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 呂捷
摘 要:《頂崗實習》是高職汽檢專業重要課程和教學環節,不僅是技術的完善和延申,更是學生思想塑造的關鍵時期。結合定崗實習的課程思政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和職業生涯,都有重要意義。兩者的結合,由于獨特的課程環境,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關鍵詞:頂崗實習 課程思政 探索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xploration of Internship Courses for Automobile Inspection Majo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u Xu Lu Jie
Abstract:"Internship on Post" is an important course and teaching link for the auto inspectio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t is not only the perfection and extension of technology, but also a critical period for students' think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curriculum combined with the fixed-position practic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growth and career of student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has important research significance due to the unique curriculum environment.
Key words:internship, curriculum ideology, exploration
《頂崗實習》課程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方向模塊課中的必 修課,是本專業核心課程之一。頂崗實習作為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完成各項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后,是學生學習期間最后一個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獨立地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與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直接頂崗實習,學用結合,與企業對接,為畢業后直接工作打基礎。其任務是通過考察和實踐,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企業、社會、國情、激勵學生敬業和創業的精神,從而完成學生從學習崗位到工作崗位的初步過渡,并為畢業后從事相關行業崗位工作奠定堅實的職業基礎,同時培養學生“嚴謹、求真、務實、創新”的工程技術思想,增強實踐工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
該課程學分多、學時長,幾乎占據了第6學期的主要時間,也就是橫亙了高職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六分之一。從“份量”上說,是高職學生的“最大課程”,從“時機”上所,是從學校到社會的過度階段,是學生三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對其今后的就業乃至職業生涯發展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課程思政在《頂崗實習》課程教學中,有著無可爭辯的重要性。而在汽檢專業的《頂崗實習》課程的課程思政實踐過程中,有以下幾個問題比較突出,亟待解決:
1、教學安排上重技術、輕思政? 從課程標準的描述來看:頂崗實習作為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完成各項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后, 是學生學習期間最后一個重要的綜合性實踐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獨立地綜合運用所學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分析與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 的溝通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直接頂崗實習,學用結合,與企業對接,為畢業后直接工作打基礎。強調技術的學習較多。而在課程實踐中,學生和企業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崗位生產技能的培養上。而對學生三觀的塑造,被無形中弱化。從以前對實習學生的調查來看,學生在實習初期,由于操作機會多、涉及車型廣、技術進步快,往往能比較積極的投入到實習工作中;而在工作的新鮮感漸漸消失后,從學校到企業的勞動強度、管理力度、待遇落差等負面因素開始慢慢主導學生的思想。從實習生離崗、換崗甚至轉換行業的時間來看,實習后3個月,是一個經常出現的高峰點。這些現象與學生離開校園后,在單純的技術觀點受到企業復雜思想環境的沖擊,缺乏系統的思政教育的延續和浸潤,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2、教學組織比較困難? 汽檢專業的實習單位,主要以汽車銷售和服務企業為主,這類企業的特點是小而分散,造成學生分布范圍廣,難以組織起集中的學習和輔導。校內指導教師的主要精力只能放在巡查和個別針對性的指導。而學生由于自覺性差和工作任務繁重等因素,也是教學效果檢驗的難題。企業指導教師一般由企業的老員工擔任,汽車服務企業的從業人員,普遍文化水平偏低、流動性大。這些特性在與實習學生的交往過程中,一是從時間精力上,難以開展較為規范的思想教育,二是其自身存在的一些技術和思想的負面因素,會逐漸暴露并影響實習的學生,并從技術和思想兩個方面,對前期的學校教育產生沖擊。而學生從學校到企業的環境轉變,以及頂崗實習教學組織的松散,都使學生較易受到影響,甚至沖擊學生的職業發展。
