針對性強,能針對不同的信息技術內容以相應的視頻來輔助學生進行學習。學生也能根據自身的知識薄弱環節進行針對性學習,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自身知識框架,并進行延伸學習。第四,微視頻教學的便捷性也有利于促進教育教學的發展。其短小精悍的風格為教學者和學習者所喜愛,不但突破了傳統的文字教學形式,而且將文字內容包含在內,并配以聲音和圖像,更加生動地呈現給學生,很好地實現了對課堂內容的創新教學。
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形式一般是教師先給學生講述信息技術基礎知識,并就教材內容照本宣科地給學生灌輸,然后再在多媒體設備上操作演示。學生早已膩煩這種教學模式,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現階段教師可將微視頻引入課堂教學中,并結合教材內容來創新教學方法,在為課堂注入新活力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學“安裝計算機軟、硬件”一課時,教師在課前可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將計算機里的軟件、硬件及其各自的功能結合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制作成微視頻,然后根據教材內容呈現給學生。在上課時,教師可先就教材里關于計算機構成的內容給學生作全面的講解,并就重點內容——主要的硬件系統和軟件系統作重點闡述。在學生有了一個模糊的認識后,教師可在多媒體設備上給學生播放相關的微視頻,以“動物與生態環境”為例給學生展示計算機的內部構成。如主機系統就是生態環境,所有的動植物——軟件、硬件都要在生態環境里生存;操作系統就如同生物鏈里的生存法則一樣等。教師要注意將趣味性內容和信息技術知識結合起來,也要注重滲透信息技術知識,讓學生能在相對愉快的氣氛下對課堂知識進行學習。為增強學生對各類硬件、軟件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將一些相關微視頻進行細化,并結合軟件的安裝和卸載視頻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新課堂教學形式,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不僅在較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能使學生較為清晰地了解課堂內容。
信息技術對于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理解難度,大部分學生對信息技術內容都缺乏足夠的了解。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微視頻來優化課堂內容,可將課堂內容以視頻的形式給學生作整理歸納,幫助學生梳理思路,并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例如,教師在給學生教授有關“文檔編輯”的內容時,可從基礎內容入手,包括對Word軟件的使用以及文字編輯和保存功能的應用等。在課堂上,教師可結合自身講解+微視頻演示的形式將課堂內容逐步輸出給學生,包括如何設置輸入法、如何更改編輯錯誤、如何設置字體和大小、文件保存等Word的設計應用內容。在學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實踐操作。這時,大部分學生都會出現較多的操作問題,如有的學生忘記如何分段間距、有的學生忘記如何另存為新的文件等。對此,教師可鼓勵學生邊看視頻邊學習操作,并注意在學習到具體方法后自行操作一遍,以加深對操作方法的理解和記憶。在學生操作完成后,教師再在課末以微視頻的形式將課堂初期講述的內容到實際操作中存在的問題整體演示一遍,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框架和操作思路,使學生有更為清晰的操作方法,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優化課堂教學內容,增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課堂的教學成效。
從數據調查結果來看,部分學生沒有接觸過信息技術,整個信息技術教學內容對他們來說是陌生的、難以理解的。因此,一些較難的內容往往會導致部分學生失去學習信心。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結合教材內容,以微視頻的形式引領學生有針對性、有目的地進行學習。教師也要及時進行輔導講解,在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的基礎上提升他們的學習信心。
例如,在教學“圖像的采集與加工”一課時,教師在上課前要注意先將課堂內容分為簡單內容和較為復雜的知識點,并結合復雜知識制作相應的微視頻。在上課時,教師可先給學生全面地講述課堂內容,如對于圖片的搜集和簡單加工,并在演示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跟著演示,如可先在網絡上搜集,然后在PPT上運用裁剪的功能來剪出自己想要的形狀等。對于較為復雜的內容,如有關圖片動畫的設計和水印、背景圖設計以及文字鑲嵌等內容,教師可先給學生演示,然后以微視頻的形式給學生播放圖片的復雜加工內容,讓學生通過結合教師講解和視頻學習能大致了解圖片的加工步驟。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教師可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并隨時讓學生回顧視頻或者互相交流,從而有效地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教材內容來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飛速發展,網絡成為了當前教育素材的一大來源。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將網絡資源與課堂內容結合起來給學生講解,并以視頻的形式分別將課堂內容和網絡知識進行對比,給學生教授更多實際的操作方法和信息技術知識,從而能有效地擴充教學內容和拓展學生的見識。
例如,在教學“為幻燈片添加聲音”一課時,教師在上課時可先利用微視頻給學生播放課前搜集好的精美動圖,并注意將課堂內容與網絡資源進行對比。學生自然而然地會受到感染,主動想學習動圖制作技術。這時,教師可簡單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圖片加工”,并要求學生加工出自己想要的圖片。在此基礎上,教師再結合本節課“為幻燈片添加聲音”的內容,以視頻的形式結合對教材內容的講述,教授給學生制作方法,并鼓勵學生將課堂內容和實踐操作方法融合起來。在學生對“為幻燈片添加聲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可為學生延伸講解,就當前最火的抖音軟件給學生教授如何制作精美的短視頻,并注意將其操作方法和課堂內容對應起來,從而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教師要鼓勵學生兩種方法都學,并加以鞏固和利用,從而提升課堂學習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微視頻的形式來融入網絡資源,能有效地實現對教材內容的擴充教學。
為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操作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可舉辦一些教學活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可將微視頻作為主題,鼓勵學生制作微視頻,并將課堂上學習的信息技術內容充分結合起來,促使學生能鞏固課堂基礎知識,提升信息技術素養。
例如,“自定義動畫”這節課的內容是在“為幻燈片添加聲音”的基礎上對動畫視頻進行制作。在上課時,教師要就最基本的圖片采集與加工、幻燈片制作、動畫添加、視頻效果等內容給學生進行復習講述,并要求學生根據課堂內容來制作相關的動畫視頻,同時作出一些具體要求,如設置主題、要有好的視覺效果、加上水印等。然后,教師鼓勵學生當場制作,以教學活動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操作問題,還要注意到課堂內容與動畫視頻的融合性,讓學生能將自己理解和學習到的知識內容運用動畫視頻清晰地表達出來。在學生制作完成后,教師再結合微視頻就動畫視頻如何制作給學生做相應的講解,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舉辦教學活動來鼓勵學生制作動畫視頻,將學習到的信息技術知識整合起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1-4]
微視頻在教育教學中有著很大的應用前景。其在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上的應用不僅實現了對教學方式的創新和改革,還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微視頻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并利用微視頻來優化課堂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同時結合實際情況來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實踐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有一個清晰的學習思路,并能隨時隨地學習和復習。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提高學生信息技術水平的基礎上實現自身教學藝術的不斷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