3、課程思政教學內容的編排問題? 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學習氛圍和周圍環境相對單純,有利于學生接受各種思政教育的引導。而在企業頂崗實習階段,接觸的環境和思想復雜多變,對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的沖擊較大。一些傳統的課程思政方式和內容,難以繼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學校階段,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和接觸的環境,都以正面因素為主。而汽車服務企業的生產活動,受到經濟效益、主機廠考核制度、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等條件的制約,往往存在著利益至上、效率至上、客戶至上、管理簡單粗暴等實際情況。即使從生產技術角度看,學校的教學標準和企業的生產標準,都有一定的區別,比如規范性、合理性等方面。這些差異,不可避免的對初出校門的實習生,產生較大的心理沖擊。《頂崗實習》階段教學內容中,對相關變化的應對確實,導致學生的思想困惑、心理落差等,難以得到及時的疏導和解決,有可能對前期的學校教育效果和學生穩定性產生較大的影響。
從多年的頂崗實習教學效果來看,技術上的成熟和進步,僅是實習階段學生成長的一個方面。而學生的思想培養,對學生的實習和就業質量、企業反饋的滿意度、學生就業穩定性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對多年積累的問題的研究,在頂崗實習的課程思政實施中,我們進行了以下一些探索。
1、明確課程思政在《頂崗實習》中的地位? 通過修訂《課程標準》,以教學文件形式明確課程思政在《頂崗實習》中的要求。通過考察和實踐,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使學生進一步了解企業、社會、國情、激勵學生散業和創業的精神,從而完成學生從學習崗位到工作崗位的初步過渡,并為畢業后從事相關行業崗位工作奠定堅實的職業基礎,同時培養學生“嚴謹、求 真、務實、創新"的工程技術思想,增強實踐工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熱情。將具體要求寫入課程目標,作為教學要求執行。這些目標和要求,是根據實習階段所面對的主要問題和沖突而制定的。其主線包括實習生角色轉換、工作和生活環境轉變;主基調是以工作實踐為載體、以技術進步和思想成熟為目標,實現技能和能力的雙發展。把思政教育作為《頂崗實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其在實際操作中的地位和份量。
2、有效建立“線上+線下”的課程組織模式? 由于學生在頂崗實習階段的分散性和流動性,教師現場指導和集中教學的線下教學模式,難以全面和適時覆蓋。借助新興的互聯網教學平臺,如“學習通、蘑菇釘”等,建立線上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技術和思想方面的學習。網絡平臺的優勢,在于時間和地點的靈活性,并貼近于學生的認知和接受習慣。有利于拉近和學生的距離,為思政教育創造良好的氛圍。在學生的日常生活和信息獲取手段上,手機、電腦已經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教育教學模式也必須作相應的改變,汽車服務企業的輪休制度,以及工作時間較長等特性,更適合時間靈活的線上模式開展。在線上教學活動中,視頻素材、課件、閱讀材料等,都是比較常用的形式。而討論、課后作業、心得體會等模式,是一些網絡平臺的優勢,也是學生比較樂意接受的新形式。而集中培訓、個別輔導、現場指導等傳統教學形式,會帶給學生面對面的親切和溫暖,既有利于達到教學目的,又有益于傳遞關懷和信心,也是必不可少的。
3、按照實習階段的有序推進? 在課程標準中,將頂崗實習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和總結階段。在課程思政教育中,對實習階段的變化,保持及時的跟進和調整。在準備階段,主要是實習前的動員,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紀律和職業道德培養。實施階段,除了完成技能學習和崗位能力歷練,很重要的任務是:培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適應企業生產和管理制度、培養溝通和解決問題等關鍵能力、從學生到公民的角色轉變等等。在總結階段,一方面是對崗位技能進行梳理和總結,另一方面是對思想和關鍵能力的提升進行回顧和下一步規劃。在課程思政教育中,應該配合教學階段的更替,進行內容和方式的調整。
4、模塊化思政教學內容編排? 針對汽檢專業頂崗實習教學內容的要求,在崗前培訓、崗位實踐、實習總結等環節中、植入企業文化、工匠精神、職業道德、崗位職責、時是政策、社會熱點等思政教學模塊,通過學習材料、視頻等形式輔導學生學習。學生在休息時間刷抖音,是較為常見的休閑和娛樂方式。從抖音等社交媒體中,摘取一些正能量、時效性的內容,作為課程思政的教學載體,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具體的教學內容上,還可以借鑒思修、法律和毛概等傳統思政課程,引用一些版塊到《頂崗實習》課程的教學中。教學內容的編排實行模塊化的方式,在上述框架中,可以針對不同的企業、崗位、熱點,插入不同的內容,更貼近與學生的實習環境,使學生感受更親切和實用。在企業實習期間,參與團隊建設等集體活動,是實習學生參與積極性較高的活動。在思政教育中,可以通過分享、討論等形式,引導學生從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感悟和提升,并對其他同學形成良好的影響,還可以豐富教學的形式。
5、全方面的評價方式? 校企指導教師共同評價、線下工作質量與線上學習質量共同評價、實習報告定性與實習評價表定量共同評價、技術成長與思想成熟共同評價、過程性積累與總結性成果共同評價。在評價量表中加入思想素養成長、關鍵能力發展等項目,引導和促進學生參與思政學習。在總結報告中,規定思想發展方面總結的篇幅要求,引導學生仔細思考和總結自身的思想發展道路和途徑,并為今后職業生涯中的思想素養提升做好方法的鋪墊。通過全方位的評價,體現技術與思想培養的共同性和協調性。
參考文獻:
[1]梁軍剛.高職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成都:西南石油大學,2014.
[2]徐磊.高職院校頂崗實習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研究[J].農家參謀,2019(3):171.